-
公开(公告)号:CN108315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378784.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蒜属植物原生质体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石蒜属植物幼苗黑暗处理10‑12h,分别取幼嫩叶片或鳞茎切碎;(2)用试剂A处理步骤(1)中得到的碎片材料,在摇床上缓慢震荡处理,释放原生质体;(3)将步骤(2)获得的原生质体溶液用40‑50μm滤网进行过滤,滤液离心8‑10min,用试剂B清洗沉淀物,反复离心,最后用试剂C悬浮原生质体。本发明的石蒜属植物原生质体的提取方法,获得的原生质体数量多、完整性好,可直接用于石蒜生物碱类物质加兰他敏的检测,并为原生质体融合和原生质体转化提供重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713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787217.7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红花基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栽培槽准备;步骤2、基质准备;步骤3、种球分级;步骤4、种球抹芽;步骤5、种球消毒;步骤6、种植时间;步骤7、栽培密度和深度;步骤8、水肥管理;步骤9、除草及病虫害防治;步骤10:种球采收。本发明在明确基质栽培的条件下,对不同等级西红花的种植深度、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西红花产量,并且为西红花植物工厂繁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74436.X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2/10 , A01G7/06 , A01G7/04 , A01G31/00 , A01G24/28 , A01G13/00 , A01N43/38 , A01N43/40 , A01N47/24 , A01N47/38 , A01N43/22 , A01P7/04 , A01P7/02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月季植物工厂育苗方法,通过将育苗床分为插苗区、生根区、缓冲区、小苗区和成品区,通过优选月季插穗、盆土基质、生根剂和肥水,严格把控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定期修剪高枝、侧枝,形成了一种月季植物工厂育苗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人工成本低、生根效率快、繁育周期短、出苗整齐度高、病虫害发病率低、单位面积育苗量大等,且保留亲本完整的优良性状,既提高了企业生产创收利润,又满足了市场的供给需求,也符合市场对品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090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04489.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培领域,涉及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和石蒜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将鳞茎块于诱导培养基诱导,得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还包括:0.5~3.0mg/L 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30g/L蔗糖和/或白糖和6~8g/L琼脂;将不定芽于增殖培养基培养,得无根组培苗;增殖培养基以MS为基础,还包括:3.0~5.0mg/L 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0~3mg/L氯吡脲、30g/L蔗糖和/或白糖、0~1mg/L噻苯隆和7~8g/L琼脂;增殖培养的次数为1~5次。本发明提供的石蒜无根组培方法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3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24810.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西红花球茎采收;西红花球茎分级;西红花球茎杀菌和上架;西红花球茎储藏期温湿度调控;西红花球茎抹芽和杀菌;西红花种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明确西红花采收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产业现状提出西红花球茎分级方法,并筛选出不同等级球茎适宜的杀菌试剂和处理时间,优化球茎储藏期间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明确球茎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规范西红花种植各环节,从而降低球茎腐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81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933472.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鸢尾辐射诱变剂量筛选方法,通过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并将鸢尾无性系组培苗,用不同剂量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辐射处理后继续培养,选取诱变处理40天时的组培苗,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通过测定诱变处理后40天时的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活性判断适宜的诱变剂量,指标测得值越大,对应材料成活率越低,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不合适,测得值越小,成活率越高,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合适。本发明先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作为诱变材料,克服了杂交后代种子为诱变材料时本身存在一定的性状分离的问题,通过辐射诱变后,鸢尾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与成活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诱变系成活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用于筛选鸢尾适宜诱变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17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25807.0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诱导不定芽获得大花萱草再生植株的方法,以大花萱草的根茎幼芽为外植体材料,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切分成单株进行增殖培养,获得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分成单株,去除不定芽、愈伤组织及多余的底盘,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苗,再进行炼苗、移栽,获得大花萱草再生植株。该方法操作简单,缩短了诱导及繁育时间,诱导率高,诱导时间短,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高,获得的再生植株能够稳定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克服了通过愈伤组织途径中后代植株出现变异的弊端,实现大花萱草组培苗的直接再生,是大花萱草工厂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27077.2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A01G22/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60
Abstract: 一种开花期红掌田间耐寒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自然低温环境下,对开花期红掌品种进行自然环境低温胁迫,依据待评价红掌品种的冷害形态表现,统计了叶柄、叶片、花柄、苞片4个器官的冷害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耐寒性综合得分,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品种耐寒性评价。本发明基于冬季自然低温环境进行评价,接近红掌的生长环境,无需利用复杂的评价试剂,该方法涉及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等器官的冷害表现,调查全面,操作简单,成本廉价,结果稳定,评价结果利于指导红掌耐低温品种的选育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60924.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鳞茎繁育朱顶红的组培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和移栽步骤,本发明以朱顶红的小鳞茎外植体,利于降低污染率,提高诱导率,不需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就能诱导出丛生芽,丛生芽直接诱导得到鳞茎,缩短诱导时间,可投入增殖培养,对增殖后的试管球进行生根,本发明实现朱顶红小鳞茎的一步成球,节省了组培需要的时间,减少了操作步骤,保持了原球的优良种性,为朱顶红的工厂化高效繁殖提供有效途径,为朱顶红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184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327687.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通过LED光处理培养获得月季生根苗的方法,将月季无菌试管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先在日光光源照射下进行培养,培养5-7d,再转入LED光源的复合光质下光照培养15-20d,获得生根的试管苗,移栽至基质中,炼苗,获得月季生根苗。本发明通过改变光环境条件,显著提高月季生根过程中的生根率,且根伸长生长迅速,获得的月季生根苗生根率高,根数多,根长长,种苗品质好,移栽后成活率100%,且培养生根过程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