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1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717694.3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能表现校仪进行状态评价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参数;对所述电能表现校仪的状态评价方面进行指标分解,确定可用于对所述电能表现校仪状态评价的量化状态项;根据所述预设参数以及电能表现校仪状态评价模型,确定所述量化状态项的权重值以及量化值,并计算得出所述电能表现校仪的评分结果;根据所述评分结果以及预设预警阈值,对所述电能表现校仪进行预警;所述方法在电能表现校仪中引入状态评价,通过状态评价电能表现校仪在现场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能表现校仪存在的问题,提升电能表现场检测的效率并确保电能表现场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因电能表现校仪不准确带来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4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910599762.0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任意二次负荷下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建立二次回路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与二次负荷之间的关系,利用一组历史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和二次压降误差检定结果计算得到电能表电压线圈阻抗值,通过测量实际运行工况下二次负荷值得到线路阻抗值,进而计算二次回路压降误差。所述确定任意二次负荷下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方法和系统实时性好、精度高而且方法简单易行,通过仿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26864.8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墨水标签识别关口电能表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仪表电工仪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关口电能表的基本信息,生成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将电子墨水装设至关口电能表上,并将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存储至电子墨水标签;根据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生成测试任务工单;下载测试任务工单,并根据测试任务工单中的关口电能表的唯一序列号,生成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传输至关口电能表装设的电子墨水标签,对测试数据与电子墨水标签存储的唯一序列号对比,获取识别状态。本发明使现场检测,节省工作时间,提高了关口电能表的识别效率,避免发生检测任务与检测电能表不对应的情况,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47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75568.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检测互感器计量异常状态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节点的三相互感器历史检定数据确定二次侧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并对所述有效值进行主元分析,确定三相互感器二次电压或电流的主元子空间、残差子空间、主元个数和Q统计量控制阈值,再对实时采集的三相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或电流信号的有效值计算其Q统计量,通过对Q统计量与控制阈值的比较,确定所述三相互感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最后再计算互感器每一相的测量数据对Q统计量的贡献率,通过所述贡献率的大小判断三相互感器的异常相。所述方法和系统能有效地对互感器在线运行情况下的渐变性计量异常状态进行检测,且能够准确识别发生异常的互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4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03902.5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1/04 , G01R15/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能计量用多功能联合接线盒用电流检测开关结构,包括:底座和按动式检测开关,底座上设置有电流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三个电流接线子端子,检测开关设置在其中一相邻的两电流接线子端子之间,以使得相邻的两电流接线子端子断开或闭合;检测开关一侧面的下部并排设置两连接凹槽,两连接凹槽与电流接线子端子连接;检测开关的上侧面设置一开关按钮,以控制两连接凹槽之间端开或闭合。通过电流接线端子上设置按动式的电压检测开关,减少了螺栓的使用,避免了在进行电压检测时重复松动或拧紧螺栓而造成螺栓失效,通过设置按动电流检测开关,避免了螺栓的重复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电流检测开关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3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03901.0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1/04 , G01R15/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能计量用多功能联合接线盒用电压检测开关结构,包括:底座和按动式电压开关,底座上设置有电压接线端子,电压开关设置在电压接线端子上,以使得电压接线端子的电路断开或闭合;电压开关相对的两侧面的下部分别设置一连接凹槽,两连接凹槽与电流接线端子连接;检测开关的上侧面设置一开关按钮,通过按动以控制两连接凹槽之间端开或闭合。通过电压接线端子上设置按动式的电压检测开关,减少了螺栓的使用,避免了在进行电压检测时重复松动或拧紧螺栓而造成螺栓失效,从而导致接线盒无法正常工作,通过设置按动电压检测开关,避免了螺栓的重复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电压检测开关的使用寿命,以及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4659.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碳表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冻结的发电厂的CO2排放量数据以及相关的所有电表的第一电能数据,计算发电侧碳排放因子;根据发电侧碳排放因子以及发电长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发电侧碳排放量;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所有变电站的关口表的第二电能数据以及关口表碳排放因子,计算变电站碳排放因子;根据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每级变电站的变电站碳排放因子,计算电网侧碳排放量;根据用户侧的行业类型,确定用户侧的能源需求结构,计算用户侧的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根据发电侧碳排放量、电网侧碳排放量以及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计算预设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99796.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计量模组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异步收发传输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异步收发传输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存储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包括: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和碳排放量确定模块;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用于获取智能物联电能表内存储的负荷曲线数据;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负荷曲线数据计算碳排放因子;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061214.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信号;通过超高频天线通道切换器分时切换天线通道,不同的天线通道,通过所述无线电信号读取多个位置上的物品RFID标签信息;按时序判别天线通道对应的物品位置,从而获取物品位置和身份信息。可自动识别物品的RFID标签,实现物品的位置和身份信息的精准识别和无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8159.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实验室任务调配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历史任务量数据与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可以准确地预测实验室次日的计量任务量数据,对预测误差风险与人因风险进行了建模,并进一步考虑预测误差风险与人因风险,提出了基于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任务优先级排序方法与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以得到根据历史任务量数据预测的计量任务量数据的最优任务调配优化方案,以实现实验任务科学分配与人力物力资源的智能调度。本发明不仅明确了电力计量实验室次日的任务需求,还有效提高了实验室的任务完成效率,提升了实验室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