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6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97114.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留数法的UPFC最佳阻尼通道选取算法。UPFC即统一潮流控制器由1台激励变压器,1台增压变压器,2个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和1个直流连接电容器组成。所述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数据并计算给定稳态运行情况下各变量的稳态值;计算包含UPFC及其阻尼控制器的全系统线性化模型,得出状态矩阵A并计算其特征值λi;计算系统左特征向量Vi与右特征向量Wi;计算可控性指标bi和可观性指标ci;计算留数指标分别以mE,mB,δE,δB构成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信号,计算四个反馈信号通道的留数指标,留数指标最大的反馈通道即为UPFC阻尼控制器反馈信号最佳反馈通道。本发明能够为选择控制器反馈信号提供物理意义清晰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24454.5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流控制器在直流潮流模型下功率注入模型,在直流潮流中,将潮流控制器对系统的作用等效成节点i,j的电压,并进行功率注入等效,得到直流潮流下功率注入模型,则节点i,j的转入功率 、分别如下式:、其中,为节点i,j间的阻抗。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潮流控制器选址不仅可以提高选址速度,同时也不失准确性,特别适用与大电网的UPFC选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28973.6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市柔直输电系统中柔直与厂站内无功补偿设备的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柔直换流站的无功控制与变电站内的固定电容、电抗器、主变分接头等无功电压调节设备的协调配合,更好的稳定厂站内的协调电压水平,减少电压波动,提高城市电压的整体的电压稳定水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充分的利用换流站无功补偿能力,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质量、降低网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0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28262.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J3/1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多直流馈入电网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中长期规划获取电网的有功需求;②根据直流及交流电网无功规划获取无功需求;③满足需求的容量设计;④根据安装点的安装需求对容量进一步调整;⑤根据选择的器件需求对容量进一步细化,本发明能够合理的确定多直流馈入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4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10824454.5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流控制器在直流潮流模型下功率注入模型,在直流潮流中,将潮流控制器对系统的作用等效成节点i,j的电压,并进行功率注入等效,得到直流潮流下功率注入模型,则节点i,j的转入功率、分别如下式:、其中,为节点i,j间的阻抗。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潮流控制器选址不仅可以提高选址速度,同时也不失准确性,特别适用与大电网的UPFC选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94563.7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多阻尼控制器分段式联合设计方法,首先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个变量的稳态值,然后设定一个目标函数,通过直接寻优法计算得到UPFC阻尼控制器的等效阻尼系数,在选定附加阻尼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后,采用相位补偿法完成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以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本发明的UPFC多阻尼控制器分段式联合设计方法,通过协调设计UPFC上装设的多个阻尼控制器抑制多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段式的设计方法也使得阻尼控制器设计的物理过程更加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62042.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36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新能源全局消纳能力以及投资收益的地区电网柔性互联规划方法,首先构建地区电网柔性互联装置选址定容和新能源消纳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待规划互联线路位置‑容量集合;其次,构建地区电网柔性互联双层规划模型,上层决策互联装置选址定容方案,下层评估柔性装置建设后的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决策新能源并网接入量;最后,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确定目标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地区电网间柔性互联新技术,通过节点拓扑联系度、邻居节点中心支持力和节点抗脆弱性新的指标确定跨区互联线路的选型、选址和定容方案,克服了传统地区电网规划方法无法直接源荷匹配的问题,提升地区电网间新能源灵活消纳和资源互济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4335.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嵌入式直流传输系统间多类型无功资源的稳态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常规嵌入式直流换流母线稳态电压调节要求,获取柔性和常规嵌入式直流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系数指标;其次,根据无功‑电压灵敏度系数指标和常规直流换流母线运行的参考电压值,获得常规嵌入式直流电压稳态运行的无功需求量和柔性换流站的无功可调节量,并明确参与电压调节的无功资源类型;若参与电压调节的无功资源类型仅为柔性换流站,则设置柔性换流站定无功控制换流参考值输入量;否则需投切常规嵌入式直流换流站内部的无功补偿装置。本发明充分挖掘了混合嵌入式直流的无功资源潜能,有助于提高混合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态运行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43161.2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换相失败启动值设置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领域,针对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启动值设置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换相失败启动值设置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通过检测零序电压和三相经αβ变化的电压在故障后首个周期内的最大值,确定此次直流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并以所得的故障后首个周期内电压幅值为参考,乘以一定系数作为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启动值,从而可以在不同故障场景下对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启动值自适应设置。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够对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启动值进行有效设置,且与现有方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抑制换相失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043279.3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线间潮流控制器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常规控制的IPFC多目标协调控制系统,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控制器存在的不同工况下的适应功能较差缺陷,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及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协调策略;结合粒子群算法和S1所建传统控制器的优化样本,对IPFC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因子进行优化,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本发明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传统控制器优化样本,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有效控制,并就目标间的交互影响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