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929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19680.0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层叠体即便使用低透湿性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基材薄膜),(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基材薄膜)与硬涂层的密合性及硬涂层的耐划伤性这两方面也优异。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备: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形成的基材层(10);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上涂敷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1)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硬涂层(30);以及在上述基材层(10)与上述硬涂层(30)之间通过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渗透至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而形成的厚度为1.2μm以上的渗透层(20),其中,上述无机纳米粒子的含有比例是:相对于上述固化性化合物及上述无机纳米粒子的总和为1.5重量%~50重量%。

    光学层叠体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3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648.3

    申请日:201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在具备基材层、硬涂层、及设置于它们之间的渗透层、且于硬涂层的未设置渗透层之侧进一步具备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中新发现的变白的问题。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备:基材层,其系由热塑性树脂膜形成;硬涂层,其系于热塑性树脂膜上涂布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渗透层,其系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向热塑性树脂膜中渗透而形成于基材层与硬涂层之间;及光学功能层,其系于硬涂层上涂布光学功能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且光学功能层含有自热塑性树脂膜溶出的来自热塑性树脂膜的成分,相比光学功能层的表面,来自热塑性树脂膜的成分以更高的浓度存在于光学功能层的内部。

    光学层叠体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291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9680.0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层叠体即便使用低透湿性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基材薄膜),(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基材薄膜)与硬涂层的密合性及硬涂层的耐划伤性这两方面也优异。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备: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形成的基材层(10);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上涂敷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1)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硬涂层(30);以及在上述基材层(10)与上述硬涂层(30)之间通过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渗透至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而形成的厚度为1.2μm以上的渗透层(20),其中,上述无机纳米粒子的含有比例是:相对于上述固化性化合物及上述无机纳米粒子的总和为1.5重量%~50重量%。

    基板集合体片材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2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80067253.7

    申请日:2018-10-02

    Abstract: 基板集合体片材是划分出用于安装电子零件的多个安装基板的基板集合体片材。安装基板的总厚度为60μm以下,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基板集合体片材的贯通孔。贯通孔沿着安装基板的端缘形成,或者沿着假想线形成,该假想线沿着端缘延伸。

    布线电路基板
    60.
    发明公开
    布线电路基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70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80089615.4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的布线电路基板(X1)在厚度方向(T)上依次具备金属支承基板(10)、绝缘层(20)和导体层(30)。导体层(30)包含至少一个端子部(31)和从该端子部(31)延伸出的布线部(32)。金属支承基板(10)具有开口部(10A)。开口部(10A)在厚度方向(T)上贯通金属支承基板(10),且隔着绝缘层(20)与端子部(31)相对。开口部(10A)具有靠厚度方向(T)的一侧的第1开口周端缘(11)和靠厚度方向(T)的另一侧的第2开口周端缘(12)。在厚度方向(T)的投影观察时,第2开口周端缘(12)配置于第1开口周端缘(11)的外侧且沿着该第1开口周端缘(11)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