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稳定性的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6931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429399.5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稳定性的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由多层长方形基片构成,基片材料为传导氧离子的固体电解质YSZ钇掺杂的氧化锆;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基片到第八基片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第二基片设置有空气腔室,空气腔室内设置氧泵外电级,其电级材料为Pt;第四基片上设置反应腔室、腔室内设置氧泵电池、氧敏电池和检测电级,检测电级的材料为Pt;第六基片上设置空气参比腔室和参比电级,参比电级的材料为Pt;第七基片与第八基片之间设置加热电级,加热电级的材料为Pt。其克服了在废气中氧气浓度低的情况下,颗粒物传感器由于氧离子浓度低导致固体电解质发电解,传感器失效和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可保证颗粒物的充分燃烧,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整体式分子筛SCR催化反应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282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61165.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分子筛SCR催化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分子筛原粉和金属氧化物粉体加入陶瓷蜂窝载体的制作原料中,制成外表面具有分子筛粉体的陶瓷蜂窝催化剂载体。利用载体中的分子筛粉体作为晶种,采用直接合成法将催化剂生长到蜂窝载体上,制成整体式SCR催化反应器;其原材料便宜、烧结温度低、制备方法简单,分子筛和粘土共混挤出后,分子筛均布于蜂窝体的各个部分,在随后负载催化剂的反应中,作为晶种,即缩短了反应时间,又提高了反应产率;所用的金属盐溶液可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蜂窝催化剂孔隙中的金属氧化物可作为硫中毒活性中心,提高蜂窝催化剂的耐久性能。

    排气支管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273391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210224170.9

    申请日:2012-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5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支管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把发动机的排气管并联分成排气管a和排气管b两路,在其中一路的管路上安装储氨系统,利用余热的方式,加热活性的储氨化合物,释放出氨,根据发动机排气工况水平,依靠控制单元把氨导入SCR后处理器的前端,实现无液体尿素输送喷射和雾化分解的SCR系统;该系统具备灵活的特点,不仅能满足车辆低温冷启动时排放控制目标,价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适用于轻型柴油车以及中型柴油车SCR国4以上系统,也可以应用于FCEV系统,满足未来汽车工业的应用需求,具有实用价值。

    一种用于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431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110271179.0

    申请日:2011-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42 H01G11/48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电极,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组分比为70~80:10~20:8~18;活性物质外层包覆离子-电子传导聚合物膜,其质量为活性物质质量的3~26%。其采用离子-电子传导聚合物膜包覆活性物质,制备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电极,是新能源汽车用的一个理想储能器件,柔性轻薄利于储能单元与汽车的装配设计,降低储能单元重量,安全环保,针对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在活性物质外层包覆兼具离子和电子传导性能的聚合物膜,改善电极与聚合物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性能,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离子传导率,提升超级电容器的储能能力。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改性聚合物颗粒隔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738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252166.2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改性聚合物颗粒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采用10mmol/L多巴胺溶液浸泡处理尺寸10cm*200cm的微孔隔膜24h;同时,b)采用含有水、聚合物颗粒及水性粘结剂的悬浮物处理多巴胺预处理微孔隔膜,水性粘结剂/水/聚合物颗粒的比例为0.5g~5g/50g/0.1g~0.5g;c)将b)步骤得到的隔膜真空烘干,真空烘干温度为70℃~85℃,即基于聚多巴胺的聚合物颗粒改性隔膜。其利用多巴胺对微孔膜改性后,可以大大提高隔膜的亲水性,依靠水性粘结剂将聚合物颗粒紧密地粘附于隔膜表面;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隔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机械强度及良好吸液/保液能力,以该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种高容量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5537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499398.9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可溶性Li盐、Mn盐、M盐和螯合剂按照摩尔比Li:Mn:M:螯合剂=(4-2x)/3:(2-x)/3:x:y的比例溶于水、乙醇或者丙酮中,配制成总浓度为1~5mol·L-1的溶液;采用超声波粉碎机对上述溶液进行超声,直至形成凝胶;将凝胶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简单研磨后,放入马福炉中进行烧结,得预处理后的粉末;将预处理后的粉末进行压片,然后再次放入马福炉中进行烧结,通过液氮或者采用迅速空冷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淬火处理,得Li[Li(1-2x)/3MxMn(2-x)/3]O2;其工艺重复性好,且所合成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分布窄等优点,非常有利于提高这类具有高容量的富锂材料的倍率性能。

    一种用于后处理控制单元的固体储氨材料的制备与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3912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220179.2

    申请日:2012-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5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辅助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束连接电磁阀、气体输送泵、比例阀,尾气入口温度传感器、NOX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耐压罐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防冻液输送管穿过耐压罐内部,耐压罐内填充固体储氨材料,空气过滤器位于耐压罐的出气端,耐压罐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插入固体储氨材料内,空气过滤器通过还原气体输送管与还原剂导管连接,SCR后处理器出气端连接尾气排出管。其具备灵活的特点,不仅能满足车辆低温冷启动时排放控制目标,价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满足未来汽车工业的应用需求。

    一种用柔软型集流体制作的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29057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10222210.1

    申请日:201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软型集流体及用柔软型集流体制作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如下,首先制备正极:将正极浆料涂于铝层厚度为0.1~10.0μm、塑料厚度为5.0~30.0μm的镀铝塑料上,涂敷厚度为0.08~0.20mm,在80~120℃真空烘箱中进行干燥后得到正极极片;制备负极将负极浆料涂于铜层厚度为0.2~8.0μm、塑料厚度为5.0~30.0μm的镀铜塑料上,涂敷厚度为0.06~0.15mm,在80~120℃真空烘箱中进行干燥后得到负极极片;依次将正极极片、PP或者PE隔膜、负极极片进行层叠,通过铝塑膜进行包装后,在手套箱中注入适量电解液1MLiPF6+EC:DMC(1:1);对铝塑膜进行热压封装,得柔软型锂离子电池。其有效地提高了电池单体的质量能量密度。降低了电池单体的成本;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由于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形状可以任意化、超薄化,且质量能量密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