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30481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610111722.X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6-二异丙基萘与2,7-二异丙基萘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2,6-二异丙基萘和2,7-二异丙基萘混合物为原料,选用吸附剂为Na、Ba或Pd的阳离子Y沸石或α沸石或丝光沸石,或者阳离子为K或Li的Y沸石或α沸石或丝光沸石,在吸附温度20~50℃和吸附速度:30mL/h的条件下进行吸附,选用甲苯或二甲苯为洗脱剂,洗脱液或吸附余液经蒸馏脱溶剂得到纯度为80.1~93.2%的2,6-二异丙基萘产品,该技术具有产品纯度和收率高、分离过程简单的优点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4499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710079322.X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7C51/265 , C07C63/38 , B01J19/24
Abstract: 一种合成萘二甲酸用的立式鼓泡氧化反应装置,主要由直筒体(1),顶盖(2),底盖(3),液体分布器(4),规整填料(5),反应液(6),气体分布器(7),进料口(8)和出料口(9)组成,其反应装置主要为立式筒状结构,顶部设置有液体分布器(4),规整填料(5),内盛反应液(6),底部设置有由距底端中心均匀分布(4~8)根喷管(71)组成的气体分布器(7)。装置中根据氧化反应的需要设置了精馏段(11),自由段(12)和反应段(13),其侧还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不采用搅拌装置,造价低廉,使用维护修理简易。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13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2681.X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7C27/12 , C07C35/08 , C07C29/50 , C07C49/403 , C07C45/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烷液相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合物的方法,它采用液态环己烷与含氧气体为原料,将液态环己烷与催化剂混合加热至反应温度,通入主反应区并与含氧气体并流的主反应区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的液体混合物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反应,而尾气从塔顶引入冷凝器处理排出,第二反应区的生成的过氧化物经分解单元再精馏得到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合物产品,该方法具有可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缩短初级氧化产物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减少初级氧化产物进一步被氧化,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收率的优点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713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02116519.X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二醇锑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采用醋酸锑及三氧化二锑等,由于引入醋酸根与氧根,这对产品的色泽与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本发明采用乙二醇与三氧化二锑反应,原料比过量和反应过程中不断移出水的方式,使反应向右进行。在此过程中酯化反应和反应生成的水在一精馏塔内进行,此方法称为反应精馏法。其优点是代入系统使基团对产品无不良影响,溶解度好,纯度高,色泽好,比醋酸锑活性高,广泛应用于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反应过程中。
-
-
公开(公告)号:CN1374285A
公开(公告)日:2002-10-16
申请号:CN02116519.X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二醇锑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采用醋酸锑及三氧化二锑等,由于引入醋酸根与氧根,这对产品的色泽与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本发明采用乙二醇与三氧化二锑反应,原料比过量和反应过程中不断移出水的方式,使反应向右进行。在此过程中酯化反应和反应生成的水在一精馏塔内进行,此方法称为反应精馏法。其优点是代入系统使基团对产品无不良影响,溶解度好,纯度高,色泽好,比醋酸锑活性高,广泛应用于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反应过程中。
-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5576.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B01J23/835 , B01J37/08 , C07D313/04 , C07C51/235 , C07C6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Fe‑Sn‑Cu三元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Baeyer‑Villiger反应中的应用,以氧气为绿色氧化剂,醛类为共氧化剂,Fe‑Sn‑Cu为催化剂,催化氧化酮类合成酯类,同时催化氧化醛类合成酸类,反应结束后过滤出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后酮类转化率最高可达99%,酯类产率最高可达99%,醛类转化率最高可达98%,酸类产率最高可达92%。本发明制备的Fe‑Sn‑Cu三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不仅对酮类有高催化活性,对醛类也有着高催化活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2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6417.3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C08F251/00 , C08F220/38 , C08F265/04 , C08F257/02 , C08F220/58 , C07K1/18 , C12N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盐型强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制备方法,将带有硫酸基团的化合物与带有乙烯基的可聚合单体进行反应,制备得到带有硫酸基团的可聚合的功能单体;将所得功能单体在多孔微球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得到耐盐型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上述方法制备过程操作简便易行,配基可选择范围广,所制备的耐盐型阳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具有较宽的离子强度耐受范围,在较高的盐浓度下能保持较高的蛋白吸附容量,适用范围广,可提高蛋白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5864.2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连续骨架结构的超大孔有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带有多个可反应基团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单体与致孔剂溶液相混合,再向混合液中加入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分散至含有稳定剂的水溶液中;通过搅拌、控制温度进行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后去除致孔剂,制备得到具有双连续骨架结构的超大孔微球。上述方法制备过程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所制备的具有双连续骨架结构的微球可以解决CGT载体分子传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该类微球可进一步制备各种色谱模式的层析介质,适用于CGT载体分子的高效分离纯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