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1647.0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判断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之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输入级和隔离级的低压H桥换流器;在预设时间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的高压H桥换流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成本过高,直接完全闭锁易导致内部电容元件过电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56722.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的发电量与电费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能源场站的历史发电量和电费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历史发电量和电费数据的时间按照日期先后顺序划分为两个时间窗口T,并令日期较早的一个时间窗口T的发电量和电费数据为训练集,令日期较晚的一个时间窗口T的发电量和电费数据为测试集;预测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BP神经网络并输入训练集,再将结果和测试集比较得到误差修正权值,根据误差修正权值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块,用于将当前发电量和电费数据输入预测模型,通过误差修正法得到未来的发电量和电费数据的预测值。本发明通过计算误差修正权值,极大消除了误差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70599.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6 , H02J3/14 , G16B20/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分层协同消纳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不确定性因素和预先构建的预测误差概率模型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基于节点电压的偏移量和支路传输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得到支路功率灵敏度;基于评估结果、支路功率灵敏度确定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消纳方案。本发明进行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互补性评估,分析了交直流配电网功率的时空耦合机理,从而为交直流改造互联提供参考;而且还提出了交直流网络间功率变化影响分析,实现精确快速的配电网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25684.3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分层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具体按功能划分采用两层优化控制结构,第一层为就地控制层,第二层为集群控制层。该控制方法可实现多个电网群直流互联后的直流电压平衡、能量分配、分布式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提升电网经济效益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2777.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构建了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并基于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的迭代计算生成最优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配电网方案,该方案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并实现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之间灵活的功率转移,可以缓解因光伏功率溢出带来的电压越限,功率返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32282.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配电网各节点所属电网集群编号确定哈里斯鹰编码;基于所述哈里斯鹰编码,采用哈里斯鹰算法求解预先构建的目标模型,得到配电网各节点所属电网集群编号对应的优化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当前兴起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应用到配网集群划分当中,具有使用参数少,搜索精度高,简单易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94780.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刘柱 , 张辉 , 焦在滨 , 王绪利 , 张超逸 , 刘俊杉 , 宁可儿 , 葛成 , 沈玉明 , 代磊 , 陈天佑 , 聂元弘 , 崔宏 , 程啸 , 惠慧 , 李蕊 , 刘伟 , 闫涛 , 何安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直流配电形态下配电网多层级光伏消纳模式的协同运行优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大规模光伏接入配电网造成功率溢出、传统配电网消纳困难、系统运行指标下降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多层级的协同控制策略框架的构建;数学模型的建立;配电网多层级光伏消纳模式的协同运行优化处理。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直流分层接入装置的配电网多层级消纳模式,并综合考虑储能、低压直流互联、中压直流送出多个消纳层级,建立协同优化模型,实现多层级的高效率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68229.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形式储能与多类型电源的协同运行方法、系统及介质,获取多形式储能与源网荷数据;利用多形式储能与源网荷数据进行电/热/氢解耦计算,得到热/氢负荷节点对应的电负荷;将热/氢负荷节点对应的电负荷与传统电负荷统一为电热氢综合电负荷,利用电热氢综合电负荷进行源网荷优化运行计算,得到储能调峰报价先导参数;利用储能调峰报价先导参数计算得到储能调峰报价数据;利用储能调峰报价数据进行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运行计算,得到系统运营成本及储能运营效益、电/热/氢储能运行功率时序数据。在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电源的电力系统时,本发明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降低失负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30098.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溢出电源接入交直流配电网规划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功率溢出电源接入交直流配电网的参数,并基于功率溢出电源接入交直流配电网的参数计算预先建立的功率溢出电源接入交直流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估指标的值;基于各个评估指标的值和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预先计算的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基于各个评估指标的评分,对功率溢出电源接入交直流配电网进行评估,本发明专利申请基于乡村电网的特点建立对应的指标体系,采取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两步指标权重设定法,进而求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合物理量计算,进而以对新型配网规划建设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29632.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14 , H02J3/2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适配于功率溢出型电源的配电网优化和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在优化周期前,基于当前配电网模型和电价型需求响应模型,以优化周期前的电储能变化成本和动态电价变化成本之和最低为目标对配电网进行优化周期的第一层优化;在优化子周期前,基于第一层优化后的配电网模型以及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以优化子周期前的可中断负荷的补偿费用和可转移负荷的补偿费用之和最低为目标对第一层优化后的配电网进行优化子周期的第二层优化,本发明专利申请通过不同时间周期的两次优化提高了配电网对功率溢出型电源的消纳能力,减少了弃风弃光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