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095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C25B9/60 , C25B11/036 , C25B15/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增强二氧化碳传质的流动型电解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至少一组极板组件,极板组件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与第一夹紧板连接,阳极板与第二夹紧板连接,阴极板上具有阴极介质出口和阴极介质入口,阳极板上具有阳极介质出口和阳极介质入口;双极板,位于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其中,双极板的出口的直径小于双极板的入口的直径。本发明利用电解液流动特性解决传统膜反应器中的水管理困难和盐沉积导致的稳定性差问题,最终实现兼具高电流密度和稳定性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增强了二氧化碳的传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0224.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相高热演化区凝析气藏井筒积液判断方法,属于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通过对油气界面张力计算时的温度进行限定,分为不同情况,再根据油气界面张力计算得到相应的气液混合物的界面张力,将其代入李闽模型或王毅忠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临界携液流量,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临界携液流量进行井筒积液判断,通过对温度进行限定使油气界面张力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从而使对气藏井筒积液的判断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1669.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21/62 , G06T17/05 , G06T5/70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1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平台的管线数据管理方法,属于建模辅助技术领域。本发明对管线数据和站场影像数据进行收集,对管线数据进行筛选和识别修正得到标准管线数据,对站场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建模,通过GIS平台发布三维场景模型,并将标准管线数据挂接到三维场景模型上。为管线数据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对数据进行管理,有效提高管线安全应急管理效率。同时还考虑到数据存在被恶意篡改的可能,使用区块链对数据进行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1358.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联合表征方法。其中的方法包括:分别依据对研究区内页岩样品开展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核磁共振实验结果以及高压压汞实验结果获得页岩的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分布图A、页岩的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分布图B以及页岩的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分布图C;依据页岩样品的压缩率对页岩的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分布图C进行修正得到页岩的孔隙体积对应的孔径分布图D;对孔径分布图A、孔径分布图B以及孔径分布图D进行拼接组合得到孔隙体积‑孔径曲线图S。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对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时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91516.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产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高含水期油藏产油潜力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生产过程中影响产油能力的各种参数以及渗透率的时变性,引入虚拟井方法计算各网格的产油量,生成不同区域产油潜力分布图,从而定量直观表征水驱开发后期不同区域油藏产油能力,定量指导挖潜方案部署,对特高含水油藏精细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发明综合考虑影响油藏产油能力的各种因素,避免了剩余油对产油潜力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考虑注水开发油藏特高含水期累积注水量对渗透率的影响,通过过水倍数与渗透率的关系对数模模型渗透率进行更新校正,提高了油藏数值模型和产油潜力定量表征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5170.2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岩性烃源岩的TOC预测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获取目标区内的待测烃源岩的岩性,以及待测烃源岩所处位置的单井的测井数据,若当前的烃源岩岩性为暗色泥岩,则利用ΔlogR法确定的建模公式定量预测该单井暗色泥岩层的TOC含量,若当前的烃源岩岩性为碳质泥岩或煤层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预测该待测烃源岩的TOC,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通过碳质泥岩或煤层的实测TOC与对应的声波时差建立的拟合关系得到,将ΔlogR法预测得到的TOC含量与第二TOC预测方式预测的TOC含量进行汇总,作为最终的TOC含量预测结果,该方法预测结果更加精准,预测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5792.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井轨迹地震剖面的确定方法。在保留位于网格测线交点位置的虚拟控制点对应的地震道的基础上,又利用了沿井轨迹线上设置的与网格测线交点位置不重合的虚拟控制点周边的地震道信息,得到了能够表征沿井轨迹线其他位置的地震道信息的合成地震道;最终得到的沿井轨迹线上的地震道既能够保证在后续确定地震剖面时不受地震道实际位置与井轨迹线的水平距离和地层倾角影响,又能节约计算成本;且在计算合成地震道时,采用进行深度校正后的实际参考地震道数据;因此合成地震道的波形和振幅信息更符合井轨迹所在位置处的实际地层信息,从而为水平段井轨迹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提高地震剖面提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2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1910655883.2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常高压油藏弹性产油量及能量补充时机的预测方法。补充时机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储层数据;根据上覆压力以及储层岩石的破裂压力计算储层岩石破裂时对应的油藏压力,取油藏饱和压力和储层岩石破裂时对应的油藏压力中的大值作为油藏压力的下限阈值;将原始油藏压力与油藏压力的下限阈值作差,得到弹性开采过程中的油藏压力的压降;进而得到弹性产油量;计算该油藏的累计产油量达到该弹性产油量的时间,即为油藏能量补充的时机。该计算过程中直接利用油藏的几个关键压力即可得到油藏压力的压降,弹性产油量的计算过程简单、准确。并且结合了同类油藏的递减规律,保证累计产油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保证能量补充时机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4091.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层页岩微构造刻画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本发明在水平井页岩靶窗内部划分标志层,利用随钻自然伽马和岩屑特征即时判断标志层,在标志层间地层厚度变化的基础下,根据标志层与井轨迹的交切关系计算地层倾角及倾向,进而对目标区进行微构造刻画,具有成本更为低廉、资料来源充足、准确性高的特点,不仅能够实现薄层页岩微构造刻画,还能在水平井的钻进过程中为井轨迹的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此外还能为井工厂模式下相邻待钻水平井井轨迹的优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205246.8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油藏的采油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低渗油藏的采油方法,通过向油藏地层中以段塞的形式依次注入降压助剂、二氧化碳、水,降压助剂能够促进二氧化碳对原油轻质组分的萃取,在原油前缘带形成富气相,降低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混相压力。水段塞可以提升地层压力至最佳混相压力值,并且能够对储层进行改造,形成微裂缝,增加渗流通道,扩大二氧化碳波及体积。另外,水在微裂缝改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渗吸作用,可有效驱替微小孔喉中的剩余油;且水段塞可以在裂缝及非均质大孔道与气体形成水气段塞,起到一定流动控制作用,在油井放喷时,贾敏效应能减缓二氧化碳快速逸出,井口压降幅度减缓,进而提高换油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