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耦合碰撞轨道型非线性消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20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58655.6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耦合碰撞轨道型非线性消振装置,包括上层轨道结构、下层轨道结构、碰撞顶板、碰撞体,上层轨道结构位于下层轨道结构之上,碰撞顶板同时连接上层轨道结构和下层轨道结构,上层轨道结构、下层轨道结构以及碰撞顶板构成封闭空间,碰撞体位于封闭空间里,下层轨道结构上设置连接待减振结构的螺栓孔。本发明通过结合碰撞与特定轨道约束,实现振动在三维空间内耦合并在特定方向快速耗散的独特性能。本发明用球形碰撞体的碰撞实现对系统中能量的迅速耗散,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成本低、能量耗散效率高、振动控制效果好等显著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尼龙带紧固连接的适用于不同管径管路系统的主动吸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060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768066.9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带紧固连接的适用于不同管径管路系统的主动吸振装置,包括第一惯性式电磁作动器、第二惯性式电磁作动器、直线导轨;第一惯性式电磁作动器包括第一凸台基础、第二凸台基础、筒体、中心轴,第二惯性式电磁作动器与第一惯性式电磁作动器结构相同,并相对于第一惯性式电磁作动器设置在直线导轨的对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适应能力强、安装拆卸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需要对多管径管道进行振动控制的情况,不需要重新加工管箍结构,只需调节作动器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在工程应用中,本发明使用的尼龙带捆绑连接的安装方式十分方便,尤其适用于不便或不被允许在管道上安装刚性夹具的情况。

    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417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817794.X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解耦控制的主动抑振作动机构,包括作动机构底座、作动机构挡盘、天平支杆,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作动机构底座和作动机构挡盘之间安装压电堆作动器,天平支杆的尾部锥面与作动机构挡盘底座的锥孔配合,并通过压盖固定在作动机构挡盘底座上。本发明将压电堆作动器的轴向振动放大转化为天平支杆自由端的俯仰振动和偏航振动,或者二者的耦合振动,采用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模型端由于风载激励产生的振动响应。

    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抑制的主动抑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25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06754.3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应用于风洞模型振动抑制的主动抑振装置,包括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内部安装有压电陶瓷作动器的主动抑振模块、安装有控制系统软件的控制机柜;三向加速度传感器置于试验模型内部,测量由于风载激励产生的试验模型系统前两阶低频振动信号输出给控制机柜;控制机柜将信号离散采样后通过自适应反馈控制算法计算生成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主动抑振模块中的压电陶瓷作动器,通过控制俯仰和偏航的压电陶瓷组件的轴向位移,使试验模型分别产生俯仰振动和偏航振动或者二者的耦合振动。本发明能实现前两阶模态振动的解耦控制,有效降低风洞试验模型由于风载激励产生的低频振动,不仅对低频线谱有效,同时对宽带随机激励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485230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021287.5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包括支撑板、端盖、衔铁、壳体、底座,端盖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上方,底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下方,衔铁设置在壳体里,衔铁的中心安装轴,支撑板设置在端盖的上方,支撑板与端盖之间安装第一机械弹簧,第一机械弹簧里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板,支撑柱的下端穿过端盖并与衔铁相连,衔铁和轴之间安装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在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之间安装轴套,衔铁与端盖之间设置第二机械弹簧,衔铁与底座之间设置第三机械弹簧。本发明的负刚度大小可通过调节电流而改变,进而系统准零刚度更易获得。

    一种空间三自由度主动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65369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12752.3

    申请日:2014-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三自由度主动执行机构,包括壳体、X方向结构、Y方向结构、Z方向结构,X方向结构包括第一电磁执行器、第一推力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过渡块、第一弹簧、第一传动架,Y方向结构包括第二电磁执行器、第二推力杆、第二弹簧、第二传动架,Z方向结构包括第三电磁执行器、第三推力杆、第三弹簧,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上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第一电磁执行器和第二电磁执行器分别固定在壳体相邻的侧板上,第三电磁执行器固定在壳体的顶板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在第二传动架上。本发明能够实现空间任意方向激振力的输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量,也使得振动控制更为方便有效。

    高压充液管路一体化集成有源消声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0090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01285.5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压充液管路一体化集成有源消声器。主要包括圆筒形外壳,设置于外壳中间的基于管状压电陶瓷的作动器,上下游管段内侧的传感器,壳体与作动器管段之间的信号拾取和调理系统、功率放大系统、基于DSP的高速信号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用于高压充液管路、基于管状压电陶瓷作动器、高度一体化集成的有源消声器。该有源的管路消声器根据实时测量的管路内流噪声的频率、大小和相位提供反噪声去抵消管道内原有的噪声,因此它能适应噪声频率的变化,消声频带宽,消声效果良好。

    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485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21287.5

    申请日:2016-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包括支撑板、端盖、衔铁、壳体、底座,端盖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上方,底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下方,衔铁设置在壳体里,衔铁的中心安装轴,支撑板设置在端盖的上方,支撑板与端盖之间安装第一机械弹簧,第一机械弹簧里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板,支撑柱的下端穿过端盖并与衔铁相连,衔铁和轴之间安装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在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之间安装轴套,衔铁与端盖之间设置第二机械弹簧,衔铁与底座之间设置第三机械弹簧。本发明的负刚度大小可通过调节电流而改变,进而系统准零刚度更易获得。

    一种适用于低频振动的三维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335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6940.9

    申请日:2014-06-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频振动的三维隔振装置,在水平面上,解耦支架、钢制的轴和铝制的滑动块实现了振动位移在X,Y方向的解耦,大、小两个圆形永久磁铁作为负刚度元件,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构成了水平面的低频隔振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利用斜弹簧的几何特性作为负刚度元件,支撑弹簧为正刚度元件,构成了Z方向的低频隔振系统;把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三维低频隔振系统。本发明使用永久磁铁、弹簧作为负刚度或正刚度元件,实现更低频率的隔振;实现了X,Y,Z方向的位移解耦,可以在Z方向和XY平面上获得更低动刚度的同时可以保证较大的承载能力;不需要输入能量,并且可调整静平衡位置,以保证振动发生在零刚度附近。

    可串联非对称齿距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918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16067.7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串联非对称齿距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包括吸振器单元,所述的吸振器单元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定子套筒,定子套筒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相连从而构成框架,框架里安装动子,动子中间穿过动子轴,动子轴上端位于上端盖之上,动子轴下端位于下端盖处,动子轴与动子过盈配合,动子中部外表面设置环形槽,环形槽里安装有励磁线圈,定子套筒上开有孔,引线连接励磁线圈并从孔中穿出。本发明针对以往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振动不同被控对象的质量实现多个吸振器串联功能的吸振器。采用能发挥吸振器的最佳性能的最优齿宽比,电磁力比以往的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提高了1倍以上;添加了吸振器失效保护措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