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70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53006.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电网运行参数;将所述电网运行参数带入预先构建并进行处理的交直流动态无功优化模型求解;基于求解结果对交直流混合电网系统进行无功控制;其中,所述交直流动态无功优化模型的处理包括,基于二阶锥规划对所述交直流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进行松弛和线性化处理。本发明全面考虑了各设备的约束关系,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以及计算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128349.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李明 , 亚夏尔·吐尔洪 , 焦春雷 , 亢朋朋 , 郑云平 , 宋朋飞 , 甫日甫才仁 , 克帕依吐·吐尔逊 , 马建功 , 宗思佳 , 查鲲鹏 , 杨岳峰 , 郝梓琳 , 高天 , 赵海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储能系统负荷变化的跟踪方法及系统,涉及重力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系统中负荷功率曲线P的变化规律,确定单位时间内负荷消耗的电能为Wt,确定释放堆场中最下层中单个重物块能够发出的电能W0和每升高一层单个重物块释放后能够增发的电能ΔW,确定堆场中待释放重物块的目标层数,根据根据负荷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率,确定目标层数中待抓取目标重物块,控制吊爪抓取待抓取目标重物块;本发明通过对每上升一层重物块能够发出功率的增加量进行计算,选出能够刚好满足负荷要求的最低层数,有效的减少因选取层数不当造成发电过多的情况,提高了矩阵式重力储能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11656.0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亢朋朋 , 郭小龙 , 孙谊媊 , 常喜强 , 宋朋飞 , 杨桂兴 , 翟文辉 , 徐波 , 樊国伟 , 宋明曙 , 郝红岩 , 刘德福 , 王喆 , 王衡 , 余军伟 , 彭寅章 , 付帝豪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点电压小幅暂降下的逆变型电源输出电流计算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并网结构构建逆变型电源并网控制模型,记录各稳态电气量初始值和控制器参数;根据并网点电压影响输出电流的控制机理,并构建微分方程,列写初始条件;求解微分方程;结合初始条件导出并网点电压暂降下的逆变器输出电流计算方法。本发明分析考虑了由于电网发生故障而引起逆变器并网点电压出现小幅跌落时,逆变器输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特性,以控制器参数特性为出发点,分析了电流暂态分量形成的原因和衰减机理,有效输出电压小幅暂降下的逆变型电源输出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05784.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 G06F17/16 , G06F18/231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导节点优化辨识的无功容量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S1:考虑无功源控制特性,构建全维度电气距离扩展矩阵模型;步骤S2:采用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实现电网的次区域划分;步骤S3:基于区域的连通性与拓扑结构,研究节点相对于本区域和区域边界连接节点影响程度,构建能够精确辨识主导节点的综合灵敏度指标,提出适应运行方式变化的主导节点辨识方法;步骤S4:针对不同的运行方式,考虑系统运行成本和电压稳定性约束,针对各次区域补偿点进行无功容量配置。本发明提高了薄弱节点辨识的准确性,为无功容量的分区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2422.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驱风机并网小干扰分析的动态相量域下dq变换方法,涉及风电并网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分别建立了风机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动态相量形式下的表达式,对于dq坐标系下直驱风机变流器控制部分,根据动态相量定义,重新构造了派克变换矩阵转换到abc坐标系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等值模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进一步研究风机并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的特性,通过把状态变量转换成动态相量形式,可以针对某一特定阶数的谐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清晰地观察到某一高阶谐波的振荡模态;有利于建立变流器控制部分和电气部分之间的联系,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6932.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367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故障穿越对多机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方法,涉及风电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分别建立了等效两机群节点电压方程,构造了不含风电机组的等值电磁功率表达式和风电机组的等值电磁功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等值单机无穷大模型,进一步研究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本发明所提研究方法将风机故障穿越控制策略与系统等值单机无穷大模型电磁功率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加清晰明了的分析故障期间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13380.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热力学特性和状态转换的风氢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风电‑制氢‑储氢系统,对风机、电解槽、碱液循环系统、压缩机、储氢罐分别建立数学模型,特别是使用切平面方程来线性表示电解槽功率、电流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使调度计算足够精确,系统引入生产、待机和停机状态;根据风电出力、电负荷,考虑电解槽运行状态、功率平衡以及设备约束,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包含售氢售电收入、投资成本、运维成本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金鹰算法的风氢系统调度方案,代入上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确定制氢站的最优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消纳弃风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13632.6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偏差前馈阻尼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考虑功率低通滤波器的影响,建立采用FDFF阻尼控制的VSG有功功率环的闭环动态模型;基于闭环动态模型,识别FDFF阻尼控制VSG的闭环极点轨迹变化类型;根据期望阻尼比和自然振荡频率整定频率偏差前馈阻尼系数,完成频率偏差前馈阻尼控制的参数整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FDFF阻尼方法因忽略功率低通滤波器而导致参数整定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7630.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储能电站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调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当混合储能电站的当前频率偏差未处于预设调频死区范围且当前频率偏差大于零时,基于两组储能部件的充电优先级、当前频率偏差、预设调频死区范围以及两组储能部件对应的当前荷电状态,确定第一当前调频控制策略;若当前频率偏差小于或等于零,则确定第二当前调频控制策略;第二当前调频控制策略用于实现满足放电需求的调频控制;当前频率偏差处于预设调频死区范围时,确定第三当前调频控制策略;第三当前调频控制策略用于实现任一储能部件的自恢复的调频控制。本发明能够科学、高效化地解决混合储能的功率分配和电网一次调频时的频率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231222.6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负荷惯量的电力系统惯量评估方法,首先获取系统发生扰动时的数据,基于转子运动方程原理获得系统总惯量;根据系统机组开机情况确定同步机组提供的惯量,并根据所述系统总惯量和同步机组提供的惯量计算获得负荷惯量;根据系统多次扰动计算得到的负荷惯量,建立负荷惯量与负荷大小之间的关系;获取当前系统的运行方式,得到当前系统运行情况下同步机组提供的惯量和负荷惯量,进而计算获得当前系统的总惯量。上述方法能合理建立负荷大小与负荷惯量之间的关系,计及负荷因素对系统惯量的影响,从而对系统惯量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