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4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15032.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晨浩 , 李程昊 , 张迪 , 张鹏辉 , 焦在滨 , 高泽 , 田春笋 , 刘明洋 , 方舟 , 王骅 , 李晓萌 , 刘芳冰 , 张冠宇 , 潘雪晴 , 陈幸伟 , 张皓 , 赵华 , 高昆
IPC: G06F30/27 ,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和故障条件下的样本集;基于所述样本集,选择故障后的系统特征构建特征集,将所述特征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搭建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利用所述训练集训练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对所述测试集进行暂态稳定评估并计算评估指标,同时生成注意力分数热图,提供可视化结果以及可解释性分析。本发明评估方法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简化了时域仿真计算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29163.4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数据的用电高峰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档案、日用电负荷和电量数据,获取电力负荷数据;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过的电力负荷数据计算削峰潜力;根据削峰潜力结合用户用电水平及谷时段用电水平、峰时段用电水平,得到谷时段用电潜力得分和避峰用电潜力得分;根据谷时段用电潜力得分和避峰用电潜力得分,结合用户的历史负荷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用户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荷,并进行填谷用电潜力等级和避峰用电潜力等级的划分。本发明的预测准确度最高,相较于现有技术提升了5%‑8%,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026176.0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细化需求侧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首先,构建适用于不同电力市场发展阶段的精细化需求侧管理的框架,包括精细化有序用电管理平台和精细化需求响应管理平台;其次,构建精细化需求侧管理的数据支撑平台,即综合信息平台,并简述平台的功能需求;再次,汇总综合信息平台的底层数据源,并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型;然后,构建综合信息平台的中层数据仓库的维度模型,实现数据管理;最后,分析综合信息平台的上层数据分析的功能,并给出相应的实现路径。通过构建精细化需求侧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多方数据集成与共享,全方位掌握、监测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实施过程总涉及到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5362.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nventor: 刘浩宇 , 卢静雅 , 张皓 , 程宝华 , 高嘉伟 , 张宇 , 李音璇 , 林怡彤 , 步汭恒 , 贺磊 , 陈鹏 , 冀睿琳 , 李璐璐 , 田景秋 , 刘思爱 , 白冰 , 段笑晨 , 韩峰 , 张曦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首先,建立了负荷聚合商‑配电系统运营商协同优化架构,实现用户侧可调节资源聚合。然后,提出了一种考虑交互功率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协调优化方法,充分利用光伏的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实现对配电网电压水平和系统无功潮流的调节。最后,通过设计负荷聚合商‑配电系统运营商交互循环协同优化流程,迭代得到最优配电方案,从而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多节点电压越限问题,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多节点电压越限问题,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520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5238.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IPC: G06F18/2337 , G06F18/23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场站机组分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的新能源场站机组分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分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系统故障期间新能源电压扰动程度作为新能源机组聚类的指标;根据新能源机组聚类的指标并结合机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对新能源场站机组进行分群;若需要分群,采用基于蜜獾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新能源场站机组进行分群;进一步判断所述分群是否合理,若否,采用所述基于蜜獾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一步分群,多次重复此过程,直至分群合理。本发明克服传统K‑均值聚类以及FCM聚类算法在聚类中心初值选取上的不足,提高迭代收敛速度以及聚类分群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3532.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在线弹性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量测信号;对所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量测信号衰减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低频振荡模态参数在线辨识的时域状态空间模型;以时刻k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值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作为参数初始值,计算下一时刻k+1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预测值和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计算滤波增益矩阵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依据量测信息,计算得到k+1时刻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值;按照上述辨识方法进行多次迭代辨识,输出最终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值。本发明实现了量测信号衰减下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的在线快速辨识,自适应性好,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532679.4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辉 , 贾然 , 金阿龙 , 李程启 , 黄振宁 , 孙晓斌 , 杨祎 , 张皓 , 漆照 , 郑斌 , 张用 , 周超 , 刘嵘 , 秦佳峰 , 刘传彬 , 张洋 , 林颖 , 沈浩 , 段玉兵 , 李珊 , 姚朋飞 , 杜斌祥 , 王晖 , 陈卯 , 李丹丹 , 龚建刚 , 王磊 , 杨晶晶 , 李英涛 , 顾泽林
IPC: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48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风致异物短路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历史风致故障异物短路图像信息,并按照故障与非故障进行区分标记;步骤2:对历史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对处理后历史图像进行提取电网异物短路特征,并针对电网异物短路特征建立典型导线异物对比图库;步骤3:按照线路重要程度、地理特征及电网风区分布图建立通道隐患分布地理图,并划分隐患区域类型;步骤4:获取输电线路的实时可视化通道图像信息,并对实时可视化通道图像进行异物识别;步骤5:对输电线路异物进行预警,并推送预警信息给输电线路所属责任人。本发明实现了对风致异物短路的提前预警及实时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4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70263.X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鹏辉 , 李程昊 , 焦在滨 , 张迪 , 李琼林 , 孙冉 , 曹晓璐 , 高泽 , 刘明洋 , 方舟 , 王骅 , 潘雪晴 , 刘芳冰 , 陈幸伟 , 张皓 , 赵华 , 高昆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直流主设备参数选取方法、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直流主设备参数选取设备、一种存储有设备参数选取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一种电子设备,首先是确定只考虑直流系统安全运行约束时,确定换流变压器的漏抗量区间,然后结合发现,给出了换流变压器的漏抗量为漏抗量区间的最小值。这样,可以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2309.1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遥感及GIS技术的输变电设备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输变电设备遥感影像,基于建立的输变电设备特征库,通过图像识别实现对影像中输变电设备的识别;将设备的识别结果与现场设备运行台账进行比对,获取识别的输变电设备的坐标信息;提取输变电设备特征信息,结合输变电设备的坐标信息,依据设备功能进行分层,实现图层信息的分类展示。本发明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利用GIS平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对数量巨大的输变电设备在地图上可以直观的进行空间展示,弥补了常规表格台账不可视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5684.9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然 , 沈浩 , 刘辉 , 沈庆河 , 周超 , 张洋 , 刘嵘 , 刘传斌 , 邓禹 , 周军 , 方泳皓 , 廖敏夫 , 段雄英 , 符一凡 , 辜超 , 姚金霞 , 朱文兵 , 段玉兵 , 张皓 , 马国庆 , 李鹏飞 , 王建 , 刘萌 , 李杰 , 曹志伟 , 杨祎 , 师伟 , 顾朝亮 , 林颖 , 李程启 , 朱孟兆 , 孙景文 , 王江伟 , 王学磊
IPC: G06F30/27 , G01D21/02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复合绝缘子芯棒性能预测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采用同类型材料与工艺制造的复合绝缘子芯棒的性能,以解决改变材料配比和生产工艺时测试的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当改变复合绝缘子芯棒规格、生产工艺和使用材料中单个或者多个变量时,可以免去实际生产与检测,快速预测得到改变后的芯棒性能参数。通过预测的方法,能够大幅减少实际生产与检测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