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参数预测值降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故障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13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058023.9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关键参数预测值降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故障率的方法,包括:SS1、在对目标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状态进行分析预测前,判断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回传的预警模型关键参数是否缺失或存在逻辑错误:若不缺失或不存在逻辑错误进行SS2,若缺失或存在逻辑错误进行SS3;SS2、采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实时回传的预警模型关键参数,分析预测目标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状态;SS3、采用预警模型关键参数预测值,分析预测目标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状态;SS4、根据SS2或者SS3得到的分析预测结果,进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其他流程。本发明当回传的预警模型关键参数数据缺失或错误时,能够解决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可能失效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形变有序性的滑坡灾害多监测点融合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25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95279.4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形变有序性的滑坡灾害多监测点融合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滑坡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传感器预设时刻的形变速率;根据形变速率计算获得形变速率信息熵HV(t);计算监测形变方向和目标形变方向的形变方向关联熵HD(t);根据形变速率信息熵HV(t)的状态和形变方向关联熵HD(t)的状态,获取滑坡预警等级。本方案利用同一滑坡体上不同监测点的形变速率和形变方向特征,做到多监测点的融合利用,从滑坡的整体角度进行预警预报,从而避免现有预警预报方法的疏漏和不足;结合形变速率有序性和形变方向有序性,建立预警依据,与现有的预警模型形成互补,提升灾害预警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库区岸坡消落带劣化模拟系统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5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799279.X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库区岸坡消落带劣化模拟系统及实验方法。其实验方法:(1)将样品放入模拟系统的夹持器内,设定模拟系统的各项实验参数;(2)利用核磁共振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样品的孔隙分布、孔隙度等相关参数;(3)光纤声波传感系统采集的声信号传递给上位机进行反演计算,得到样品破裂的空间位置、破裂时间和破裂能量等参数;(4)根据计算得出的相关参数对岩石劣化过程进行分析。本发明可实时获取岩体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孔隙分布、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岩石破裂位置、裂纹几何特征、压力、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对于研究库区岸坡消落带劣化机制及库区岸坡滑坡或崩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地表形变场异常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58245.8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灾害预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地表形变场异常检测的方法。本发明基于使用视线多时间、多几何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时间序列位移的组合的监督分类方法;创建了一个训练数据集,该数据集已与独立验证的数据和当前最先进的分类技术进行了比较。本方法以创建一个利用InSAR表面变形时间序列的全自动异常检测系统。与InSAR时间序列处理相比,该方法将使异常识别后处理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展示了所提出的神经网络系统如何提供准确且暂时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射频方法和分析模型相比,大大减少了异常时间序列检测处理时间。

    基于变形状态综合多属性熵分析的滑坡稳定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1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71945.3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滑坡稳定性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变形状态综合多属性熵分析的滑坡稳定性预测方法,步骤如下:基于K均值法聚类法和云模型研究滑坡位移数据,定义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及变形状态;通过状态发生熵和状态转移熵及隶属度,进行变形状态序列的融合熵分析;通过状态融合熵的结果解释分析滑坡的稳定性规律。本发明与传统的安全系数相比,能够反映滑坡失稳程度及其变化规律;与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模拟方法相比,本方法以位移监测数据作为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易于进行连续的稳定性分析;与位移监测数据直接判断相比,本方法通过数据驱动模型分析滑坡变形状态,避免了单个工程地质经验的不统一,确保其适用于不同滑坡的地质条件。

    基于微地震技术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558525.X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地震技术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评价方法,包括检波器、数据采集仪和采集端数据传输设备,检波器用于检测地震波信号,通过钻孔的方式将检波器放置于20‑50米深的孔内,检波器通过线缆与孔外的数据采集仪连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对迭代神经网络的长短期记忆模型中引入了正则化退出机制,减少不同隐含层单元计算的复杂度,能够全面实时掌控高陡岸坡的稳定状态及发展趋势,提高岩体滑坡预警和风险管控水平,既能保证严格的数据同步采集、又能实时可靠的监测岩体状态,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耐震型模块化锚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43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0696.6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锚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震型模块化锚固装置,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为中空结构,锚杆杆体包括锚固段和自由段,自由段上设有多个阻抗原件,相邻的阻抗原件之间的锚杆杆体上套设有乳胶膜,乳胶膜与锚杆杆体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灌浆体的弹性密封空间,套设乳胶膜的锚杆杆体上设有用于连通锚杆杆体内部和弹性密封空间的预留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耐震型模块化锚固装置,在自由段利用乳胶膜形成包裹的注浆体,限制注浆过程中的劈裂作用避免影响周边岩土体完整性,并在自由段注浆体间预设橡胶阻抗原件作为减震器,提升瞬时强震下锚杆-灌浆体-阻抗原件间不协调运动时的能量耗散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的耐震性能。

    基于微地震技术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58525.X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地震技术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评价方法,包括检波器、数据采集仪和采集端数据传输设备,检波器用于检测地震波信号,通过钻孔的方式将检波器放置于20-50米深的孔内,检波器通过线缆与孔外的数据采集仪连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陡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对迭代神经网络的长短期记忆模型中引入了正则化退出机制,减少不同隐含层单元计算的复杂度,能够全面实时掌控高陡岸坡的稳定状态及发展趋势,提高岩体滑坡预警和风险管控水平,既能保证严格的数据同步采集、又能实时可靠的监测岩体状态,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基于液态金属传感器的远程交互式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3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93746.0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传感器的远程交互式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站和远程连接的远程通讯基站,监测站包括集成为一体式的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通讯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远程通讯基站通过无线通讯信号与所述监测站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电信号采集部分连接有多个液态金属传感器。本发明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LoRa通讯模块,可实现岩土工程应力的远程实时监控,其具有原理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且本装置通过多个液态金属传感器进行多个点位实时监测,并将电信号通过通讯部分发送到远程通讯基站进行汇集处理,打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一监测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