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5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62756.9
申请日:2022-08-11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酒厂蒸汽余热的热泵蒸汽再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产酒子系统、蒸汽热泵子系统和蒸汽后处理子系统;所述蒸汽热泵子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器;所述蒸汽后处理子系统包括闪蒸罐、蒸汽压缩机和多个开关阀;本发明通过在产酒子系统的后端设置蒸汽热泵子系统和蒸汽后处理子系统,采用蒸汽热泵的方式回收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余热,并进行适应性的后处理,将该蒸汽余热全部再生成新鲜的热泵蒸汽,对产酒子系统中酒甑加热酒醅所需的蒸汽进行补充,大大降低了白酒生产过程中蒸汽供应端的能耗,提升了能效比。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1273.5
申请日:2022-04-02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系统的多层级能效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系统的多层级能效评估所需的参数;确定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系统的多层级能效评估所需的评价指标;按照设备层、系统层、应用层从多层级能效评估所需的评价指标中分别选用目标评价指标;分别设置设备层、系统层、应用层各层级的评价权重;利用所需的参数、所述目标评价指标及所述评价权重,在待评价时间区间内计算得到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以完成多层级能效评估。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数据能耗、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数据中心余热利用,实现了对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系统的多层级能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601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45558.8
申请日:2021-09-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CPSO‑BP优化模型的馈线电压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神经网络各层的神经元个数和神经网络训练函数,建立用于计算馈线电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步骤2、对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初值进行优化,从而构建CPSO‑BP优化模型;步骤3、响应于获取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CPSO‑BP优化模型计算配电网的馈线电压。采用两阶段改进粒子群算法来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可提升乡村配电网馈线电压计算精度,从而精确的判断出乡村配电网馈线电压是否越限,进而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系数和电网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对多供用能系统联合接入的乡村配电网运行中的风险做出快速的调整,以及对其不足之处给出准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81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90538.7
申请日:2021-07-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根据建立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层的指标权重;对所述指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满足一致性,则计算得到效益的综合评分结果,否则重新确定各级指标层的指标权重直至满足一致性,最后可提出发展建议,可以很好地对生物质转化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9965.5
申请日:2024-07-29
IPC分类号: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Q10/0635 , G06N3/082 , G06Q50/06 , G06F17/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电力系统负荷管理云平台的运行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在综合考虑负荷管理云平台服务能力和负荷管理能力的情况下,采用连续值映射离散量化值方法对负荷管理云平台过往运行数据的处理复杂性进行简化;依据负荷管理云平台过往的运行数据构建变分支决策树模型;采用变分支决策树模型通过决策树节点信息增益方法,选取得到最佳剪枝特征向量;将最佳剪枝特征向量所含运行指标作为分类训练网络的训练输入变量,通过训练以得到最佳分类训练网络;最后将负荷管理云平台的当前运行状态信息输入到最佳分类训练网络,实现负荷管理云平台运行风险的识别,提高了负荷管理云平台运行风险识别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8427.7
申请日:2024-03-05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30/018 , G06Q50/04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7/01 , G06N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提升堆叠学习的碳排放预测系统和方法及介质,包括:模型优化模块,用于采用TPE优化算法优化提升堆叠模型中的BP神经网络元学习器的参数,得到优化后的提升堆叠模型;碳排放预测模块,用于将待测企业的生产关联数据输入至优化后的提升堆叠模型,得到碳排放预测值。本发明通过结合Boosting模型、Stacking算法和TPE优化算法,从而更好地捕捉到数据的复杂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56937.0
申请日:2023-06-26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发明人: 胡文博 , 谢宝江 , 王宇 , 胡泳 , 沈百强 , 王振宇 , 李磊 , 江城 , 肖楚鹏 , 邱泽晶 , 余梦 , 王奎 , 周博滔 , 王曦 , 汪晓琴 , 俞佳涛 , 王成博 , 张婷 , 任宇翔 , 陆振能 , 姚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热泵机组性能测试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该测试平台包括补水水箱、水温调节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补水水箱用于向待测蒸汽热泵机组进行供水;水温调节系统用于回收利用待测蒸汽热泵机组测试运行时产生的蒸汽所携带的热量,并向待测蒸汽热泵机组供应水流作为热源;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在待测蒸汽热泵机组测试运行时,采集用于计算待测蒸汽热泵机组性能系数的参数。测试时,回收利用蒸汽热泵机组测试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用于机组热源侧的供热,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1076.1
申请日:2023-04-28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4F11/30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5B19/418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6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碳效/能效管理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采用模式运行分析算法,碳排放系数学习算法、模式识别算法、运行优化算法联用,基于系统历史运行数据训练算法,提高算法精确度;基于系统实时运行数据确定系统运行模式,计算系统碳排放的动态评估参数,增加了系统碳排放效率评价的直观性,通过应用数据驱动,使算法具备运行积累持续优化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75627.1
申请日:2022-09-26
申请人: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冷热气综合能源优化配置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考虑碳价和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后的碳价和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并生成所述碳价和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的典型场景;建立多能流模型并结合考虑碳价不确定性后的碳价来建立碳交易成本模型;在所述典型场景的基础上,建立优化配置模型,运用光滑化法将所述优化配置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使用分支定界算法对所述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给定置信水平下的规划方案。本发明旨在将碳价与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引入规划总成本波动风险建模,另外由于电储能可应对可再生能源强功率波动性使得负碳化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36469.7
申请日:2021-05-17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四个子站,四个子站分别为变电站、新能源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预测新能源站的发电功率和预测融合站的负荷功率‑设定融合站中各子站的数学模型及根据预测值设定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协调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控制模型求解以四站融合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融合站中存在新能源站弃光现象,引入弃光惩罚成本来降低弃光量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建立融合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约束;在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充分保障各个子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