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0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36970.6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5/232 , H04N13/261 , H04N13/29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接收用户的拍照指令,通过主摄像头拍摄主摄图像,通过广角摄像头拍摄广角图像;根据主摄图像和广角图像生成三维图像;三维图像包括经过三维视角转换的对应于不同视角的多帧图像。本申请提供的三维图像的拍照方法,基于用户的单次操作便可以拍摄生成三维图像,其操作简单,且通过广角图像可以增加主摄图像视角转变的范围,得到的三维图像视野更大、效果更好,增强了用户的拍照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9960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334537.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N13/2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D‑3D图像混合拼接系统。本系统包括2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3D图像信号采集单元,图像同步处理单元,图像数据交换单元,2D3D混合拼接处理单元,混合信号输出单元和3D拼接显示单元。本发明能将任意多个2D图像以及3D图像进行图像混合拼接处理,最后在一组显示单元上同步显示;使得用户可同时观看到多个3D图像信号以及多个2D图像信号,提高了用户获取图像信息的效率;本系统解决了传统3D图像显示系统功能单一,信号切换操作繁琐等问题,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及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986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69149.9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成都蕊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扬渊
IPC: G06T5/50 , G06K9/62 , G06K9/00 , H04N13/29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图像的防伪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结合三维图像来确定采集到的目标对象的二维图像是否为真实对象采集到的图像,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液体胶水这类具备“胶质、水、电解质”的材料制得的指纹套在指纹识别方面具有较高欺骗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的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二维图像以及三维图像;检测三维图像是否存在预设的三维图像特征,其中,三维图像特征用于指示目标对象在预设三维图像中的特征;若存在,则确定二维图像为真实对象采集到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6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2667.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13/293 , H04N13/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可移动设备的显示图像上叠加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可移动设备的显示图像上叠加信息的方法包括:在可移动设备的显示图像上的预定位置处显示叠加信息;获取可移动设备的转向角;基于所述转向角对所述叠加信息进行位置调整。根据本发明的在可移动设备的显示图像上叠加信息的方法,能够准确叠加AR信息在图像的相应位置,使得AR信息和图像是融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8703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4910.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13/10 , H04N19/597 , H04N19/167 , H04N13/243 , H04N13/239 , H04N13/361 , H04N13/293 , H04N21/4728 , G03B37/04 , G06T3/00 , H04N5/232 , H04N13/25 , H04N5/247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视频编码和解码的各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经编码的第一视图图片和经编码的第二视图图片的比特流被编码或封装。经编码的第二视图图片表示比经编码的第一视图图片小的视场,其中对经编码的第一视图图片的解码导致经解码的第一视图图片,并且对经编码的第二视图图片的解码导致经解码的第二图片。如下指示在比特流中、或沿着比特流被插入:经重构的第二视图图片包括经解码的第二视图图片、和经解码的第一视图图片的至少一个区域,其中经重构的第二视图图片表示与经解码的第一视图图片相同的视场。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4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84772.1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上海亦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13/106 , H04N13/275 , H04N13/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拍照的实时自动3D建模方法,包括:S1)将移动设备和相机固定在同一拍摄支架上;S2)在移动支架的过程中获取多张相机或移动设备的图像,获取每个拍摄点的位置和朝向,形成使用统一坐标系的路线图;S3)在移动设备上实时对每个拍摄点的相机照片进行3D建模;S4)将每个拍摄点的3D模型按照S2中获取的位置和朝向,统一放置在同一个三维坐标系内,对多个拍摄点3D模型之间的结合部位进行拼接处理,形成包含多拍摄点的整体3D模型;S5)在移动设备上自动生成全景漫游效果。本发明能够支持多种拍摄设备,自动精确记录各个拍摄点的相对位置和相机的镜头朝向,自动生成可在内部漫游的3D模型以及2D平面图。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7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25846.7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华
IPC: G02B27/01 , H04N13/293 , H04N13/29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增强现实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增强现实图像拍摄指令;基于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现实图像;基于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确定当前显示的虚拟图像;将所述现实图像和所述当前显示的虚拟图像进行融合,生成增强现实图像。通过将增强现实图像和虚拟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增强现实图像,实现了增强现实图像的拍摄,在用户观看增强现实信息的同时,对观看的增强现实图像进行拍摄和存储,解决了现有的拍摄设备只能记录现实图像信息,以及用户只能在特定环境下以及特定增强现实设备时才能观看增强现实图像的问题,实现对增强现实图像的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0660401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184529.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栋青
IPC: H04N13/239 , H04N13/293 , H04N13/36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增强现实AR图像无法为用户呈现每个景物的实际位置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两个后置摄像头分别拍摄的图像;根据所获取的两个图像,生成所述两个图像中任意一个图像对应的立体图像,并生成所述立体图像对应的立体位图;从另一个图像中提取实物图像,并根据所述实物图像生成所述另一个图像对应的平面位图,所述另一个图像为所述两个图像中除所述立体图像对应的图像以外的图像;叠加所述立体位图与所述平面位图,并显示叠加后的最终位图。本申请适用于处理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8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042685.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南京睿诚华智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齐海龙
IPC: H04N13/20 , H04N13/275 , H04N13/2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人全景虚拟空间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服务器上初始化基础场景,所述基础场景包括基础虚拟球形空间和虚拟地面;多个用户分别运行客户端,每个用户的数字人分身均位于虚拟地面上;所述管理员播放一个VR全景资源,所述服务器将VR全景资源播放指令和交互热点同步到各个普通客户端,所述普通客户端默认采用自由参观模式播放VR全景资源。本发明以服务器和客户端为支撑,并仅以全景图片、VR全景资源来构筑虚拟空间,通过多用户数字人交互数据的控制,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一致运行,虚拟空间的生成不再依赖于三维模型,因此降低了虚拟空间的生成成本,提高了虚拟空间的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32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853669.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深圳市博安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1001 , H04L9/40 , H04N7/18 , H04N13/293 , G06V20/40 , G06V40/1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物联网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建筑物联网平台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接入智能建筑物联网平台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的识别信息;获取第一监控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监控信息;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监控信息,生成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对象;依次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多个接续监控设备,任一所述接续监控设备关联有边缘计算设备;分别在每个所述接续监控设备采集的监控画面上叠加所述虚拟对象,生成引导信息;将所述引导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以引导所述第一用户在智能建筑内部活动。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准确引导用户在智能建筑内部的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