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6944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410055547.8
申请日:2004-08-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充血型心衰竭的多肽药物的表达、纯化及鉴定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制药中的基因工程生产多肽药物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制备多肽药物重组人脑钠素(rhBNP),用于治疗充血型心衰竭。重组人脑钠素(rhBNP)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多肽,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获得目标多肽。体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重组人脑钠素(rhBNP)样品对兔胸主动脉条具有显著的血管舒张效应,具有和标准品相似的比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67537.8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5/20 , G01K11/32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桩基冲刷界面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监测装置包括内加热测温光缆、加热单元、光纤测温单元、监测误差修正单元、导热系数计算单元和冲刷区域检测单元;本发明在监测时,光纤测温单元将采集加热的温度数据传输至监测误差修正单元;监测误差修正单元采用混合注意力神经网络算法实现监测数据误差修正后,将数据传输至导热系数计算单元;导热系数计算单元利用修正后的温度数据计算桩基长度方向上各介质的导热系数,并传输至冲刷区域检测单元;冲刷区域检测单元通过计算导热系数梯度,监测冲刷区域长度和状态。本发明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之处,对海上风电桩基冲刷状态进行了的精准的动态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48860.9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反射光栅的盐碱冻土多场同步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温湿盐冰感测模块、应变感测模块、互锁接头、弱反射光栅解调模块、稳压直流加热模块和分析处理数据模块;本发明在进行监测时,通过弱反射光栅传感,基于脉冲变温和水冰相变,对盐碱冻土温度进行全时段测量;利用脉冲加热的温度时程曲线计算盐碱冻土的湿度和含冰量;基于波长反射率计算盐碱冻土含盐量;根据应变与位移关系计算盐碱冻土的分层位移;利用神经网络修正多场监测数据误差。本发明实现了盐碱冻土的温度、含水率、含盐量、含冰量、变形参数的同步测量,解决了盐碱冻土性质不稳定导致的多场参数难以同步测量的难题,具有分布式、实时性、连续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9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810942139.6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工程建筑中封堵渗漏的方法及注浆装置,取菌液反应液混合液和聚氨酯经混合后,在聚氨酯发泡凝固前注浆至渗漏裂缝中,待聚氨酯发泡后,向渗漏裂缝中继续添加营养液,使微生物以聚氨酯发泡形成的孔洞作为载体进行繁殖生成生物钙,所述生物钙将聚氨酯发泡的孔洞填塞,制备得到生物钙‑聚氨酯复合材料封堵于渗漏裂缝中。本发明采用菌液反应液混合液和聚氨酯混合来进行工程建筑中的渗漏处封堵,其中在渗漏处聚氨酯发泡后形成孔洞,微生物以孔洞为载体,可在渗漏点不断繁殖,注入营养液后持续生成生物钙,生物钙将聚氨酯未封堵的部分以及孔洞填塞,最终利用这种生物钙‑聚氨酯复合材料将渗漏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58969.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受剪多层光纤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包括PIV变形分析相机、万向调节支架、软件显示界面、数据解调仪、感测光缆、右砂箱、滑轨、位移台、水平垫块、左砂箱和位移计;监测方法通过多层光纤布设于砂箱内,结合PIV变形分析相机、位移台,获取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微小变形。同时,利用数据解调仪和采集软件,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可视化展示。此外,本发明还考虑了砂箱的密闭性和稳定性,确保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的安全性。通过集成PIV变形分析相机、位移台、感测光缆和数据解调仪,装置以高空间分辨率采集数据,通过监测土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提升土体剪切特性的研究精度,为土力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6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48534.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辅助机械装置,包括绳轮驱动机构和小腿固定环,所述绳轮驱动机构的外侧安装有转向关节机构,所述转向关节机构另一端连接有过线硬管,所述过线硬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行走关节机构,所述行走关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大腿固定环;所述小腿固定环的外侧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方镶嵌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绳轮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本装置添加了转向关节机构,使得下肢运动障碍人群的腿可以向内侧进行移动;同时本装置大腿固定环和小腿固定环是分开的,方便了大腿固定环和小腿固定环的分别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698400.X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V1/00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30 ,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声波传感的浅地层异物探测识别装置及方法,识别装置包括振动增敏光缆、分布式声波传感解调仪、震源系统、振动数据处理单元、速度结构反演单元和人工智能定位识别单元;本发明进行探测识别时,分布式声波传感解调仪将振动信号传输至振动数据处理单元预处理获取波形信号;速度结构反演单元根据波形信号,对浅地层地下速度结构反演,获取浅地层地下速度结构;通过地下速度结构及异常波形识别浅地层异物位置;通过人工智能定位识别单元及图像降噪和目标分割,对浅地层异物的种类识别。本发明采用分布式光缆声波传感方法获取振动信号,对浅地层速度结构进行速度成像,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对浅地层地下异物的定位以及异物的种类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4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1852.2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G10K11/162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降噪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声学原理的医疗检测设备噪音降低系统,针对现有的无法有效降低超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而导致无法在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且不便于取放待检测细胞样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连接有密封板,壳体内开设有安装腔,密封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平移机构,连接板上连接有支板,支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支板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滑槽,本发明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降低超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而能够保证设备在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且便于取放待检测细胞样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01738.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277 , G06T7/73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交通设施巡检的视觉缺陷在线检测方法,包括离线训练和在线巡检两部分。离线训练时采用带有包围框和类别标注的缺陷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训练CrackDet检测模型,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和传统算法的优势;同时裁剪出不同种类的缺陷图像块,使用度量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在线巡检时,对于输入的视频帧,使用检测模型检测得到缺陷类别和位置;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检测框的运动特征;使用度量学习模型计算缺陷的外观特征;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跟踪并统计;根据跟踪轨迹中检测得到的类别进行投票确定其缺陷种类;最终实现在线巡检,得到交通设施巡检时所出现的缺陷的种类、大小、位置以及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94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31301.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谱图像监督的红外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频谱转换模块:根据多频谱图像,得到频谱转换图像;2)构建频谱转换损失模块:根据红外图像,得到视差;3)构建辅助损失模块:利用步骤得到的频谱转换图像和视差通过图像翘曲,计算辅助损失,并利用该损失迭代优化频谱转换网络模型。4)构建深度估计损失模块:利用得到的视差进行图像翘曲,计算深度估计损失,并利用该损失迭代优化深度估计网络模型;5)构建辅助损失模块:利用得到的频谱转换图像和视差通过图像翘曲,计算辅助损失,并利用该损失迭代优化频谱转换网络模型。6)整体框架训练: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框架预热,训练以及测试四个阶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