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45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800415.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值模式驱动的深度学习雷电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样本构建模块、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模块、参数优化验证模块,采用时空融合处理方法对雷电监测数据和EC天气预报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构建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将雷电监测数据和EC天气预报数据训练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策略对超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十折分层交叉验证法对所述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获得优化后的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本发明采用的EC数据无空间覆盖盲区、气象要素全,且EC数据相对易获取,有助于雷电预测模型的业务化落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5542.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气象数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将网格中每个观测点的CLDAS数据与估测降水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每个观测点的融合降水数据;计算所述网格中每个观测点的实测降水数据与所述融合降水数据的偏差值;根据所述网格中每个观测点的偏差值对每个观测点的最优气象参数特征值中的降水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每个观测点的降水数据;所述气象参数特征值为气象观测中获取的基础气象数据。本发明可用于开展多源气象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实现对降水监测数据的优化订正,对提升强降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2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976018.X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永刚 , 谷山强 , 李健 , 吴大伟 , 李秋阳 , 朱浩楠 , 李哲 , 陶汉涛 , 张磊 , 林卿 , 姜志博 , 白冰洁 , 李旺 , 温宽 , 刘泽 , 王宇 , 刘玉欢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F18/21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落雷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目标区域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雷电数据提取了目标区域内部的落雷次数与雷电流强度信息,以二者出现的比例为依据并结合目标区域的防雷要求划分了落雷次数与雷电流强度的分类区间,以落雷次数类别和雷电流强度类别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落雷次数类别样本和雷电流强度类别样本,分别训练了以时空变量和气象参量为输入、以落雷次数或雷电流强度各个类别的概率为输出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落雷次数和雷电流强度的分类预测。本方法可用于开展基于预报信息的雷击故障主动防护,对降低雷击灾害损失、提升社会防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00415.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值模式驱动的深度学习雷电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融合处理模块、样本构建模块、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模块、参数优化验证模块,采用时空融合处理方法对雷电监测数据和EC天气预报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构建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将雷电监测数据和EC天气预报数据训练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策略对超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十折分层交叉验证法对所述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获得优化后的雷电逐时预测深度学习模型。本发明采用的EC数据无空间覆盖盲区、气象要素全,且EC数据相对易获取,有助于雷电预测模型的业务化落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63296.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屏蔽效应的密集输电通道防雷性能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密集通道生成模块、风险参数统计模块、通道参数提取模块、耐雷性能分析模块和跳闸风险等级获取模块,搜索及生成密集输电通道;统计所述密集输电通道的雷击风险源参数;提取所述密集输电通道内线路的杆塔结构参数;建立计及线路间屏蔽效应的密集输电通道耐雷性能分析模型;计算所述密集输电通道内线路雷击跳闸率,获得逐基杆塔雷害风险等级。本发明可计算考虑屏蔽效应后通道内线路雷击跳闸率,获得逐基杆塔雷害风险等级,为密集通道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以及防雷措施改造工作提供了更精确更有效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16531.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1R31/00 , G01R31/08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架空输电线路故障与干扰辨识分类系统,它的样本矩阵获取模块用于确定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和干扰杂波初始样本矩阵;归一化和向量转换模块用于将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和干扰杂波初始样本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初始样本矩阵的一维向量转换为二维矩阵,形成二维行波灰度图像;卷积神经网络模块用于将二维行波灰度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得到故障特征序列;故障特征分类及评价模块用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需要进行辨识分类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和干扰杂波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分类结果的评价指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输电线路故障波形和干扰杂波进行辨识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43647.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凯华 , 雷梦飞 , 谷山强 , 李健 , 谢迎谱 , 张永 , 吴敏 , 李特 , 汤亮亮 , 王少华 , 任华 , 甘学义 , 王健 , 苏杰 , 李涛 , 朱浩楠 , 吴晏紫
IPC: G01R31/08 , G06F18/10 , G06F18/22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自动研判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收集输电线路故障记录与对应暂态行波记录作为标本库,形成故障原因‑暂态行波标准库;对标准库行波和测试样本行波进行滤波处理;设置分类模型参数;逐一计算测试样本行波和标准库行波的动态时间规整距离;根据前k个最小动态时间规整距离的标准库行波判定测试样本行波对应故障类别。本发明基于波形与故障原因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进行故障研判,较目前输电领域利用暂态行波开展故障研判具有不依赖人工经验的优点,且易于程序实现,使研判流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故障处置效率;所使用的标准库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增加故障原因种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4444.5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限制500kV交流系统过电压的可控避雷器装置与方法,包括复合外套本体、均压环结构、底座结构和控制开关结构,复合外套本体包括固定元件和受控元件由上至下串联组成,最上一节固定元件顶部连接均压环结构。控制开关结构包含间隙开关主体、上均压环、下均压环和控制单元。受控元件顶部与间隙开关主体顶部连接,受控元件底部安装在底座结构上,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同时公开了此避雷器装置的就地触发间隙开关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备能量吸收能力高、残压低、动作灵活快速的优点,可对操作过电压准确地判断快速响应并就地控制,灵活深度限制500kV交流系统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27687.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路避雷器故障状态告警监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建立反映冲击电流与线路避雷器故障状态关联性的评价模型,在线路避雷器附近设置告警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线路避雷器的电流值,代入所述评价模型运算,得出线路避雷器的故障状态并即时显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故障状态告警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对应执行上述方法中各项步骤。本发明解决了常规避雷器计数器动作电流启动点过低,动作电流的计数值难以反应避雷器真实状态的问题,适用于对避雷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383203.3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IPC: C04B35/453 , H01C7/112 , H01C17/00 , H01C17/28 , H01C17/3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残压比的氧化锌电阻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经准备氧化锌电阻片的原料、浆料的制备、坯体的制备和烧结四大步骤制备得到氧化锌电阻片;通过前预煅烧的方式将Mg2+和Al3+离子共同渗入ZnO晶粒内部,由于Mg2+离子粒径略小于Zn2+离子,可在ZnO晶格内形成拉应力,促进了Al3+离子的有效渗入,避免Al3+离子在ZnO晶界附近的富集,使Al3+离子向ZnO晶粒内部渗透,可有效降低ZnO晶粒电阻,且减小晶界Al3+离子浓度,这样便不会增大漏电流,所制备的氧化锌电阻片残压比和残压都有效降低。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