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20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122899.9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酒精中毒大鼠坐骨神经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健康的成年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并准备用于实验的胃管、漏斗、量筒、肌电图仪、剃毛刀、浓度为50%的酒精以及浓度为75%的酒精;S2、将S1中选取的实验大鼠通过实验设备进行固定;S3、首先通过量筒量取对应量的浓度为50%的酒精备用,然后将漏斗末端插接在胃管的一端,并将胃管的另一端通过实验大鼠的口部深入到大鼠的胃肠内,然后将量取的酒精通过漏斗缓慢倒入。本发明方便对酒精中毒大鼠坐骨神经进行构建,既缩短了实验周期,又提高了构建的精准度,并便于对待试验的大鼠进行固定,且能够根据需要对固定的大鼠进行升降调节,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实验人员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861743.0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复杂机械载荷下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与方法,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该仪器的支撑框架模块用于实现对仪器各功能模块的稳定支撑与有效隔振;高频疲劳加载模块用于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高频疲劳加载;静动态机械载荷加载模块用于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静动态拉伸/压缩/弯曲载荷的组合加载;高/低温加载模块用于实现对被测试样由低温到高温的变温环境加载;原位监测模块可根据实际测试需要集成表面变形损伤测量组件、三维应变测量组件、微观组织结构测量组件以及内部损伤探测组件,进而实现对被测试样微观力学行为、变形损伤模式与性能演化规律的并行精准原位测量。具有载荷环境复杂、测试内容丰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47738.0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科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服役工况下管材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精密压痕检测单元、原位在线观测单元和管道固定支撑平台;所述精密压痕检测单元固定在管道固定支撑平台上;所述原位在线观测单元设置在管道固定支撑平台的一侧。本发明可实现在服役工况下进行压痕试验,准确求解材料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等力学参量,并且能够在试验的过程中获取材料的变形损伤、微观组织变化等光学显微图像,为服役条件下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7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00947.9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动态力-电-热耦合压电材料综合性能测试仪器,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变形测试单元利用调整手臂和手动微调平台使电容位移传感器和测量板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使传感器处于测量量程范围内,能够准确测出由压电材料产生的微小变形;压电测试腔利用高压接线端子、铜电极、电热棒和热电偶为试样提供可调节的电-热测试环境;静动态加载单元为试样施加静动态载荷;通过力-电-热耦合测试能够获取材料在不同载荷、温度下的重要性能参数及曲线,包括压电系数、介电常数、柔度系数电滞回线、电致伸缩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力-电-热耦合环境下压电材料重要物理性能的测试,对压电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3061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13063.3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5B11/04 , F15B13/02 , F15B20/00 , F15B21/02 , F15B21/041 , F15B21/00 , B21D22/14 , B21D43/02 , B21D51/2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热旋压设备快速送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送料装置,包括:液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快速回路和慢速回路,用于带动送料执行系统快速和慢速运动;送料执行系统,由所述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用于对毛坯进行定位装夹并带动所述毛坯以设定速度运动;以及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述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送料小车最快速度可调,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需求可以调节最快进给速度,同时采用快速回路和慢速回路并联控制送料小车的液压马达,实现匀减速,避免冲击,使送料小车运行平稳,而且液压回路中安装有双向溢流阀,可减小送料小车停车时的压力冲击,使停车时得到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84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317778.4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3/12 , B32B17/06 , B32B18/00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02 , B32B37/06 , B32B37/10 , C09J129/04 , C09J11/04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抗断裂性能的功能梯度压电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梯度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长型玻璃纤维丝进行横纵经纬网格编制排列形成网格片,配制粘合剂,制备功能梯度压电材料,通过热压制备功能梯度压电材料,采用静高压高温大腔体合成法,温度1000‑3000℃。压力30~60Mpa,时间20‑40分钟。优点是:可批量大规模生产具有高断裂性能的功能梯度压电材料,使得功能梯度压电材料具有更好的使用价值和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4946009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852438.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F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供能磁电汽车减震器,其包括:减震器内筒、金属玻璃、压电单元、减震器外筒、永磁铁、活塞杆和活塞,所述减震器内筒外壁顶部设置金属玻璃,所述金属玻璃内部设置压电单元,所述减震器外筒套在减震器内筒顶端,所述减震器外筒内壁设置永磁铁,受到外界振动和冲击会导致内外筒产生上下振动,永磁铁就会产生相对滑动,引起磁斥力变化,压迫金属片使得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产生形变,从而使压电单元产生电能,压电俘能器俘获到能量,达到振动能量回收的目的,适应不同路况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微型、环保和能够进行自供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12552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137717.4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变温下高温原位双轴加载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包括双轴加载模块、高温加载模块、成像模块和支撑模块,双轴加载模块由电动缸、拉压力传感器、加载主轴等组成,实现装置的双轴拉-拉、拉-压、压-压等多种方式的加载测试;高温加载模块由真空炉体、测温元件、真空系统、水冷系统及高温夹具等组成,实现装置3000℃高温加载;成像模块包括数字散斑测试系统、高速数字摄像机等,完成装置的高温应变测试和实时原位观测。优点在于:整体设计大方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加载精度高、载荷范围大、测试方法多样化,可完成各种材料在真空高温状态下的多类试验。为材料高温力学行为和服役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手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932182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431275.8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动态力‑电‑热耦合压电材料综合性能测试仪器,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变形测试单元利用调整手臂和手动微调平台使电容位移传感器和测量板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使传感器处于测量量程范围内,能够准确测出由压电材料产生的微小变形;压电测试腔利用高压接线端子、铜电极、电热棒和热电偶为试样提供可调节的电‑热测试环境;静动态加载单元为试样施加静动态载荷;通过力‑电‑热耦合测试能够获取材料在不同载荷、温度下的重要性能参数及曲线,包括压电系数、介电常数、柔度系数电滞回线、电致伸缩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力‑电‑热耦合环境下压电材料重要物理性能的测试,对压电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1698151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152972.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动态力-磁耦合材料性能测试仪器,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包括力加载模块、磁场加载模块、霍尔探头、测量线圈、应变片等。力加载模块利用伺服电机和压电叠堆,为试样施加静动态载荷;磁场加载模块利用可变气隙电磁铁和亥姆霍兹线圈,提供平行或垂直于载荷方向的静动态磁场。通过力-磁耦合测试能够获取材料在不同载荷和偏置磁场下的重要性能参数及曲线,包括弹性系数、压磁系数,磁滞回线、磁致伸缩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其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力-磁耦合环境下材料重要物理性能的测试,对磁致伸缩材料的本构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