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煤矿巷道风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81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196397.1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煤矿巷道风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内形成有止挡部;至少一个传递杆,传递杆可活动地连接在壳体中,传递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且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传递杆的一端抵止在止挡部上;转杆,转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二腔室内,转杆的另一端上配置有捕风板,且捕风板正对矿井巷道风流流动方向;光纤光栅,光纤光栅连接在止挡部上,用于测量止挡部的曲率变化,且光纤光栅通过光纤与解调器相耦接;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能够大大降低工作量;该测量方法安全可靠,测量精准。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84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0561863.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属于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采集;步骤2:巷道围岩变形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及预处理;步骤3:选择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损失函数,确定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步骤4:构建核函数矩阵,解算得到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组合值;步骤5:建立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本发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对变形围岩体的后期演化规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保障了巷道围岩安全监测、安全生产、施工及稳定,为采矿工程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捷联惯导的矿井罐笼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06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561353.2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捷联惯导的矿井罐笼定位系统及方法,属于煤矿安全检测领域。包括地面数据处理及控制子系统、井筒数据传输通讯子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三部分。惯性单元测量出罐笼运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惯性系统进行解算,得到罐笼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通过射频天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经由地面处理系统对惯性单元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罐笼实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本系统利用光纤光栅惯性传感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实时性高,误差较小,不受矿井深度,井筒内空气状况,提升钢丝绳打滑、弹性伸长、蠕动等的影响。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84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61863.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数据的巷道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属于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采集;步骤2:巷道围岩变形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及预处理;步骤3:选择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损失函数,确定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步骤4:构建核函数矩阵,解算得到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组合值;步骤5:建立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巷道围岩非线性变形预测。本发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对变形围岩体的后期演化规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保障了巷道围岩安全监测、安全生产、施工及稳定,为采矿工程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的微震监测系统及安装和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95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61355.1

    申请日:2017-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的微震监测系统及安装和监测方法,适用于矿井安全监测领域。包括数据管理与存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传感子系统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与存储子系统包括客户端计算机、监测服务器和数据接收计算机,设置在地面中央调度室内;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包括矿用电缆、光纤光栅动态解调仪和矿用多芯传输光缆;传感子系统包括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光纤尾纤和光纤接线盒;矿用多芯传输光缆上串联多个光纤接线盒,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光纤尾纤与光纤接线盒连接。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受环境影响小,灵敏性好,测量精度高,能够感知微震信号,可绘制信号波形图,确定震源位置、大小和发生时刻。

    一种井下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过拐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429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045056.4

    申请日:2013-02-05

    Abstract: 一种井下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过拐点方法,属于井下综采工作面过拐点方法。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在10°—40°拐点范围内扇形布置;通过转载机长度与极限回转长度的比较,确定运输巷是否需要扩帮;确定了过拐点过程中的扩帮参数;扩帮后在转载机与皮带机之间铺设刮板输送机解决接煤问题;确定了过拐点的工作面推进参数,指导工作面过扇形时机头与机尾的推进工作;通过扇形段后,转载机直接与皮带搭接,工作面机头机尾同步推进,实现正常生产。本发明解决了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过拐点时转载机如何回转、运输巷如何扩帮、工作面如何推进的技术问题,为拐点范围内综采工作面布置、设备配套、扩帮设计和回采推进工作做出指导,方法简单、技术可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无人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记忆割煤自主定位装置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646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753929.7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5

    Abstract: 一种无人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记忆割煤自主定位装置测试方法,属于采煤机定位装置测试的方法。该测试方法根据煤矿无人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记忆割煤自主定位的特征,设计无人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记忆割煤的自主定位装置的测试试验:首先在采煤机模型中部安装IMU惯性测量组件,其中包括三个测量方向相互垂直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刮板输送机模拟上安装里程计;其次提出测试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步骤,根据现场采煤机割煤路线的变化设计了直线运行和进刀运行两类测试路线,最后通过采集测试的数据结果对自主定位装置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精确性进行分析。此发明对于改进采煤机的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改善其使用性能、提高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精度补偿算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2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82363.7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精度补偿算法和系统,属于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技术领域,一种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精度补偿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定义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精度补偿算法的各个参量;S20、根据所述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在刮板输送机现场应用情况,对其工作条件作简化分析,基于所述光栅波长变化量Δλ表征所述实际感知曲率K`;S30、基于所述旋转角误差参量θ与所述光栅波长变化量Δλ,针对所述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出现旋转角误差后推导精度补偿算法。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旋转对光纤光栅曲率传感器精度的影响,通过引入旋转角参量构建了曲率精度补偿算法,该算法有利于剔除旋转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提高刮板输送机直线度的感知精度。

    一种锂电负极材料Mo2C/NiO@GO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9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241697.6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负极材料Mo2C/NiO@GO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氧化镍、四水钼酸铵和溶剂进行超声处理;S2:称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入烧杯中进行常温搅拌,得到所需纺丝溶液;S3:采用针管吸取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获得前躯体,在纺丝完成后取下前驱体,在烘箱中进行干燥;S4:对干燥后的前驱体进行预烧结;S5:预烧结后的前驱体进行抽滤;抽滤烘干后对其进行热处理,得到所需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Mo2C/NiO@GO材料,提高了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及电导率,所获得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