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6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1243.7
申请日:2023-12-04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前校正方法及校正装置,属于波前校正技术领域,波前校正方法为激光光束入射至波前传感器,利用波前传感器获取激光光束的波前信息;根据所述波前信息计算得到波前斜率;将所述波前信息以及所述波前斜率组合得到综合型波前信息,依据所述综合型波前信息以及变形镜响应函数,计算得到变形镜的控制电压,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单一的考虑波前或斜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变形镜波前校正能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44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0086159.8
申请日:2018-01-30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发明人: 严雄伟 , 王振国 , 郑建刚 , 蒋新颖 , 李敏 , 田晓琳 , 张雄军 , 张君 , 龙蛟 , 李明中 , 邓颖 , 康民强 , 张帆 , 向祥军 , 李剑彬 , 董一方 , 朱启华 , 粟敬钦 , 郑奎兴 , 彭志涛
IPC分类号: G02B26/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延迟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光输入面和光输出面,所述主体设为棱柱状,其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1个开口,所述开口包括底面及2个侧面,其中1个侧面为垂直面,位于其一开口内的垂直面作为光输入面,位于另一开口内的垂直面作为光输出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调节便捷的特点,通过改变信号光与光输入面之间的夹角,调节内全反射的次数,从而改变信号光在主体内部传输的光路长度,实现延迟时间的调节且调节量大,同时,采用内全反射实现光延迟,通过在光输入面和光输出面镀增透膜、采用低吸收系数材料来降低系统损耗,实现信号光的高透过率,降低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4582.0
申请日:2022-12-02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波前校正精度的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根据待校正光束波前畸变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最优化的入射角度和位置,从而显著提高波前校正精度。本发明首先在待校正光束正入射到变形镜的条件下,利用波前传感器测量变形镜的面形响应函数和待校正光束像差,然后利用计算机控制器对正入射条件下的面形响应函数和波前畸变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不同入射角度和入射位置情况下变形镜的面形响应函数及该响应函数对波前畸变的校正效果,寻找到最优化的入射角度和入射位置,最后通过调整平台对变形镜进行角度和位置调节后,在新的入射角度和入射位置下进行波前畸变的高精度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684614.6
申请日:2021-06-21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程放大激光系统损伤点位置的判断方法,属于多程放大激光系统技术领域,在多程放大激光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测量采集模块,并获取全光路模式下近场图像,以空间滤波器的小孔板作为分界点,将多程光路分解为不同传输路径的单通光路,获取单通光路模式下近场图像,对比全光路模式下近场图像和单通光路模式下近场图像,判断出多程放大激光系统中损伤点的位置,本发明将多程光路分解为单通光路,基于循序渐进的判断过程,逐步判断损伤点位置,操作便捷,准确性高,特别适用于多程放大激光系统的光学元件损伤点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25456.4
申请日:2022-08-25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分类号: G02F1/13 , G02B1/11 , G02F1/1337 , H05H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损伤阈值高透过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导层;所述电导层包括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其与第一窗口平行设置;金属阴极,其设置在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之间;金属阳极,其设置在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之间,金属阴极和金属阳极分别位于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之间的两侧;以及放电腔,其位于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之间,其内存储有放电气体;金属阴极和金属阳极在高压电源的驱动下,放电腔内的放电气体发生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内含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离子,可视为导体并作为电极使用,等离子体对激光的透过率接近百分之百,并且无损伤阈值要求,因此可大大提高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主激光的透射率和损伤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684604.2
申请日:2021-06-21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吸收装置,属于高功率激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透镜、吸收体和外围管道,透镜、吸收体沿着杂散光传输方向依次设置,透镜对入射的杂散光口径进行扩束,吸收体吸收部分杂散光,并将剩余杂散光反射会聚至其与透镜之间,杂散光折返于吸收体、透镜之间,以消耗能量,外围管道用于封装透镜和吸收体,且外围管道的内壁能够吸收传输至其表面的杂散光,本发明降低了杂散光对光学元件的损伤风险,同时,不会对原光路带来洁净风险,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杂散光吸收效果较好,生产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210083660.5
申请日:2022-01-25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分类号: H01S3/07 , H01S3/08 , H01S3/0941 , H01S3/115 , H01S3/131
摘要: 本申请属于全固态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自注入单纵模调Q激光器,包括左右依次排列的尾纤LD泵浦源、光纤耦合器、低掺杂增益介质微片、增益介质、偏振片、电光开关、1/4波片以及输出腔镜,所述低掺杂增益介质微片包括镀有泵浦波长增透/激光波长高反的双色膜层的前表面和双色分光膜层的后表面。本申请的激光器结构使用一套尾纤LD泵浦源同时泵浦复合腔内的低掺杂增益介质微片和增益介质,节约了器件成本,同时又可以保证复合腔增益区对准,有利于激光器稳定运行,通过自注入单纵模种子并调Q输出,可以得到近衍射极限的窄线宽单频脉冲激光。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24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25606.2
申请日:2019-05-21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变形镜波前校正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光束斜入射至变形镜,使得光束在变形镜上的投影尺寸沿某一维度方向得到展宽,从而在给定变形镜驱动器单元密度条件下,可等效提高该维度方向上对光束波前校正的空间分辨率;其后,光束继续通过反转模块实现90°翻转后,再次斜入射至变形镜,此时,光束在变形镜上的投影尺寸将沿另一维度方向得到展宽,可等效提高另一维度方向上对光束波前校正的空间分辨率,本发明通过改变光束传输至变形镜时的入射角度,还可实现对波前校正空间分辨率的调控,在中小孔径高能量、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0997.7
申请日:2020-01-17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导模共振亚波长光栅编码的光束近场整形方法,属于光束近场整形技术领域,在光束的传输光路中离轴放置光栅编码器件,根据整形光束的期望输出,对光栅编码器件进行编码,光束经光栅编码器件透射后分束为0级衍射光束和-1级衍射光束,所述光束为线偏振光,所述0级衍射光束经过光学滤波系统滤除高频分量,实现对光束的近场整形,本发明通过在光路中放置导模共振亚波长光栅编码器件,在空域上调控光场在不同衍射级次上的能量分配比例,光栅编码器件可采用光栅刻蚀角度编码或光栅刻蚀面积编码方式,通过后续联接光学滤波系统,仅保留0级衍射光束的低频分量,实现对线偏振光束的近场整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3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50773.6
申请日:2020-01-17
申请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分类号: G01M1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微透镜阵列焦距的方法,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将检测光源、准直扩束模块、微透镜阵列和光电探测器依次同光轴设置,采集光束经过微透镜阵列后不同传播距离下对应的多幅光斑阵列图像,计算给定阈值与能量比例系数下各子光斑的等效面积,对光电探测器沿轴向的相对位移量进行修正,对光束经过微透镜的光场传输进行建模,采用梯度类迭代优化算法,求解微透镜的焦距,本发明在测量过程中无需使用平行光管、干涉仪、精密转台、分光光栅等高精密光电设备及元器件,不要求对微透镜阵列焦面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适用于宽带检测光源和单色检测光源,操作简便易行,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微透镜焦距的高效率、高精度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