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天气分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00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141370.2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气分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的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预测光伏电场所在地区在历史时期中每日的天气类型划分为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两类;构建平稳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和转折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分别通过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对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确定预测日的天气类型,根据预测日的天气类型选择相应的子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其预测光伏功率。本发明中,将天气类型划分为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两类,获取了平稳天气和转折的子光伏预测模型,从而提高了光伏功率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基于天气分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00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1370.2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气分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的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预测光伏电场所在地区在历史时期中每日的天气类型划分为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两类;构建平稳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和转折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分别通过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的训练数据集对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确定预测日的天气类型,根据预测日的天气类型选择相应的子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其预测光伏功率。本发明中,将天气类型划分为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两类,获取了平稳天气和转折的子光伏预测模型,从而提高了光伏功率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16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21103.2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的步骤如下:A、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B、确定目标层为多站融合,对多站融合的内涵进行研究;C、对多站融合选址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准则层指标;D、将准则层指标细化获得指标层指标,完成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本发明建立的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梳理了多站融合选址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各站选址特点将其分为共性指标和特性指标,且对各站特性指标采用再次分级指标的形式,解决了不同站点选址需求上的差异和统一问题;建立的多站融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完整清晰,能为智慧城市多站融合项目的选址提供参考。

    一种变电站噪声匹配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670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232580.0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噪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噪声的原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50Hz及以50Hz为基频的谐振频率按能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获得多个谐振频率,作为变压器本体噪声频率;S2,将原始信号作为初始残差信号,将变压器本体噪声依次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得到残差信号;S3,将电晕噪声从步骤S2得到的残差信号中分离;S4,将剩余噪声作为其他噪声,包括风机噪声和背景噪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变电站不同噪声源产生的噪声的固有特点出发构造匹配函数,有机地兼顾原有噪声源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分离变压器本体噪声、电晕噪声和其它随机噪声。本发明可为变电站噪声环评、噪声治理和部件评价提供手段和方法。

    一种用于IFC信息化模型的数据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33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92667.8

    申请日:2015-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IFC信息化模型的数据库装置,包括:处理服务器,用于根据IFC信息化模型数据生成IFC信息化模型还包括:分布式数据库,与处理服务器连接,用于分专业储存IFC信息化模型数据;交互组件,与处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IFC信息化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分布式数据库将IFC信息化模型数据分专业储存,避免将所有数据储存在一起而带来的响应迟缓的问题,同时不同专业的数据可以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修改的便捷性。

    一种基于变电站数字化模型的监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81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92742.0

    申请日:2015-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数字化模型的监视系统,包括:状态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变电站中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还包括: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与状态信息采集设备连接,用于表征变电站的全景三维信息;监视中心,分别与状态信息采集设备和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连接,用于根据采集得到的运行数据并在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中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结合状态信息采集设备,根据由状态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的运行数据,确定变电站中各设备的故障状态,并将其在IFC数字化模型进行显示,故障反映直观,同时相比采用全视频的方式,一些具体的运行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种无感脉冲电流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6604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94701.8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感脉冲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针板电极和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的电流检测单元包括无感电阻、气体放电管和示波器,所述的无感电阻一端连接针板电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气体放电管与无感电阻并联,并联后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一电阻与示波器连接,另一输出端直接与示波器连接,检测时,该装置放置于气体放电压力容器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