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242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51334.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功率的砂轮磨损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求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得到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步骤二:得到刮擦力计算模型、犁耕力计算模型和切削力计算模型;步骤三:修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和磨削力模型,得到修正后的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以及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四:基于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构建得到磨削合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五:基于主轴功率与磨削合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主轴功率‑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六:实时检测主轴功率,对砂轮磨损进行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5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0105.4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F16/35 , G06F16/36 , G06F16/33 , G06N5/022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问题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输入问题,从历史问题库内检索该问题是否是重复问题:若是,执行步骤七;若否,则执行步骤二;步骤二: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类,确定问题的类型和性质;步骤三:在历史问题库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步骤四:对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若通过评价,则执行步骤五;若未通过评价,则执行步骤三;步骤五: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实际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六;若未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三;步骤六:将问题数据上传数据中心以更新历史问题库;步骤七:问题解决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3042.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Q10/04 , G06F17/13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铸装药成型过程温度场实时智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熔铸装药工艺参数为变量设计正交试验,利用ProCAST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药柱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温度场数据集,并将温度场数据集划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步骤二: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构建熔铸装药成型过程温度场预测模型;步骤三:训练和验证熔铸装药成型过程温度场预测模型;步骤四:将熔铸装药成型过程中实时采集的环境参数和工艺参数输入熔铸装药成型过程温度场预测模型,并输出实时预测得到的药柱温度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熔铸装药成型过程温度场主动调控系统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8800.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渗漏支撑面板、施工工艺及带有支撑面板的屋面结构,属于建筑结构领域。支撑面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锁边单元、固定扣件和凸起部件,锁边单元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所述施工工艺包括将两块折板多次弯折扣合并锁死,并通过固定扣件将其固定;屋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主钢单元、檩条单元、支撑底板、吸音单元、防潮单元、保温单元、防水单元、支撑面板、装饰层龙骨和装饰层;檩条单元包括主檩条、檩托板和次檩条,保温单元内设有衬檩、衬檩支托。本发明的结构和方法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支撑面板和屋面结构的防渗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86595.2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F18/15 , G06F18/2321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多源数据驱动的增程式汽车行驶工况智能识别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灰狼优化算法构建行驶工况智能识别模型,旨在提高行驶工况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具体的,首先,通过实车采集典型工况的多源数据,并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选取反映行驶特性的主成分作为算法输入;然后,利用滑动窗口函数对对多源数据按照时间序列分割为多个时间段,结合聚类分析对每个时间段数据分类;最后,利用LSSVM进行行驶工况的分类,并采用GWO寻找最优超参数,以期在保证识别性能的同时,扩展算法的识别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行驶工况识别方案,这对于提高PHEV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驾驶体验和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62349.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自学习能量管理方法,旨在优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耗效率;首先,实时采集车辆内部运行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得到数据集D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实时运行状态s;而后,在根据数据集D评估当前车辆运行状态和能量效率,得到状态评估结果;最后,将能量管理的动态优化过程看作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利用DDPG算法根据当前状态选择最佳动作以最大化长期奖励,DDPG算法通过其独特的演员‑评论家网络结构,有效地学习和适应复杂的动态环境,使系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驾驶条件下做出最优的能量分配决策,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此外,本发明还采用了经验回放机制和目标网络更新技术,以提高学习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55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6049.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糙度在位测量装置,包括粗糙度测量仪、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安装组件包括转动盘和安装座,安装座与转动盘之间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与用于与主轴连接的连接盘,连接盘与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粗糙度测量仪包括测量座,测量座上安装有测量臂,测量臂上设有测量头,测量头的轴线与测量臂的轴线垂直;转动盘转动配合安装在连接座上,且转动盘可相对于连接座绕第一转轴转动;测量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且测量臂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垂直相交,测量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转动盘与连接座之间设有转动位置调节机构,转动位置调节机构用于固定转动盘相对于连接座转动的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粗糙度在位测量设备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88202.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领导‑跟随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群体共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群组多智能体系统中划分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选择一个智能体作为领导者智能体;步骤二:将每个智能体看作一个服从单积分器运动模型的质点,建立群组多智能体系统中每个智能体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步骤三:建立智能体之间的通信连接网络;步骤四:设计控制协议和自适应状态观测器,初始化每个智能体状态值和状态观测值;步骤五:通过各个智能体当前的状态值与收敛目标计算相应的控制协议,各智能体执行下一步动作;步骤六:利用智能体当前的状态与观测值计算自适应律;步骤七:利用状态观测器得到执行动作后的每个智能体的状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2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51334.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功率的砂轮磨损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求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得到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步骤二:得到刮擦力计算模型、犁耕力计算模型和切削力计算模型;步骤三:修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和磨削力模型,得到修正后的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以及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四:基于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构建得到磨削合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五:基于主轴功率与磨削合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主轴功率‑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六:实时检测主轴功率,对砂轮磨损进行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4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951200.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 ,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质量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焊接产品上布置一个激振点和多个振动传感器;步骤二:使焊接产品产生振动,采集经过焊接部位的振动信号,多个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组成多通道振动信号;获取当前焊接产品的焊接质量的分类标签,将多通道振动信号与分类标签共同构成焊接质量数据;步骤三:判断获取的焊接质量数据的数量是否达到设定阈值;若是,得到数据集,执行步骤五;若否,则执行步骤四;步骤四:在另一个焊接产品的相同位置布置激振点和振动传感器,执行步骤二;步骤五: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利用数据集训练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步骤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对焊接产品的焊接质量进行在线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