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85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560178.6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座椅和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方法,属于高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座椅和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为输入激励,以座椅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得到高铁座椅悬置和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的最优阻尼比。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高铁座椅悬置和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优阻尼比值,为高铁座椅和一系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提高高铁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和车辆乘坐舒适性,还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增强我国轨道车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26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559775.7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轨道车辆座椅及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协同优化方法,属于高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座椅及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为输入激励,以座椅面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得到座椅悬置和二系垂向悬置的最优阻尼比。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座椅悬置和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优阻尼比值,为高速轨道车辆座椅悬置和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提高高速轨道车辆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和车辆乘坐舒适性,还可降低产品设计及试验费用,增强我国轨道车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839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559962.5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悬置最佳阻尼比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低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低速轨道车辆1/4车体四自由度行驶垂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垂向振动优化设计仿真模型,并以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输入为输入激励,以车体垂向运动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低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佳阻尼比。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二系垂向悬置的最佳阻尼比值,为低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提高低速轨道车辆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和车辆乘坐舒适性,还可降低产品设计及试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8397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557949.6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垂向及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阻尼系数的协同优化方法,属于高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高铁整车6自由度垂向振动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以轨道高低不平顺为输入激励,以车体垂向运动的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得到高铁一系垂向、二系垂向和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的最佳阻尼系数。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一系垂向、二系垂向和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值,为高铁一系垂向、二系垂向及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提高高铁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平稳性,还可降低产品设计及试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39618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445208.4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强度叠加钢板弹簧的拆分设计方法,属于车辆悬架钢板弹簧技术领域。先前钢板弹簧大都是采用图解法或ANSYS仿真验证法,不能满足车辆悬架等强度叠加钢板弹簧CAD设计要求。该发明特征在于:根据车辆单轮钢板弹簧一端所承受的载荷,设计出汽车等强度单片变厚度曲面钢板弹簧的最大厚度,然后利用等效原理及等应力强度条件设计要求,对汽车等强度叠加钢板弹簧进行拆分设计,从而设计得到汽车等强度叠加钢板弹簧各片的厚度和长度。利用本发明可准确、可靠地对汽车等强度叠加钢板弹簧进行拆分设计,并且还可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为钢板弹簧的设计奠定了重要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18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559774.2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悬置最优阻尼比的解析计算方法,属于高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1/4车体四自由度行驶垂向振动模型,分别以人体乘坐舒适性最佳和轮对及轮轴受垂向力最小为设计目标,计算得到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并利用黄金分割原理,计算得到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优阻尼比。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二系垂向悬置系统的最优阻尼比值,为高速轨道车辆二系垂向悬置阻尼比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不仅可提高高速轨道车辆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还可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增强我国轨道车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26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559657.6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速轨道车辆二系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属于低速轨道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低速轨道车辆整车17自由度行驶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低速轨道车辆整车17自由度横向振动优化设计仿真模型,并以轨道方向不平顺和水平不平顺为输入激励,以车体横向运动的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低速轨道车辆二系横向减振器的最优阻尼系数。通过设计实例及SIMPACK仿真验证可知,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二系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值,为低速轨道车辆二系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显著提高低速轨道车辆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和车辆行驶安全性及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84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410572795.3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M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轮胎阻尼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包括牵引装置和拖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牵引装置中包括牵引车、计算机分析系统,所述计算机分析系统安装在牵引车上,其中,计算机分析系统包括信号放大器、滤波器、A/D转换器、计算机;在拖引装置中包括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路面计、待测轮胎、载物板、车桥、配重块,所述载物板与牵引车相连,与车桥连接为一体;所述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路面计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待测轮胎安装在车桥上;所述配重块固定于载物板几何中心位置处。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车辆轮胎的阻尼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及乘坐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3283.5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23 , F16F1/185 , F16F1/26 , F16F2238/022 , G06F17/5009 , G06F17/5086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最大限位挠度的仿真验算法,属于车辆悬架钢板弹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各片主簧和各级副簧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最大许用应力,骑马螺栓夹紧距,主簧及其与各级副簧的夹紧刚度,初始切线弧高,在最大许用载荷和接触载荷及三级渐变夹紧刚度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对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的最大限位挠度进行仿真验算。通过样机加载应力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最大限位挠度的仿真验算法是正确的。利用该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最大限位挠度仿真验算值,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质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2827.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23 , F16F1/185 , F16F1/26 , F16F2238/022 , G06F17/5009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强度校核法,属于车辆悬架钢板弹簧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各片主簧和各级副簧的结构参数,许用应力,骑马螺栓夹紧距,各次接触载荷,最大载荷,对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应力强度进行校核。通过样机加载应力试验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等偏频型三级渐变刚度板簧的强度校核法是正确的,可得到准确可靠的应力强度校核计算值,为强度校核提供了可靠的校核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质量和可靠性及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降低设计和试验费用及产品维修费,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