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0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8620.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方法,涉及电源并网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并网需求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评估、适配接入分布式电源提取、并网测试分析、电源并网运行质量反馈以及电源并网需求提示。本发明通过对指定地区的各可接入分布式电源进行接入评估,进而为后续可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适配情况提供了支撑基础,考虑到各可接入分布式电源对于电力的产出稳定性也存在差异性,通过数值分析合理的筛分了指定地区的适配接入分布式电源,进而有力减少了电力供应状况与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提高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的协调稳定的运行发展水平,有利于为分布式电源并网连接的协调融合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4241.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刘柱 , 王绪利 , 凌孺 , 张辉 , 吴晓鸣 , 程啸 , 徐加银 , 徐冉 , 沈玉明 , 刘红新 , 李蕊 , 周远科 , 樊友平 , 沙广林 , 李坤 , 李鸿鹏 , 郭汶璋 , 程璞 , 胡旭东 , 邓其军 , 曾光 , 周荣桓 , 盛万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换流器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协调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多换流器VSG双环控制等效降阶模型;根据多换流器VSG双环控制等效降阶模型建立等值单台VSG的输出阻抗模型,并提出系统级虚拟惯性评估方法;根据多换流器VSG双环控制等效降阶模型、等值单台VSG的输出阻抗模型和系统级虚拟惯性评估方法,进行电压控制回路和VSG控制回路的控制参数协调设计。本发明考虑了应用惯性策略对多换流器直流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参数协调设计;本发明能够通过系统输出阻抗模型直观反映直流系统虚拟惯性特征,简单易行;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直流系统的低惯性问题,从而确保直流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02012.0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交流线路传输功率、直流线路注入功率、储能设备充放电功率、变电站节点注入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调控能力,在实现溢出光伏功率消纳的同时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7916.X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绪利 , 张辉 , 刘红新 , 凌孺 , 徐冉 , 徐加银 , 程啸 , 李蕊 , 周远科 , 邓其军 , 樊友平 , 沈玉明 , 李坤 , 李鸿鹏 , 郭汶璋 , 朱勇 , 曾光 , 程璞 , 周荣桓 , 彭鹤凌 , 申方 , 汤奕 , 王磊 , 钱龙 , 沙广林 , 胡旭东 , 张征凯 , 刘志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区域配电网线路划分、S2、区域配电网线路检测、S3、区域配电网线路分析、S4、区域配电网线路终端检测、S5、区域配电网线路终端分析、S6、区域配电网线路电能质量综合分析和S7、处理终端,本发明保障配电网线路在电流电压层面电能质量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从而为后续配电网线路的电能质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进而保障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进而保障了用电终端质量评估的有效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电网质量评估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后续配电网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60185.8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东 , 王绪利 , 张辉 , 刘红新 , 徐冉 , 凌孺 , 程啸 , 李蕊 , 周远科 , 李坤 , 崔宏 , 樊友平 , 邓其军 , 郭汶璋 , 朱勇 , 汤奕 , 王磊 , 钱龙 , 沙广林 , 胡旭东 , 刘志敏 , 程璞 , 周荣桓 , 彭鹤凌 , 申方
IPC: G06Q50/06 , H02J1/00 , G06Q10/0639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效益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低压直流配电网储能系统接入效益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目标汽车充换电站损耗电比率分析;S2、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不可靠指数分析;S3、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耗能量分析;S4、直流电网发电量分析;S5、储能系统最佳容量分析;S6、储能系统接入效益性分析。本发明因此通过目标汽车充换电站损耗电比率的分析,能够得出目标汽车充换电站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的耗能量,进而更加精准的分析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耗能量,并通过参考预期的不可靠因素对其耗能量的影响情况,进而得到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耗能总量,增加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耗能总量分析的全面性与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26124.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质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本发明在对应用于充电站的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进行电能质量达标评判时通过对充电桩、照明灯具进行运行参数采集,由此对应分析运行状态偏离度,将其作为评判基础,得到满足充电桩、照明灯具运行状态的电能质量,作为交‑直转换下、直‑交转换下的评判参照,实现了交直流灵活配电系统电能质量评判参照的动态化确定,在此基础上实施的电能质量评判更显针对性、灵活性,且能够以实际相贴合,无形之中提高了评判的科学、客观、合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评判结果的有效性、可靠度,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无效评判。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60185.8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东 , 王绪利 , 张辉 , 刘红新 , 徐冉 , 凌孺 , 程啸 , 李蕊 , 周远科 , 李坤 , 崔宏 , 樊友平 , 邓其军 , 郭汶璋 , 朱勇 , 汤奕 , 王磊 , 钱龙 , 沙广林 , 胡旭东 , 刘志敏 , 程璞 , 周荣桓 , 彭鹤凌 , 申方
IPC: G06Q50/06 , H02J1/00 , G06Q10/0639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效益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低压直流配电网储能系统接入效益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目标汽车充换电站损耗电比率分析;S2、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不可靠指数分析;S3、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耗能量分析;S4、直流电网发电量分析;S5、储能系统最佳容量分析;S6、储能系统接入效益性分析。本发明因此通过目标汽车充换电站损耗电比率的分析,能够得出目标汽车充换电站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的耗能量,进而更加精准的分析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耗能量,并通过参考预期的不可靠因素对其耗能量的影响情况,进而得到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的耗能总量,增加目标汽车充换电站预期耗能总量分析的全面性与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665728.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F15/067 , F16M11/42 , F16M11/08 , B08B1/02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中低压配电系统顶部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和齿条,导向杆和齿条上共同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的滑套,滑套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箱,行走箱上安装有与行走机构配合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本发明避免了监控器镜头表面水雾影响监控效果的情况出现;本发明能够对任意方向的振动进行缓冲,缓冲过后行走机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均能沿着导向杆原有的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59595.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网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力网源基本信息获取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影响分析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影响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电力判断模块、电力调配优先分析模块、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模块和电力管理数据库,通过对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调配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人工进行电力调配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提高了电力网源在电力调配时的效率、效果和灵活性,避免了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浪费和电力调配过程中的损耗,有效的保障了各电力网源的协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1647.0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判断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之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输入级和隔离级的低压H桥换流器;在预设时间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的高压H桥换流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成本过高,直接完全闭锁易导致内部电容元件过电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