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射玻璃基底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725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580004980.5

    申请日:2015-01-05

    IPC分类号: G02B1/11

    摘要: 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距表面预定深度的抗反射层的抗反射玻璃基底,所述抗反射玻璃基底的特征在于:抗反射层具有相继从表面开始的深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至少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个具有多个气孔,第一层的孔隙率小于第二层的孔隙率。此外,提供了一种制造抗反射玻璃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顺序包括利用第一蚀刻液体蚀刻玻璃基底的步骤和利用第二蚀刻液体蚀刻玻璃基底的步骤,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蚀刻液体的多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大于第二蚀刻液体的多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提供了一种制造抗反射玻璃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顺序包括利用第一蚀刻液体蚀刻玻璃基底的步骤和利用第二蚀刻液体蚀刻玻璃基底的步骤,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蚀刻液体的氢氧化物和氟化物的摩尔浓度小于第二蚀刻液体的氢氧化物和氟化物的摩尔浓度。

    一种真空紫外偏振棱镜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07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46276.4

    申请日:2018-12-18

    IPC分类号: G02B5/30 G02B1/11 G02B27/28

    摘要: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真空紫外偏振棱镜,包括两片CLBO晶体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紫外为180-200nm,偏振棱镜的两片CLBO晶体棱镜结构一样,顶角为38.9°±1°,形状为两个直角梯形,CLBO晶体棱镜的斜面耦合对称形成长方体结构,中间采用空气隙连接;两片CLBO晶体棱镜的光轴均与o光溢出面垂直,自然光从CLBO晶体棱镜入射到空气隙中时,o光在斜面发生全反射,从真空紫外偏振棱镜侧面抛光面溢出;此时e光从CLBO晶体棱镜折射到空气隙中,进入另一块CLBO晶体后平行出射,从而保证了出射光为完全的偏振光,使用波长在真空紫外180-200nm,消光比

    一种绿色节能显控镀膜玻璃面板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9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33046.8

    申请日:2018-09-05

    发明人: 陆志文

    IPC分类号: C03C17/34 C03C17/00 G02B1/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显控镀膜玻璃面板制备方法,属于玻璃镀膜的技术领域。该镀膜玻璃可用于航空、高铁、家用电器等触摸显示面板,应用广泛。本发明制备的双层玻璃具有保温、隔热、减轻自重的环保节能效果,高性能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自重的玻璃。并且在显控镀膜玻璃面板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减反射和光转换功能,可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对有害的紫外光有效利用,本发明应用在太阳能玻璃上可显著提高太阳能玻璃透光率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抗老化性能大大提高,操作参数易于调控,生产环境温和,成本低廉的效果。

    自清洁膜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3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43424.3

    申请日:2018-05-10

    IPC分类号: F16J3/02

    摘要: 一种自清洁膜系统包括衬底以及膜。膜包括由氟化材料形成的单分子层以及第一多个区域,该第一多个区域设置在单分子层内并且彼此间隔开,使得第一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邻接氟化材料、被氟化材料包围并且未被氟化材料覆盖。第一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催化材料。一种形成自清洁膜系统的方法包括将由氟化材料形成的单分子层沉积到衬底上。在沉积之后,该方法包括烧蚀单分子层以在其中限定第一多个空腔,其中第一多个空腔中的每一个空腔沿着单分子层与第一多个空腔中的一个相邻空腔间隔开。在烧蚀之后,该方法包括将光催化材料嵌入第一多个空腔中的每一个中,以在衬底上形成膜并由此形成自清洁膜系统。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2673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580026483.5

    申请日:2015-07-09

    IPC分类号: G02B1/1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部件,其通过控制折射率的变化,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具有范围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抑制光的反射。所述光学部件包括:基材(1)、由规定的凹凸形成的蛾眼结构(3)、在基材(1)和蛾眼结构(3)之间形成的一个以上的缓冲层(2),构成为:通过缓冲层(2)和蛾眼结构(3)调节基材(1)和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