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90476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80036420.X
申请日:2004-12-1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 , F16C17/026 , F16C17/08 , F16C17/107 , F16C33/1075 , F16C43/02 , F16C2226/50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H02K7/085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流体动力轴承装置,其可以在不涉及任何装置尺寸增加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轴部件(2)的脱离并且成本低。在推力轴承部分(T)中,轴部件的下端面与止推板(9)保持接触,并且轴部件(2)在推力方向上可旋转地被支撑。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13)设置在连接到壳体(7)的开口上的密封部分(10)上,并且所述突起与形成在轴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小直径部分(12)接合,从而防止轴部件(2)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44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480049470.5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滑动部件(1)由烧结体形成。该烧结体具有:滑动层(2),其以包含含有从Ni、Mo、Mn和Cr中选择的至少1种合金元素的Fe、Cu和C作为主要成分;和基底层(3),其在与滑动层(2)相接的状态下与滑动层(2)一起被烧结,并且以Fe、Cu、C和熔点比Cu低的金属作为主要成分。在滑动层(2)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它部件滑动的滑动面(A)。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12103.9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将烧结金属制的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及下侧端面(8b)形成为没有动压产生部的平滑的圆筒面或平坦面,由此在轴承套筒(8)的制造工序中能够省略动压产生部的成形工序,能够使模费用大幅降低。另外,通过将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形成为圆筒面,从而径向动压产生部形成在轴部(2a)的外周面(2a1)上,而由于工具容易向轴部(2a)的外周面(2a1)接近,因此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形成径向动压产生部,且通过径向轴承间隙的精度的提高而使轴承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938524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580010303.0
申请日:2005-03-1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19/2018 , F16C17/045 , F16C17/08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2370/12 , H02K5/1675 , H02K7/083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提高止推轴承部分的抗磨损性能的目的。通过包括动压生成槽的推力支承表面11a与光滑的推力接收表面11b之间的止推轴承间隙C中的润滑油的动压作用产生压力以便在轴向上可旋转地支撑轴构件2。推力接收表面11b形成为平面,而在推力支承表面11a上设置斜面17从而在止推轴承间隙C中提供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具有递减的轴向宽度的缩减部分15。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955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680000852.4
申请日:2006-06-2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古森功
Abstract: 一种表现高轴承性能和长寿命的廉价的流体动压轴承装置。流体动压轴承装置(1)主要包括:轴部件(2);和配置有与轴部件(2)的外周表面(2a)相对的圆筒径向轴承表面(A)的轴承部件(7)。该轴承部件(7)通过插入电铸部(10)的注塑形成;并且径向轴承表面(A)形成在电铸部(10)上。此外,止推轴承表面(B)形成在轴承部件(7)的上端表面(7b)上;并且轴部件(2)利用与止推轴承表面(B)相对的止推轴承间隙中产生的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沿止推方向被支撑着。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5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0815.8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铸轴承,使微粒子(6)分散保持于电铸部(4),形成使从电铸部(4)的外周面(4a2)露出的微粒子(6)熔融并与树脂部(5)一体化而得到的微小突部(60)。该微小突部(60)进入在电铸部(4)上形成的微粒子痕(4c)而发挥锚效果,由此能够提高树脂部(5)与电铸部(4)的固定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604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12735.X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谋求动压轴承装置的低成本化。动压轴承装置通过轴构件(2)的外周面与轴承构件(7)的内周面(7a)之间的向心轴承间隙产生的动压作用,在径向上对轴构件(2)进行非接触支承,由轴构件(2)、轴承构件(7)、盖构件(8)以及密封构件(9)构成。轴承构件(7)的内周插入有轴构件(2),其下端开口部被盖构件(8)封住。密封构件(9)安装于轴承构件(7)的上端开口部,与轴构件(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S)。向心轴承部(R1、R2)的动压槽(G)通过模制成形形成于轴承构件(7)的内周面(7a)。
-
公开(公告)号:CN101006280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00504.7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5 , F16C17/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H02K5/1675 , H02K7/08
Abstract: 一种以低成本提供的流体动压轴承装置,所述流体动压轴承装置装有高强度的轴部件并能够保持高轴承性能。作为整体单元的轴坯(23)具有:由强度高于树脂的材料形成的轴部分(23a);和从轴部分(23a)向外径向地突出的突出部分(23b)。轴部件(2)装有轴坯(23)和树脂部分(24),所述树脂部分(24)覆盖轴坯(23)的突出部分(23b)的至少一个端表面并面对止推轴承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637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272.X
申请日:2007-03-1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其对力矩负载的负荷能力高,轴承套筒的制造及固定作业容易,并且可以确保必需的固定力,其中,将轴承套筒(3)插入外壳的内周面(2a),其下侧端面(3c)用粘接剂(A1)固定于衬垫部(2c)的上侧端面(2c2)上。另外,将轴承套筒(4)插入外壳的内周面(2b),其上侧端面(4c)用粘接剂(A1)固定于衬垫部(2c)的下侧端面(2c3)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