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6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0999234.X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矩阵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1、针对电力系统间隔中的开关,对热备用开关进行识别并记录;2、建立热备用开关和支路关联关系、生成节点和支路的连接模型;3、生成节点关联矩阵A;4、针对节点关联矩阵A进行计算,根据矩阵A相乘后的元素的取值,判断得到重构的路径;5、生成可操作的开关设备集,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程遥控实现网络重构。本发明不需要特殊建模,操作性强,计算效率高;能够快速给出可操作的开关,在实际中可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方遥控恢复供电,对于实时或者仿真环境下的故障后恢复供电或者静态安全N-1分析后的失电区域进行恢复供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65354.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定电流定电压控制下MIIF分析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直流定电流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然后根据所述等效导纳获取n阶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其中,n为所述电网系统的交流节点数;获取所述电网系统的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根据所述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修正所述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并获取节点阻抗矩阵;根据所述节点阻抗矩阵计算出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在根据直流定电流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时,就可以考虑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而准确的计算评估出各直流换流站间电压交互作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65379.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定功率定电压控制下MIIF分析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直流定功率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然后根据所述等效导纳获取n阶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其中,n为所述电网系统的交流节点数;获取所述电网系统的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根据所述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修正所述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并获取节点阻抗矩阵;根据所述节点阻抗矩阵计算出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在根据直流定功率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时,就可以考虑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而准确的计算评估出各直流换流站间电压交互作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65353.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电流定熄弧角控制下MIIF的分析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直流定电流定熄弧角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然后根据所述等效导纳获取n阶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其中,n为所述电网系统的交流节点数;获取所述电网系统的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根据所述动态特性等效导纳矩阵修正所述原交流节点导纳矩阵,并获取节点阻抗矩阵;根据所述节点阻抗矩阵计算出多馈入直流相互作用因子。在根据直流定电流定熄弧角控制模式下电网系统各个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获取各个所述换流站所对应的等效导纳时,就可以考虑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而准确的计算评估出各直流换流站间电压交互作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06011.9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间同极交叉跨越故障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能够建立直流系统间同极性交叉跨越接地故障的等值模型。包括:利用戴维南等值获取同极性交叉跨越接地故障模型;对该接地故障模型进行仿真以获取故障网络拓扑图;根据故障网络拓扑图依据预设规则建立故障边界方程组;根据该接地故障模型的仿真结果获取故障网络拓扑图中的换流站的触发角值;根据机电暂态仿真规则建立同极性交叉跨越接地故障等值模型;根据故障网络拓扑图中的换流站的触发角值、故障边界方程组以及预设整流侧方程组计算同极性交叉跨越接地故障等值模型的故障等值阻抗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310347.6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潮流计算的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各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指标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潮流计算的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各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的指标(VSF)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求解某一电力系统网络在指定站点投入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设备前后的电力系统潮流,得到在该站点投入无功补偿前后该网络中各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的变化,进而求得各站点对于逆变站电压的支撑强度指标VSF。本发明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各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指标的方法所需数据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大提高VSF指标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3614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1115.2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实际故障的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案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电网中实际发生的多次故障事件,收集故障相关信息及故障前电网运行方式计算数据;(2)基于故障前电网运行方式计算数据,计算相应故障形式下的短路电流;(3)建立步骤(2)所得短路电流的修正公式,并确定实际故障电流拟合的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算法对修正公式中的参数进行寻优,并进行偏保守的简约化得到最终的实用计算方案。本发明较大程度降低系统模型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且在已有的设备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因系统实际短路电流水平超标导致故障无法及时切除进而引发系统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57844.5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胡厚鹏 , 钱斌 , 肖艳红 , 林晓明 , 陈泽瑞 , 周密 , 何沛林 , 唐建林 , 朱灵子 , 张帆 , 孟杨 , 罗奕 , 殷子皓 , 李富盛 , 高芳萍 , 王吉 , 王力立 , 周晓东 , 余斌 , 冯祥勇 , 吴欣 , 高正浩 , 杨尚 , 李航峰 , 邓钥丹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网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接入到配电网的负载设备集群,负载设备集群中包括至少一个负载设备;基于负载设备集群接入到配电网的过程中的接入状态参数和接入数量参数,构建负载设备集群的集群状态变化模型;通过集群状态变化模型,确定至少一个负载设备各自的设备状态分布信息;基于设备状态分布信息、配电网的日前运行数据和配电网的碳排放信息,确定配电网针对负载设备集群的配电成本信息;根据配电成本信息得到配电网的配电调度信息,并按照配电调度信息针对至少一个负载设备进行配电调度,以有效平衡调度成本与碳排放量,实现高效、经济的电力低碳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6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86584.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结构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光伏、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拓扑选择电路;主电路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光伏的输出变换为可控制的输出,以便为负载进行供电;主电路设置有两个不同电压增益范围的变换拓扑;拓扑选择电路获取主电路变换后的输出,并将当前的输出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大小关系选择对应电压增益范围的变换拓扑。本发明的充电桩具备两种工作拓扑,具有较宽的电压范围。同时,在负载和输入变动的情况下选择不同拓扑结构满足负载需求,具有强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3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47092.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端口变换器和充电系统;多端口变换器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输入组件,各输入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光伏组件,各输入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各原边线圈耦合,以对光伏电压进行升压,并通过变压器传输至输出组件,输出组件用于接收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并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稳压处理,将处理完成的直流电压通过直流母线分别输出至储能设备和充电设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端口变换器可直接与光伏组件连接,无需设置逆变器即可实现对于光伏电压的利用,降低了利用光伏电源时所需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