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关联矩阵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0999234.X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矩阵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1、针对电力系统间隔中的开关,对热备用开关进行识别并记录;2、建立热备用开关和支路关联关系、生成节点和支路的连接模型;3、生成节点关联矩阵A;4、针对节点关联矩阵A进行计算,根据矩阵A相乘后的元素的取值,判断得到重构的路径;5、生成可操作的开关设备集,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程遥控实现网络重构。本发明不需要特殊建模,操作性强,计算效率高;能够快速给出可操作的开关,在实际中可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方遥控恢复供电,对于实时或者仿真环境下的故障后恢复供电或者静态安全N-1分析后的失电区域进行恢复供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810999234.X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矩阵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重构方法,1、针对电力系统间隔中的开关,对热备用开关进行识别并记录;2、建立热备用开关和支路关联关系、生成节点和支路的连接模型;3、生成节点关联矩阵A;4、针对节点关联矩阵A进行计算,根据矩阵A相乘后的元素的取值,判断得到重构的路径;5、生成可操作的开关设备集,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程遥控实现网络重构。本发明不需要特殊建模,操作性强,计算效率高;能够快速给出可操作的开关,在实际中可通过对这些开关的远方遥控恢复供电,对于实时或者仿真环境下的故障后恢复供电或者静态安全N‑1分析后的失电区域进行恢复供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边界点自动生成的模块封装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425442.7

    申请日:202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界点自动生成的模块封装方法与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图形中的连接线图元以及模块图元进行遍历,找出框选范围内的边界点,并将所识别到的边界点进行合并,统一命名,并同步边界点引脚信息至模块内部,对相应的图元设备进行标签创建,实现自动化模块封装。通过自动边界点识别,覆盖连接关系悬空和嵌套模块引脚导出情况,保证连接关系封装后完整恢复,以及内部嵌套模块导出引脚继承导出,无需人工干预;对于引脚命名优先选择手动设置名称继承,保证了所有相同连接点引脚命名一致,减少人工维护引脚名称一致性工作量;自动创建内部引脚标签,直观展示边界连接点,使得进入模块内部后可清晰了解模块连接点的导出情况。

    一种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中复合故障元件建模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77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702819.2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中复合故障元件建模方法与系统,通过扩展电力元件参数信息,对电力元件基本参数和故障信息进行封装,形成复合故障元件,实现多种故障类型设置和对应电力元件的封装,并提供便捷的操作和量测设置接口,从而方便对电力元件进行单一或复杂故障的设置,解决了大规模电网故障电磁暂态扫描电网建模效率低下,各类信号、控制元件不断增加、删除拓扑困难、易出错等问题,对于大规模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可实现含故障元件替换和相应故障设置,非常适用于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的应用场景。

    一种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与SIMULINK联合仿真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21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25476.6

    申请日:202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与SIMULINK联合仿真方法与系统,本发明将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与SIMULINK仿真两者结合起来,分别在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及SIMULINK中分别搭建贝杰龙传输线模型两端的诺顿等值电路,通过共享内存通信机制将两侧仿真程序的物理量分别传递到对侧,从而实现了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与SIMULINK电磁仿真程序之间的高效联合仿真,扩大了全电磁暂态仿真规模、避免了重复建模、避免了机电电磁混合接口仿真造成的谐波损失,联合仿真效果与完全在同一全电磁平台中仿真完全一致,为新型电力系统全电磁暂态仿真提供有力支撑。

    一种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中复合故障元件建模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7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2819.2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中复合故障元件建模方法与系统,通过扩展电力元件参数信息,对电力元件基本参数和故障信息进行封装,形成复合故障元件,实现多种故障类型设置和对应电力元件的封装,并提供便捷的操作和量测设置接口,从而方便对电力元件进行单一或复杂故障的设置,解决了大规模电网故障电磁暂态扫描电网建模效率低下,各类信号、控制元件不断增加、删除拓扑困难、易出错等问题,对于大规模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可实现含故障元件替换和相应故障设置,非常适用于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故障扫描的应用场景。

    一种网络安全态势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7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29730.7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安全态势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建立防火墙设备模型;针对防火墙的每个指标设计安全指标计算模型,设定每个指标的安全阈值、预警阈值及告警阈值,计算出当前的指标是处于安全、预警、告警区域;针对具有多个安全指标的防火墙设计防火墙的安全指标计算模型;针对网络中的所有防火墙设备设计总体的防火墙安全指标计算模型,计算网络中所有防火墙的总指标。本发明可以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预警、告警,根据总指标的异常定位具体的防火墙设备,量化了计算结果;避免异常指标被淹没、无法发现潜在的系统威胁;解决了传统的网络安全态势计算结果定义模糊的问题。

    一种大规模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1153171.7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方法,建立变电站图元,将此变电站的所有出现的线路端子均分布到变电站图元的周边;根据需要进行输电网布局的初始化;采用广度优先算法拓扑搜索子网,找到由变电站图元及与其连接的电力线路构成的子网,变电站之间通过电力线路连接;在变电站之间建立虚拟连接线,形成节点和边的成图模型,自动成图;对输电网进行区域剖分、子网布局,自动生成大规模输电网潮流图。本发明在传统的引力斥力算法基础上,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变电站图元并对成图逻辑进行了优化,通过该方法可自动生成需要的各种输电网潮流图,提高了自动成图的效率。

    一种通过二次装置仿真时间继电器对仿真时钟进行修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363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95147.2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一种通过二次装置仿真时间继电器对仿真时钟进行修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时钟周期计算;判断是否有仿真事件执行;如果没有仿真事件执行,则推进仿真时钟;如果有仿真事件执行,将处理过程中已启动延时性仿真时间继电器加入到启动仿真时间继电器序列中,并计算处理过程所消耗时间;检查启动仿真时间继电器动作序列,根据最小延时修正时钟推进步长。本发明可避免由于仿真时钟采用固定推进步长,造成跨越已启动仿真时间继电器的情况,尤其是避免多套仿真时间继电器之间相互存在复杂逻辑时的不正确性。满足仿真二次装置仿真时间继电器毫秒级别的仿真时钟精度需求,提高二次装置仿真动作的准确性。提高仿真事项中仿真时钟信息的正确性。

    基于网络结构动态分区的状态估计不完全并行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01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96694.0

    申请日:2017-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18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动态分区的状态估计不完全并行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压网络等值;中低压网络等值;对高压网络进行串行状态估计计算;对中低压网络进行并行状态估计并行计算;计算结果修正。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动态分区的状态估计不完全并行实现方法是基于目前特高压电网建设过程中电网结构的演变而提出的,是基于原始网络的等值,而不是基于拓扑分析后形成的系数矩阵分块,实现简单;由于高压网络规模很小,因此串行计算耗时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需要对原有串行状态估计算法进行并行化改造即可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