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77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03640.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蒜头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区分蒜头果油加工方式的标志物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甲基乙基硫醚作为标志物以及基于脂质组学的主坐标(PCoA)分析方法在区分溶剂法和压榨法制备蒜头果油中的应用,所述溶剂法中使用的溶剂为石油醚,所述压榨法为蒜头果加热预处理,然后用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制得蒜头果油,本发明利用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检测蒜头果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评估不同加工方式下蒜头果油的挥发性成分组成情况,筛选发现甲基乙基硫醚可作为一个区分溶剂法和压榨法的标志性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584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55551.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蒜头果Melanhonia oleifera人工造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提高蒜头果人工造林保存率促进快速生长的栽培方法,包括幼苗准备;造林地准备;挖出种植坑:所述种植坑包括位于中心的蒜头果苗种植坑,位于蒜头果苗种植坑西南向的木豆Cajanus cajan种子点播坑,木豆种点播坑距离蒜头果苗种植坑中心10~20cm;共栽培植物种植:在种植蒜头果幼苗前1~2个月,在西南向种植坑中点播1粒木豆种子,木豆长至40cm以上时,种植蒜头果苗,本发明技术方案下,其操作简单,栽培效率高,较好的解决了自然条件下人工造林蒜头果幼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7230.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蒜头果ISSR‑PCR反应体系及标记方法与应用,蒜头果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每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模板DNA 30 ng、引物0.3μmol/L、dNTPs 0.25 mmol/L、Taq DNA聚合酶1 U,所述引物为UBC825、UBC826、UBC827、UBC836、UBC844、UBC861、UBC834或UBC851中的任一一条,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及引物对3个采样点的10个蒜头果样品进行ISSR‑PC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8614.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牡丹花粉生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少量花粉于载玻片上分别用TTC、醋酸洋红、I2‑KI和甲乙液对花粉进行染色,每个染色法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观察3个视野测定,测定方法均在室温下静置5min后观察;(2)滇牡丹花粉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均能萌发,但不同培养基的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76367.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制备滇牡丹根皮提取物的过程中,先对丹皮进行低温匀浆处理,然后再使用超声辅助提取,然后再对粗提物进行目的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利用本制备方法可以从滇牡丹中提取和分离出高丹皮酚纯度的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并且具有提取率高和提取过程简单的优点。本方案的制备方法和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可以应用到相关化妆品和药品的制备和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85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235947.4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以种子为材料的白及大棚直播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收集、种子催芽、制备种子萌发支撑物及培养原球茎种子、播种于拱棚内苗床、管理及移栽等。本发明克服了种子细小无胚乳,自然环境下极难萌发的问题,简单易行,萌发率84.90±0.72~90.26±0.85,且成苗率高;播种180d后株高可达5cm,最高的单株在10cm以上;假鳞茎直径达0.8~1.6cm,极大地降低了白及的育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1014430.4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H17/07 , C07H1/08 , C07D407/04 , C07J9/00 , C07J17/00 , G01N21/82 , G01N21/78 , G01N21/64 , G01N1/30 ,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D407/04 , C07H1/08 , C07H17/07 , C07J9/00 , C07J17/005 , G01N1/28 , G01N1/286 , G01N1/30 , G01N21/643 , G01N21/78 , G01N21/82 , G01N2001/2873
Abstract: 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本发明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更全面的了解竹类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分布提供了有效方法。首先利用徒手切片技术对竹类植物的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通过该发明,了解竹类植物茎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各类物质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从蒲竹子茎中提取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七彩虹竹3个时期中化学成分图谱,精确确定各个时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06721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7895.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23L2/38 , A23L2/52 , A23L33/105
Abstract: 一种竹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该饮料由竹叶总黄酮、白砂糖、果葡糖浆、柠檬浓缩汁、D‑异抗坏血酸钠和纯净水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竹叶总黄酮40‑60%、白砂糖5‑10%、果葡糖浆3‑9%、柠檬浓缩汁0.05‑0.2%、D‑异抗坏血酸钠0.005‑0.02%,余量为纯净水。本发明的饮料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口感好,风味独特,集保健营养于一体,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菌杀菌、消炎、消肿、降血脂以及清除氧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发明方法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产业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1098784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949548.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地下害虫诱杀装置,包括一个中空的圆柱体(3)、从顶部嵌套于圆柱体腔体内的活动漏斗(7)、盖在圆柱体上部的圆锥顶盖(2);在圆锥顶盖内部环圆周均布固定有2‑3根底部带卡钩(5)的短支柱(4);在圆柱体上口环圆周开设有2‑3个可供卡钩(5)卡入的卡口(6);所述圆柱体上底面开口供放入活动漏斗(7),下底面密封,在下底面上放置地下害虫毒饵(9)。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固定于田间反复使用,并减少农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9210530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339189.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IPC: B05C17/025 , B05C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标记胸高横线装置,涉及森林调查标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油漆刷、通用连接手柄和油漆瓶,通用连接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连接部,油漆刷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手柄本体上,油漆刷的下端伸入到油漆瓶的内部,连接部与油漆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将油漆刷与通用连接手柄结合,内置于油漆瓶内,将传统的油漆刷和油漆桶合二为一,减少了装备数量和质量,形成油漆保护装置,解决了传统方法油漆污染的问题;将滚筒式油漆刷的滚筒设置为0.8cm,降低了绘制横线的宽度误差;本实用新型中油漆刷一直浸泡在油漆中,解决传统方法油漆固化导致二次使用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