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复合湿度敏感材料、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9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8950.7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湿度敏感材料、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复合湿度敏感材料是TiO2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线、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上述的纳米复合湿度敏感材料,纳米复合湿度敏感材料固定于ITO玻璃片上。本发明所制备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采用原位化学聚合和溶胶凝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聚吡咯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其负载到聚吡咯纳米线和石墨烯复合材料上,提高了在室温下湿度检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氢敏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606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53955.8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敏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钛纳米管、贵金属纳米粒子、导电聚合物采用层层电沉积的方法负载到钛片上,其中贵金属纳米粒子的重量负载量为1-10%,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长度为10-1500纳米。本发明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在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上电沉积聚苯胺,提高了在室温下氢气检测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含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0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6589.5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Ru‑Co‑NC,由含钴氮掺杂多孔碳Co‑NC和钌纳米粒子组成;Co‑NC由CoZn‑ZIF经高温煅烧制得,锌元素在高温煅烧过程中气化挥发;CoZn‑ZIF、Co‑NC、Ru‑Co‑NC均呈菱形十二面体形状,晶粒尺寸均为0.84μm;Ru纳米粒子晶粒尺寸为4.63nm,并且均匀分布在Co‑NC表面。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Zn‑ZIF的制备;2,Co‑NC的制备;3,Ru‑Co‑NC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在25℃温度的条件下,水解率为90‑100%,完全放氢的时间为10‑30s,最大析氢转化率为2500‑2800molH2·molRu‑1·min‑1;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15‑25kJ·mol‑1;经10次循环后,水解率仍保持为100%,催化剂保留60‑70%的初始催化活性。

    一种海胆状微球钴镍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826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378432.0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胆状微球钴镍基电极材料,以硝酸钴、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然后采用二段煅烧法进行煅烧,再与硝酸钴、硝酸镍、尿素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即可得到由钴镍氧化物和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构成,呈海胆状微球结构的钴镍基电极材料;所述海胆状微球结构是由双金属调控得到钴镍基氢氧化物微球,通过煅烧以及水热反应,得到的钴镍基复合材料呈海胆状微球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钴镍氢氧化物微球的制备;钴镍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的原位制备和负载。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比电容为1400‑1500 F/g;电容保持率达到73%;在功率密度为807 W/kg,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26 Wh/kg。

    一种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812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4842.8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钌催化剂,由磷化钴/氮掺杂多孔碳CoP‑NC和Ru元素组成;CoP‑NC由ZIF‑67和次磷酸钠NaH2PO2混合后,经多段煅烧同时实现碳化和磷化所得;ZIF‑67由六水合硝酸钴、二甲基咪唑、甲醇化学合成所得;Ru元素由三氯化钌水合物还原负载所得;ZIF‑67为钴源、氮源,次磷酸钠为磷源,三氯化钌水合物为钌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ZIF‑67的制备;2,CoP‑NC的制备;3,Ru/CoP‑NC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氢时间为,析氢转换频率为20‑60s,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200‑400molH2·Eamol=30Ru‑‑1·40kJmin·‑1mol,水解放‑1;在25℃条件下,5次循环后,保持50‑60%的初始催化活性。

    一种磷化钴/氮共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3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70658.8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钴/氮共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材料,由磷化钴/氮掺杂碳纳米管Co2P/N‑CNTs和Ru组成;N‑CNTs由CoZn‑ZIFs煅烧碳化实现对CNTs的氮掺杂所得;Co2P由CoZn‑ZIFs作为自我牺牲模板和次磷酸钠的磷化所得,CoZn‑ZIFs以CNTs为载体,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锌在CNTs表面自生长所得;Ru由三氯化钌水合物还原负载所得。CoZn‑ZIFs为钴源、锌源和氮源,锌元素在煅烧过程中挥发;次磷酸钠为磷源,三氯化钌水合物为钌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Zn‑ZIFs/CNTs的制备;2,Co/N‑CNTs的制备;3,Co2P/N‑CNTs的制备;4,Ru/Co2P/N‑CNTs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析氢转换频率为100‑300 molH2·molRu–1·min–1,水解放氢时间为20‑60 s,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30‑35 kJ·mol–1;5次循环后,保持40‑45%的初始催化活性。

    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14407.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以Co,Ni‑MOF‑CNT衍生的LDH‑CNT为载体,经化学还原法负载Co‑B纳米粒子,所得材料具有磁性,具有三维片层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CNT的制备;2、LDH‑CNT的制备;3、CoB‑LDH‑CNT纳米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最大产氢速率为5167.72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93 kJ∙mol‑1;在303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70.2%。具有以下优点:MOF与碳材料复合增强了负载粒子的附着力;控制微观形貌为片层花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稳定性,增加活性位点;通过磁性提高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