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主动噪声控制器功能检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67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1130999.0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噪声控制器功能检测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控制器、电气控制柜及设置在电气控制柜内的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块、万用表模块、动态信号发生和采集模块、I/O通讯模块、CAN通讯模块均通过电气控制柜的外部接口与待检测的主动噪声控制器电连接;输入设备用于向中央控制器输入检测指令,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精度高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提高主动噪声控制器的检测效率。

    基于遗传算法的声品质阶次均衡优化及主动发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77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10721796.2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声品质阶次均衡优化及主动发声设计方法,以原始的发动机阶次噪声作为声音合成的基础,以表征车内加速有力感和运动感的轰鸣度指数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对多样本车内声音进行主观声品质评估来修正轰鸣度指数计算模型,考虑到遗传算法在并行搜索方面的优势,将阶次均衡参数和主客观轰鸣度指数输入遗传算法优化模型,从而得出最优的阶次配比参数估计。本发明能够为主动发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框架,使得车内声环境可根据目标群体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提升车型品牌辨识度,缩短设计周期,达到令人满意的声品质效果。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10336703.X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汽车整车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模态仿真计算;S2、通过试验测试获取汽车振动激励系统信息;S3、将S2步骤所获得的数据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S4、求解计算在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三个方向共同作用下、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三个方向单独作用下以及全部振动激励系统三个方向共同作用时的频响函数;S5、将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的数据导出并导入到数值计算软件中;S6、计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所述问题点处的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贡献量以及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每个方向的贡献量。通过该计算分析方法获得的贡献量结果准确,可为汽车的改进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种车内声场分区重建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613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624603.1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声场分区重建系统,包括扬声器、控制器、模拟音频线、数字音频线和总线。该车内声场分区重建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为:将各扬声器的总驱动信号表示为针对各个控制区域信号的叠加形式,则当第z个控制区域切换为暗区时,将针对第z个控制区域的分区驱动信号置零;当第z个控制区域切换为明区时,利用车内声场分区重建系统的电声传递函数、总驱动信号和所有声场控制点声压来求解得到针对第z个控制区域的分区驱动信号,进而求得各扬声器对应的驱动信号。本发明保证了明区的立体声效果,该立体效果在控制区域内都可体验;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驱动信号叠加的控制方式,且各驱动信号相对独立,可实现独立非联动的明暗区切换。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336703.X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汽车整车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模态仿真计算;S2、通过试验测试获取汽车振动激励系统信息;S3、将S2步骤所获得的数据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S4、求解计算在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三个方向共同作用下、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三个方向单独作用下以及全部振动激励系统三个方向共同作用时的频响函数;S5、将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的数据导出并导入到数值计算软件中;S6、计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所述问题点处的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贡献量以及每个振动激励系统的每个方向的贡献量。通过该计算分析方法获得的贡献量结果准确,可为汽车的改进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种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66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13029.0

    申请日:2018-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13 G10K11/17853 G10L25/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控制点,将其作为虚拟传声器的位置;利用车内设置的物理传声器,获取实际噪声信号;根据物理传声器和虚拟传声器之间的信号传递函数,利用物理传声器处的初级声信号,计算得到虚拟传声器处的初级声信号,函数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得到;将虚拟传声器处的初级声信号与次级声信号叠加,得到虚拟传声器处的实际噪声信号;构造参考信号,将虚拟传声器处的实际噪声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对数字滤波器的权值系数进行迭代更新,对所述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得到次级控制声信号;利用次级控制声信号,对目标控制点处的噪声进行降噪控制。利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目标控制点处的降噪效果。

    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及热态背压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27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563738.3

    申请日:2015-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及热态背压估算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气流的气源装置、用于对所述气源装置产生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用于拟合四缸发动机排气阀门的阀门装置、测试反馈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源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阀门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通,且所述气源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阀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阀门装置与待测样件连通。该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对排气系统的背压进行预测,且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且不易受外界客观条件限制;同时根据冷流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对台架背压进行估算,使得冷流测试数据更切合发动机实测背压数据。

    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及热态背压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2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63738.3

    申请日:2015-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及热态背压估算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气流的气源装置、用于对所述气源装置产生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用于拟合四缸发动机排气阀门的阀门装置、测试反馈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源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阀门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通,且所述气源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阀门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阀门装置与待测样件连通。该排气系统背压测试的冷流试验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对排气系统的背压进行预测,且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且不易受外界客观条件限制;同时根据冷流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对台架背压进行估算,使得冷流测试数据更切合发动机实测背压数据。

    带有均流装置的三元催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2295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59431.2

    申请日:2013-08-16

    Inventor: 郑四发 韩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均流装置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催化器载体、衬垫、与壳体一端相连的进气通道、与壳体另一端相连的排气通道,该三元催化器还包括催化器法兰,催化器法兰与进气通道相连,在催化器法兰内设有均流装置且均流装置位于进气通道的进气口,该均流装置包括与催化器法兰同轴设置的电磁环装置、与电磁环装置相连并用于控制电磁环装置工作的电子控制单元、沿电磁环装置周向设置并由电磁环装置控制转动的多个叶片,每个叶片通过连杆与电磁环装置相连。本发明的叶片可以在一定的转动角度范围内变化,完全匹配发动机的各种瞬态工况,有效提高三元催化器的转化效率及利用率,并且保证了发动机输出最大的有效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