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49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22496.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钠复合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锂钠复合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组成如下通式I所示:Li7‑i‑k‑1NaiPjSkX1(I);其中,X为F、Cl、Br、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0.0<i<7.0,0.0<j≤1.0,3.0<k≤6.5,0.0≤1<2.0。本发明一种锂钠复合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通过调节材料中的元素的种类及比例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固溶相结构的锂钠复合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该锂钠复合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可进一步的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在高性能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594381.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或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混合浆料涂布到基板上的步骤,其中,混合浆料由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粘结剂和分散剂组成;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分散剂为非极性分散剂和/或极性小于2.4的有机分散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薄膜,且该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为卤化物固态电池的制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592277.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电极浆料及固体电极、全固态电池。所述电极浆料包括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活性材料和分散介质,所述分散介质为极性小于2.4的醚类有机溶剂。采用本发明电极浆料制备的固体电极薄膜的剥离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95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35630.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联固态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润湿剂。制备所述界面润湿剂的原料中包括溶剂和锂盐,所述溶剂为正丁醚或异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锂盐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本发明所提供的界面润湿剂具有电化学窗口宽、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稳定等优点。用于固态电池中可提高电极密实度、提高固固界面之间的电导率、降低固固界面阻抗,从而提高固态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91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1551788.X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薄片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固态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粉料、气流辅助粉料铺覆、压片、高温烧结等步骤。其中,在气流辅助粉料铺覆的步骤中,粉料经垂直导料管道到达压片模具,导料管道的上端为丝网,通过刮刀使粉料透过丝网进入导料管道,将压片模具放置在导料管道的底端,同时在丝网下方的导料管道上部区域内引入气流,调控气场使粉料均匀分布,并依靠重力作用均匀飘落覆盖在压片模具内。该方法实现了粉料在压片模具内的均匀铺覆,提高了薄片的成型成功率和烧结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采用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厚度很薄、表面平整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薄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固态电池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3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92277.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于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电极浆料及固体电极、全固态电池。所述电极浆料包括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活性材料和分散介质,所述分散介质为极性小于2.4的醚类有机溶剂。采用本发明电极浆料制备的固体电极薄膜的剥离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71621.4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共结晶析出反应制得的含结晶水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在压力小于150Pa的条件下热处理,得到结构式为LiaXbMa+3b的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中:a≥1,b≥1,M为F、Cl、Br和I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确定了制备高纯相、高离子电导率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因素和制备参数,易于大批量、稳定的制备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制备时间短,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成本低,实际应用前景广阔;所得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高,实际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785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1128166.1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分散在溶剂中通过液相球磨得到纳米硅分散液,然后加入石墨通过液相球磨实现纳米硅与石墨的均匀混合;(2)将步骤(1)混合所得浆料造粒实现石墨/纳米硅复合化造粒;(3)将步骤(2)所得产物与沥青采用混捏‑压制‑破碎的方法实现石墨/纳米硅/沥青的复合化造粒,再经机械融合处理之后,一步实现石墨/纳米硅/沥青复合颗粒的球形化和均匀包覆;(4)经碳化、打散、筛分后,得到所述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易于规模化生产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51788.X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薄片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固态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粉料、气流辅助粉料铺覆、压片、高温烧结等步骤。其中,在气流辅助粉料铺覆的步骤中,粉料经垂直导料管道到达压片模具,导料管道的上端为丝网,通过刮刀使粉料透过丝网进入导料管道,将压片模具放置在导料管道的底端,同时在丝网下方的导料管道上部区域内引入气流,调控气场使粉料均匀分布,并依靠重力作用均匀飘落覆盖在压片模具内。该方法实现了粉料在压片模具内的均匀铺覆,提高了薄片的成型成功率和烧结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采用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厚度很薄、表面平整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薄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固态电池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11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1071114.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该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由超细硅颗粒、含碳导电体、无定形碳、石墨组成,其中,超细硅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含碳导电体并均匀分布在取向排列的石墨表面及石墨片层之间,包覆有含碳导电体的超细硅颗粒与石墨之间通过无定形碳紧密结合,并且在石墨/无定形碳/含碳导电体/硅的最外层表面包覆有无定形碳包覆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机械化学法制备超细硅颗粒;石墨/含碳导电体前驱体/硅复合造粒;制备前驱体;前驱体碳化、破碎、过筛得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粒径均匀、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活性高。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