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313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4180.2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00 , H05K7/20945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带脉冲激励装置的直流换流阀,包括液态金属换热组件、脉冲激励组件和直流电场开关,液态金属换热组件和脉冲激励组件通过直流电场开关连接;液态金属换热组件包括绝缘导热层、绝缘皮管和液态金属,绝缘导热层包裹在直流换流阀阀体外周,绝缘导热层的内壁与直流换流阀阀体的外壁接触,绝缘皮管包裹在绝缘导热层的外周,且液态金属填充于绝缘皮管和绝缘导热层之间的空隙;脉冲激励组件中包括脉冲变压器、分接头、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和次级脉冲绕组,PWM脉宽调制控制器依次与脉冲变压器、分接头以及次级脉冲绕组电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PWM控制液态金属散热,具有灵活性高、效率高、体积小、低功耗、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19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0845.9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计算模型,包括线性电阻、本体电容、非线性电阻、本体电感、杂散电容和等效电感,其中:线性电阻和本体电容串联连接组成第一串联支路,非线性电阻和本体电感串联连接组成第二串联支路,第一串联支路和第二串联支路并联连接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与等效电感串联连接后的第一回路与杂散电容并联连接,且杂散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电压输入端、另一端电连接至地端。通过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地电容分解为杂散电容和电阻片本体电容两部分,并将电阻片本体电容和杂散电容两部分分别等效,能够更好的模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特快速暂态过电压下的电气特性,从而可以计算其所有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20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68984.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9D163/00 , C09D7/62 , C09D7/65 , C09D175/04 , C09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滑自发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超滑自发热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份~40份的疏水聚合物、9份~12份的疏水微米颗粒、2份~4份的疏水纳米颗粒和3份~5份的液态润滑剂;疏水微米颗粒和疏水纳米颗粒均分散在疏水聚合物中;液态润滑剂包覆在疏水微米颗粒和疏水纳米颗粒的表面;疏水微米颗粒和/或疏水纳米颗粒包括自发热粒子;自发热粒子遇水放热。本发明的超滑自发热涂料在低温环境下具有延缓覆冰和融冰的功能,进而解决了输电线路在极寒或湿寒地区易结冰/覆冰的问题,且超滑自发热涂料具有成本低廉以及融冰所需能耗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93652.1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模糊消除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数据集,并根据预设方法处理数据集得到训练集;根据预设算法构建图像模糊消除模型,图像模糊消除模型包括第一生成对抗网络和第二生成对抗网;设计联合损失函数,根据联合损失函数、训练集训练图像模糊消除模型;当第一生成对抗网络能够将第二生成对抗网络输出的模糊图像的清晰度转变为输入第二生成对抗网络时的清晰图像的清晰度时,则认定图像模糊消除模型训练完成;将待处理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图像模糊消除模型中处理,以得到输出图像。因此,本申请能够学习运动规律,以将模糊图像处理为清晰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0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0128155.7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流绝缘子金属附件的腐蚀电荷量检测装置,通过引流单元将腐蚀泄漏电流引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通过对腐蚀泄漏电流的处理,计算得到当前时间的腐蚀电荷量,并且将腐蚀电荷量和对应的时间数据传送到终端设备进行存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流绝缘子金属附件不受地区地形的限制,可对所有区域的特高压直流绝缘子的金属附件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工作人员可通过腐蚀电荷量判断特高压直流绝缘子的金属附件的电解腐蚀程度,使检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10900144.5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维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半监督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半监督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和训练集;将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重排列为数据矩阵;计算全连接权重矩阵;计算k近邻;强制最近邻属性的稀疏连接矩阵;构建互k近邻属性的稀疏连接矩阵;获取近邻属性互补的稀疏连接矩阵;用近邻属性互补的稀疏连接矩阵稀疏化所述权重矩阵获取互补近邻稀疏权重矩阵;构建初始标签矩阵;实施半监督图分类,得到所述高光谱图像立方体数据全部像素的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70253.1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N20/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高压隔离开关发热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压隔离开关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构成数据集;对引起高压隔离开关发热故障的特征进行筛选;将训练集输入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发热故障诊断学习模型中进行迭代训练,并利用测试集进行性能进行验证更新模型参数,输出优化的随机森林学习模型,获得发热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利用随机森林能够提取出来影响高压隔离开关发热的影响数据,对每个因素对高压隔离开关的发热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高压隔离开关的主要发热原因,并且检测出未来一批的隔离开关中潜在的发热设备,提前作好预警,辅助制定巡检策略以及帮助高压隔离开关的采买前的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6268.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数据误报排除方法和油色谱监测监测装置,可以判断变压器油色谱告警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定并排除误报的告警数据信息,从而降低误报率,降低人工以及运营维护成本。该数据误报排除方法包括:采集变压器油色谱告警数据信息,告警数据信息中包括油中溶解的所有烃类气体的含量;对告警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是否满足数据误报排除规则一,数据误报排除规则一为:当油中溶解烃类气体的总含量大于或等于150μL/L时,油中溶解目标气体的含量增长比值大于或等于100并且油中溶解除目标气体之外其他烃类气体的含量增长比值小于或等于10,目标气体包括:乙烯或乙烷;若满足数据误报排除规则一,则确定告警数据信息为误报。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7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591581.4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配电变压器容量是否小于500kVA;如果容量小于500kVA,利用热电效应法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使绕组两端温差达到设定温度;获取温差达到设定温度时的热电势值;如果热电势值小于或等于第一热电势阈值,确定绕组材质为铜;如果热电势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热电势阈值,确定绕组材质为铝;如果配电变压器的热电势值大于第一热电势阈值且小于第二热电势阈值或者容量大于或等于500kVA,利用反推演算法确定绕组材质。本发明从配电变压器容量及热电势值的角度出发,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83356.2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铭牌图像的文本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图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及边缘检测算法,对所述输入图像中的铭牌进行定位提取;通过透视变换对定位提取图像进行形变矫正,得到矫正后的铭牌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文本检测算法,对矫正后的铭牌图像自动进行文本检测,得到铭牌文本检测结果。本申请的方案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电力设备铭牌图像中的文本的智能检测,解决了电力设备信息自动采集中铭牌文本难以检测的难题,提高了电力设备信息采集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