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942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80403.0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依靠安定面提升航向稳定性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及其设计方法,包括翼身,所述翼身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两侧的机翼,所述机身包括机尾段和与机尾段相连的机头段,所述机尾段包括位于机翼一侧的第一机尾段和位于机翼另一侧的第二机尾段,所述第一机尾段远离机头段一端的端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机尾段远离机头段一端的端面长度。本发明其不仅降低尾部产生强激波,缓解防热风险,而且通过尾部修型在产生阻力的同时,还产生升力,从而在提升航向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升阻比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74723.4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缩比模型实验系统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定飞行器缩比模型的性能参数、投放点高度、待定投放载机的性能参数;在根据待定飞行器缩比模型的性能参数、投放点高度判断待定飞行器缩比模型为目标飞行器缩比模型时,据该模型的总质量和飞行器机载记录系统总质量计算所述模型的结构质量;在据待定投放载机的载重量、模型的结构质量和飞行器机载记录系统总质量判断所述目标飞行器缩比模型的结构质量满足投放系统的质量约束条件时确定待定投放载机为飞行器缩比模型实验系统的目标投放载机。本方法成本低、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667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60012.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磁蓄能在轨投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磁蓄能投送的临近空间实验系统,包括有机电控制箱主体、投送机构,机电控制箱主体的顶部通过吊运缆绳柔性连接有用于吊运至临近空间的高空气球,机电控制箱主体的底部刚性连接有竖向的主连接轴,主连接轴的下端固接有着陆缓冲框架,陆缓冲框架上安装有缆绳收放机构,缆绳收放机构引出的配重缆绳柔性连接有配重物;投送机构安装于主连接轴的中部。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在地面进行地磁蓄能投送验证的实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1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74204.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轨道地磁蓄能地面实验系统,包括现场端和工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端包括三轴气浮台、安装在所述三轴气浮台上的气浮台电源,以及用于低轨道地磁蓄能过程的模拟测试系统,所述模拟测试系统与所述工作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工作端接收所述模拟测试系统的数据并进行任务仿真模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积木式结构实现对低轨道地磁蓄能的地面实验,实验系统的设备通用性和可更换性强,系统整体设计成本低,能够有效的验证低轨道地磁储能方法,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发展低轨道地磁蓄能方法及其相关关键技术提供实验支持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10943.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弹道航程的锥导乘波体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优化方法通过预先生成多个锥导乘波体,获得全部初始种群;根据所述锥导乘波体在全弹道滑翔过程中需要覆盖的飞行工况范围确定需要计算的具体飞行工况;基于确定的需要计算的所述锥导乘波体的具体飞行工况,计算每个飞行工况气动特性作为样本点,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构建全飞行包线气动数据库;基于所述全飞行包线气动数据库求解纵向弹道动力学方程,获得每个锥导乘波体的航程;以航程为优化目标评估每个锥导乘波体的优劣。本发明提出的全弹道优化框架可以显著提高乘波体类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航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945303.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宽域飞行器配平特性的设计方法,将原有基准气动布局机身上的单垂尾设计成间隔设置的分垂尾得到双垂尾气动布局,利用亚声速时双垂尾之间的文丘里效应而产生低压区,使得亚声速时压心后移,产生低头力矩,降低亚声速的配平攻角;而在超声速时分垂尾的前缘会产生激波,激波后为高压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双垂尾间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区域,进而双垂尾对超声速时的配平特性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在保持飞行器升阻特性变化较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不断调节分垂尾之间的间距来灵活地改变飞行器本体的亚声速配平攻角,进而改善宽域配平特性,良好满足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1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774204.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轨道地磁蓄能地面实验系统,包括现场端和工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端包括三轴气浮台、安装在所述三轴气浮台上的气浮台电源,以及用于低轨道地磁蓄能过程的模拟测试系统,所述模拟测试系统与所述工作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工作端接收所述模拟测试系统的数据并进行任务仿真模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积木式结构实现对低轨道地磁蓄能的地面实验,实验系统的设备通用性和可更换性强,系统整体设计成本低,能够有效的验证低轨道地磁储能方法,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发展低轨道地磁蓄能方法及其相关关键技术提供实验支持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087450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970180.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体飞行器飞行仿真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在前m步使用CFD方法计算气动力,进行CFD/CSD/RBD耦合计算,以便精确计算出初始激励对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时间步长采用ts′;当m<k≤N时,结合CFD和UAM方法计算气动力,进行多时间尺度的UAM/CFD/CSD/RBD耦合计算,判断k是否为n的整数倍,如果是,则进行CFD/CSD/RBD耦合计算,其中RBD时间步长采用n·ts,CSD时间步长采用ts;如果否,则进行UAM/CSD耦合计算,时间步长采用ts。本发明技术方案相比于CFD/CSD/RBD耦合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CFD调用次数,提高了计算效率,更适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16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45303.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宽域飞行器配平特性的设计方法,将原有基准气动布局机身上的单垂尾设计成间隔设置的分垂尾得到双垂尾气动布局,利用亚声速时双垂尾之间的文丘里效应而产生低压区,使得亚声速时压心后移,产生低头力矩,降低亚声速的配平攻角;而在超声速时分垂尾的前缘会产生激波,激波后为高压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双垂尾间文丘里效应产生的低压区域,进而双垂尾对超声速时的配平特性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在保持飞行器升阻特性变化较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不断调节分垂尾之间的间距来灵活地改变飞行器本体的亚声速配平攻角,进而改善宽域配平特性,良好满足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654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69612.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入轨飞行器背部分离装置、方法及其存储介质;解决了载机与二级载荷在高超声速环境下快速、稳定的分离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分离指令信息;根据分离指令信息以控制顶起机构与铰链机构启动;通过顶起机构提供推力以驱动二级载荷绕铰链机构所处位置旋转;二级载荷旋转至所预设角度,第二分离件、第一分离件依次启动以分离二级载荷,本发明在二级载荷与载机分离时,将二级载荷与载机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再进行分离,提高二级载荷的升力,使得二级载荷与载机能够快速脱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