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0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41333.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评估高热演化混源天然气混合比的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式I计算目标区目标层位高热演化陆相混源气藏各天然气样品乙烷碳同位素组成相对于甲烷的差异化特征参数T,并根据式I确定油型气端元值T油和煤型气端元值T煤;基于端元值T煤和T油,建立油型气混合比与混源气特征参数的线性关系后计算各天然气样品的油型气混合比,求平均值作为混源气藏油型气的混合比;和/或建立煤型气混合比与混源气特征参数的线性关系后计算各天然气样品的煤型气混合比,求平均值作为混源气藏煤型气的混合比。本发明的方法可定量计算高热演化陆相混源气藏的陆相来源煤型气和/或海相来源油型气的混合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7886.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勘探虚反射响应确定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首先根据获取的近地表调查成果数据得到激发点所在层之上各层的旅行时,根据爆炸半径和药柱长度得到激发点所在层的旅行时,根据各层近地表速度得到对应层的反射系数和品质因子,根据各层的旅行时、反射系数和品质因子得到对应层的吸收衰减量、透射损失量,进而计算出每层界面虚反射的累计吸收衰减量和累计透射损失量,并得到对应层界面虚反射的累计传播衰减量,根据各层旅行时得到每层界面虚反射的累计旅行时,根据各层界面虚反射的累计传播衰减量、累计旅行时以及反射系数计算出每一层界面虚反射的频率响应,该方法可分析激发点之上任一界面和综合的虚反射频率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37690.8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解含油污泥的微生物胶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类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降解含油污泥的微生物胶球,包括海藻酸盐凝胶球载体和包埋于所述海藻酸盐凝胶球载体内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包括微藻和石油烃降解菌。本发明的微生物胶球可以显著降低含油污泥的总石油烃含量,无需增设曝氧装置;并且处理周期结束后,还可将微生物胶球进行回收,生物资源化利用或再使用,对环境无害,且处理成本低,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3746.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井管柱,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该通井管柱包括通井规和连续油管、通井记录仪,通井记录仪设置在连续油管与通井规之间,或者与通井规一端连接,所述通井规另一端连接到连续油管,通井记录仪包括供电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供电模块为信息采集模块提供电源,信息采集模块在通井过程中实时采集连续油管运动过程数据和/或通井环境数据,该通井管柱不仅能够通井,还能够在通井过程中获取连续油管运动过程数据和/或通井环境数据,为后续仪器下入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873621.6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层渗透率估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层位的各道地震数据,对各道地震数据依次进行完备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各道地震数据的各个模态分量的联合时频谱,以得到各道地震数据的各采样点处的瞬时振幅‑频率谱,进而得到各个地震道各采样点的瞬时振幅;然后根据测井数据,反演确定目标层位各采样点处的储层厚度;对于一道地震数据的一个采样点,计算其瞬时振幅与对应的储层厚度的差的平方,并将得到的结果对角频率进行求导,以得到该道地震数据的该采样点的渗透率,进而得到各道地震数据的各采样点的渗透率。本发明将储层厚度考虑在内,提高了渗透率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3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899113.8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剩余油/气分布的描述方法及装置,通过剩余油/气的相关参数综合计算剩余油/气或剩余可动油/气的储量丰度,能够直观描述剩余油/气的平面分布,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计算量小,提高了剩余油/气的描述的效率,避免了在计算剩余油/气分布时仅考虑油或气饱和度因素,没有考虑有效厚度、孔隙度等因素造成剩余油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剩余油/气分布的描述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926.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运行工况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属于压缩机运行工况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压缩机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包括:传感器采集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和历史记录数据;2)对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3)并通过熵权法计算数据集中各个特征的特征权重和健康因子分量;4)通过加权计算得到总体健康因子,建立训练样本;5)根据训练样本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建立最优预测模型。该方法采集的数据包括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实验分析的数据以及历史的故障数据,与现有仅采集震动和喘振的数据相比采集数据的类型更多样更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20111.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 G06T17/05 , G06V10/762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优化组合的注采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油藏的含油饱和度数据和渗透率数据;将含油饱和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目标油藏分为至少两种含油饱和度组合区域;每种含油饱和度组合区域对应一个含油饱和度区间;根据渗透率数据确定目标油藏的渗透率级差的级数;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模拟每个含油饱和度区间下、每个渗透率级差对应的采收率,找出采收率降幅超出设定阈值的突变渗透率级差,将突变渗透率级差的上一级作为临界渗透率级差,超出临界渗透率级差时采用分注方式,未超出临界渗透率级差时采用合注方式;根据当前区域的含油饱和度区间以及渗透率级差确定当前区域的注采方式。本发明指导了油藏开发,提高了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70131.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井刮杆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抽油杆刮油装置,抽油杆刮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刮油结构,刮油结构包括至少两层刮油臂,刮油臂为弹性悬伸臂,每一层的刮油臂有多个且刮油臂朝向壳体的中心线悬伸,至少有相邻的两层刮油臂上下错开设置,刮油臂靠近壳体的中心线的一端构成用于刮除抽油杆上附着油污的刮油端;利用刮油臂可以有较好的刮削力且不同层的刮油臂相互配合有利于包围住抽油杆,保证油污刮除效果,同时在起抽油杆时,各刮油臂相对独立地各自进行变形,有利于避免相互挤压而导致损坏,有利于提高耐用性,提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1182480.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0/06 , C08F220/14 , C08F220/56 , C08F212/06 , C08F220/18 , C08F212/08 , C08F222/14 , C08F2/44 , C08K3/30 , C08K3/26 , C08K3/36 , C09K8/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含硫气井油管丝扣渗漏的微粒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该微粒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要由聚合单体、无机固体颗粒、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和溶剂组成混合体系在70~85℃进行乳液聚合;所述乳化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氧乙烯烷基胺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所述无机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300μm。本发明的微粒堵剂的制备方法,在溶剂中形成包括有机基体材料和分散在有机基体材料内的无机固体颗粒的微粒堵剂,其中无机固体颗粒可以增加油管丝扣封堵后的力学强度,而微粒堵剂的外表面乳化剂能够在颗粒堵剂表面发生酯交换反应,从而在微粒堵剂之间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实现油管丝扣渗漏封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