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R止通阀及采用该阀的内燃机、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03278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0120753.0

    申请日:2015-03-19

    发明人: 王文伟 张光辉

    IPC分类号: F02M26/61 F02M26/66 F02D21/08

    CPC分类号: Y02T10/1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EGR止通阀及采用该阀的内燃机、汽车,其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适于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腔,隔板上设有连通两空腔的通孔,阀芯可自由地滑动配合于其中一空腔内,阀芯与该空腔的相邻壁面之间密封配合,阀芯上与该空腔相邻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槽,该空腔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进气支管及第一导向支管,当阀芯滑动至所需位置时、环槽适于连通进气支管及第一导向支管;另一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第二导向支管,阀芯与壳体之间弹性连接,第一、第二导向支管适于和内燃机的排气管连通;工作稳定可靠,克服了由废气中碳颗粒物沉积引起的阀的密封问题。

    汽车发动机用EGR阀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7594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199748.3

    申请日:2015-04-25

    发明人: 曾劲平

    CPC分类号: Y02T10/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EGR阀集成装置,包括EGR阀、EGR冷却器以及节气门,所述EGR阀的出气管与EGR冷却器的旁通管相连通,EGR阀的出气管与EGR冷却器旁通管的中部垂直设置并连为一体;所述EGR冷却器的出气端连通节气门气体通道的进气端,EGR冷却器与节气门共壳体。本发明集EGR阀、节气门和EGR冷却器于一体,大大缩小了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由于EGR冷却器的旁通阀与EGR阀的出气管和节气门的气体通道采用一体式结构,省略了各种管路的连接与布置,避免了装配错误,使安装变得简单方便。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74895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1208682.0

    申请日:2016-12-23

    发明人: 李腾 柳涛 贾倩倩

    IPC分类号: F02M26/22 F02M26/66 F02M26/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器,冷却器的冷却通道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气歧管和增压器后处理装置的废气入口、用于连接进气歧管的第一废气出口以及用于连接增压器的第二废气出口,第二废气出口位于第一废气出口的流向下游,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变流道开关阀。本发明零部件数量较少、占用空间小、装配简单、节省了发动机中的空间,发动机上布置一个冷却器更加容易,且成本低;另外,使连接增压器的第二废气出口相较于第一废气出口而言流动距离更长,能够实现更大的散热功率,延长了废气在冷却器中的流动来增加散热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发动机。

    一种电动EGR阀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798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127585.8

    申请日:2015-03-23

    发明人: 臧志成

    IPC分类号: F02M26/54 F02M26/66 F02M26/45

    CPC分类号: Y02T10/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EGR阀,包括壳体、驱动电机、阀杆和阀片,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驱动电机连接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啮合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一体连接有扭簧座,所述扭簧座上连接有回位扭簧,回位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扇形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通过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且驱动轴上还设置有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与霍尔传感器电连,扇形齿轮上还开设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内设置有凸轮轴承,所述凸轮轴承连接有凸轮轴承轴和凸轮轴承支架,所述阀杆的上端与所述凸轮轴承支架连接,下端与阀片连接,所述EGR阀控制精确、装配方便、故障率低。

    阀装置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40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331911.8

    申请日:2013-08-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其执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操作中,电动机(5)沿阀关闭方向供电,并且旋转轴(7)旋转直到其旋转被停止,在所述第二操作中,电动机5)断电,并且阀(2)通过复位弹簧(4)的偏压力而完全关闭。由此,旋转轴(7)的转角变为停转角θ0),或转角变为处于间隙范围(α)中,以使得复位弹簧(4)的偏压力不向旋转轴(7)传递。随后,电动机(5)产生比阀(2)开始打开时的阀打开扭矩(Ta)小的规定扭矩。由此,旋转轴(7)的转角能够在全闭角处停止。全闭角能够变得对应于转角传感器的输出。

    一种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用的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62464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29576.0

    申请日:2016-08-25

    IPC分类号: F02M26/53 F02M26/66 F02M26/6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用的控制阀,包括:壳体;导通机构,位于壳体的一侧,并通过垫片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触发机构,位于壳体的另一侧,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传动机构,嵌套于壳体的内部,且传动机构的一端与导通机构相连,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触发机构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用的控制阀,通过缠绕于绕线筒上的线圈产生磁场,使得衔铁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阀杆移动,另外通过滑块上嵌装的磁铁与霍尔芯片之间的位移偏差,控制阀杆移动的位置,从而控制第一圆孔和第三圆孔之间的通道开度,进而合理控制尾气NOx排放。

    阀组件中的故障检测和校正

    公开(公告)号:CN104011355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63106.5

    申请日:2012-12-11

    发明人: A·斯塔布斯

    IPC分类号: F02D41/22 F02D41/00 F02M26/66

    摘要: 一种阀组件的故障检测和校正方法,包括对阀施加第一极性的电信号可以使得阀元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对阀施加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信号使得阀元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提出阀组件中的故障检测和校正的方法和控制系统。方法包括:使用控制器计算电信号并向电致动器发送电信号,以使阀元件取决于阀元件的实际位置和期望位置而移动;检测在经过可配置时间之后的阀故障情况;以及在检测到阀故障情况下:用与阀元件的期望位置对应的值为中心振荡的波形数据的脉冲替换与阀元件的期望位置对应的数据,直至发生下面的任意情况为止:(a)阀元件的实际位置在能够允许的阀位置裕度内与阀元件的期望位置匹配;或者(b)已达到了脉冲的预配置数量。

    EGR阀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3835841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064694.5

    申请日:2014-02-25

    CPC分类号: Y02T10/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EGR阀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该EGR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阀,第一阀与第一传动部件相连,第一阀用于控制EGR低压管路的通断;第二阀,第二阀与第二传动部件相连,第二阀用于控制EGR高压管路的通断;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驱动器和输出部,驱动器与输出部相连用于驱动输出部,输出部设置成适于与第一传动部件和/或第二传动部件进行配合传动,以控制第一阀和/或第二阀。本发明的EGR阀控制装置集成了用于控制EGR高、低压管路的两种阀结构,同时通过一个驱动部件进行控制,结构简单、紧凑,控制方便且体积小。

    排气回流阀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6734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656376.3

    申请日:2013-12-06

    IPC分类号: F02M26/66 F02M26/68 F02M26/67

    CPC分类号: F02M26/68 Y02T10/12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扩大阀座和阀芯之间的计量部的开口面积就能够使EGR气体的最大流量增加的排气回流阀。EGR阀(1)通过使阀芯(5)与阀轴(6)一同相对于阀座(4)移动而调节计量部(20)的通路截面宽度,调节流路(3)中的EGR气体流量。阀座在其中心具有阀孔(4a)。阀座的第1端面(4b)朝向流路的下游侧配置,阀座的第2端面(4c)朝向流路的上游侧配置。阀孔的内周面呈以朝向第2端面去而使内径逐渐扩大的方式弯曲成凹状的形状。阀芯配置在阀孔的内侧,能够在抵接于阀孔的内周面的全闭位置和距内周面最远的全开位置之间沿阀座的轴线方向移动。设定为:在阀芯配置于全开位置的状态下,计量部的EGR气体流动方向上的各部位的通路截面宽度互相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