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17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87971.0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应堆控制棒缓冲功能的星形缓冲结构及其方法,堆芯上板上方设置有星形缓冲柱和若干根导向柱,在星形缓冲柱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导向柱形成的区域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缓冲活塞,缓冲活塞的顶端插入到对应的通孔中,缓冲活塞中设置有缓冲活塞内孔,通孔中设置有活塞堵头,并且活塞堵头设置在缓冲活塞上方,活塞堵头中设置有缓冲堵头内孔,堆芯上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堆芯上板缓冲孔,在堆芯上板缓冲孔中设置有缓冲堵头,缓冲堵头中设置有缓冲堵头内孔。该缓冲结构带有八根呈星形布置的缓冲活塞,在堆芯上板上对应加工有八个呈星形布置的缓冲孔,当缓冲活塞插入缓冲孔内时,挤出冷却剂时实现了水力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4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537139.0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的一体化堆顶结构部件,具体涉及一体化堆顶结构中的驱动机构(CRDM)通风结构。一种适用于一体化堆顶的CRDM冷却围板及风管组件,它包括冷却围板和冷却风管,冷却风管固定在冷却围板上。本发明的优点是,该CRDM冷却围板及风管组件能够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冷却风道,使冷却风均匀的通过CRDM电磁线圈后均匀的到达堆顶围筒上方的一个出风口处,外接通风系统,实现对CRDM的均匀冷却,保证CRDM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不超过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042973.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腔室筒式超临界水冷堆蒸汽腔结构,主要由筒体(1)以及设置于筒体(1)中的上腔板(2)和下腔板(3)构成,上腔板(2)与下腔板(3)之间的空间由筒体(1)围合形成腔体,所述筒体(1)为悬臂式结构,上腔板(2)直接与筒体(1)的筒壁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性好,制造和安装难度低,不影响反应堆的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蒸汽腔结构的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2980.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2 , G21C5/02 , G21C15/16 , G21C13/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双流程堆芯的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筒体、堆芯下板、集流腔壳体、压紧筒体、堆芯上板、下部支承板及上围板,其中,下部支承板上方的压紧筒体内区域构成上腔体,上围板、下部支承板及堆芯上板三者之间构成混合腔体,下部支承板设有接通上腔体与混合腔体的通水孔。上围板、下部支承板、堆芯上板及压紧筒体四者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的出口蒸汽腔,压紧筒体连接有接通出口蒸汽腔且穿过吊篮筒体的出口内套管。堆芯下板与集流腔壳体之间构成有集流腔,集流腔壳体设有多个接通集流腔的开孔,吊篮筒体和压紧筒体两者上部均设有周向的开孔。本发明采用双流程结构,在保证热效率的同时并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322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5713.0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具体涉及为反应堆控制棒组件提供导向的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十字形柱式全行程连续导向件。本发明的导向件在控制控制棒行程与控制棒直径之比和冷却剂横向流速的条件下,取消了定位、支承过渡件、周向定位件及它们的连接件,将导向件直接与反应堆固定导向件的构件连接,解决了堆芯布置紧凑时设置导向组件困难的难题,极大地简化了结构,为压水型、堆芯布置紧凑的核反应堆提供了一种具有共用性、互换性、结构极为简化、经济性好、使用安全可靠的十字形柱式全行程连续导向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3965.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辐照长寿期监视系统。包括非辐射区系统和辐射区系统,辐射区系统工作在辐射环境中,对辐射环境中的目标物光线进行汇聚,并通过光纤传像束传输到非辐射区系统;非辐射区系统对来自光纤传像束的光线进行汇聚,并通过光学耦合系统,将光线投射到相机机芯图像传感器上,通过接头通信线缆传递图像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光纤传像束结构,将镜头与机芯分别布置与辐照区与非辐照区,避免了机芯与关键传感芯片与电路长时间接收高放射线照射,实现高耐辐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1833.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核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铍套筒、堆芯组件及研究堆辐照考验装置。其中,该铍套筒包括支撑件、铍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撑件具有适于中子通过的堆芯通道;所述铍块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堆芯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多个所述铍块相邻排布;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支撑件配合并与所述铍块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支撑件配合并与所述铍块配合,其中,在所述堆芯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所述铍块的两侧。本申请提供的铍套筒结构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结合堆芯组件应用于研究堆辐照考验装置时能够对中子进行有效的反射以减缓中子的数量衰减,提高中子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4570.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锻件的质量检验方法,涉及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锻件制造生产技术领域。该质量检验方法中对接管锻件不同位置来切取试料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KV‑T曲线试验、落锤试验、金相试验、晶粒度检验、非金属夹杂物测定以及化学成分分析,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价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锻件的质量,根据接管锻件质量能够验证接管锻件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4576.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04 , G01N3/08 , G01N3/30 , G01N3/00 , G01N33/20 , G01N33/202 , G01N1/28 , G01N29/04 , G01N27/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形锻件的取样方法,涉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筒形锻件制造生产技术领域。该取样方法中根据筒形锻件的形状特点,在筒形锻件的水口端和冒口端的不同部位切取试料,对各部位的试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及力学性能试验,根据各部位的性能试验结果反映筒形锻件质量。通过切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价反应堆压力容器筒形锻件在工艺评定阶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同时能够验证筒形锻件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679997.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的拆装综合平台,包括主平台、中间平台和升降平台,主平台固定设置在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的上方,主平台上设置有贯穿的拆装孔;中间平台固定设置在拆装孔内;升降平台的固定端与中间平台固定连接,且升降平台的升降端设置在反应堆舱室内,且可在反应堆舱室内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升降平台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下降至反应堆舱室内,对位于反应堆舱室内的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维护,从而使操作人员不需要站立在安装有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的压力容器上,通过升降平台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活动区域,从而便于对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