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71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3722.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外壳包覆在内核上,内核包括第一纳米金属掺杂的LiNixMn1‑xO2,其中0.6≤x≤0.9,并且外壳包括第一纳米金属掺杂和第二纳米金属掺杂的LiNixMn1‑xO2。该正极材料解决了高性能锂电池对稀有金属钴的依赖性,且其结构稳固,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循环性能、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8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80874.5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10/0585 , H01M10/48 , H01M50/105 , H01M50/586 , H01M50/59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软包电池及其装配方法,所述锂离子软包电池包括:第一电芯,第一电芯包括第一芯体和设于第一芯体厚度方向一侧的第一绝缘件;第二电芯,第二电芯包括第二芯体和设于第二芯体厚度方向一侧的第二绝缘件,其中,第二电芯与第一电芯层叠布置,且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贴合,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的相向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凹陷的容纳槽,容纳槽贯通第一绝缘件和/或第二绝缘件的一侧边沿;参比电极,参比电极的导电端伸入容纳槽内。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软包电池,可以防止导电端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外力扭曲变形,避免导电端因变形导致镀锂不均一,降低参比电极引发短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0579.0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基体和壳层,壳层包覆在正极材料基体表面,正极材料基体包括骨架和正极材料颗粒,正极材料颗粒负载在骨架上,骨架包括固态电解质,并且部分固态电解质掺杂进入所述正极材料颗粒晶格中,正极材料颗粒的化学式为LiNixCoyM(1‑x‑y)O2,其中,0.6≤x≤0.95,0.05≤y≤0.2,M为Mn或/和Al;壳层包括固态电解质。该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率、首次充放电效率、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同时用该正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可以减少液态电解质的用量,电芯的能量密度提高,进而显著提高电池安全性能,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821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60889.3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0/60 , B60L58/10 , H01M50/269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放电电路、电池包以及电动汽车,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模组;接触器模块,所述接触器模块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设置在所述模组之间并与所述模组连接,形成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高电压电路和低电压电路,通过控制所述接触器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高电压电路与低电压电路之间的转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模组或模块间设置接触器等电器件,实现低电压平台与高电压平台之间的切换和应用,实现多个工作状态的选择,可匹配多个系统,进而实现不同模式和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6505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49724.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27 , B60L58/25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电池包的方法、装置、电路以及电池包,所述加热电池包的方法,包括:获取加热指令;将所述加热指令发送至直流转换功率电源DC/DC;所述直流转换功率电源DC/DC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将电池包加热至预设温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池包内两个或多个大模组或模块之间的充、放电过程,依靠电芯中产生的电化学热,欧姆热等,使电池包自身热量聚集,温度升高,解决了电池包在低温情况下的正常充、放电,车辆正常充电和行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7634.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该负极极片的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有不同增厚率的活性层,各活性层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各自为石墨,从靠近负极集流体到远离负极集流体的方向,控制活性层的增厚率依次递减,并且控制第一活性层的增厚率在12%以上,第二活性层至第n活性层的增厚率在12%以下,从而使得负极极片在充电过程中靠上层的活性层获得较小的厚度变化和孔隙率变化,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靠下层的活性层获得较大的厚度变化和孔隙率变化,产生对电解液的吸收作用,利用电解液对流传质来降低电极敷料内层Li+的扩散极化,从而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发挥的同时,提高电池的充电速率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1641.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片阵列材料的方法、正极极片,包括:将脂肪胺溶液与中间体溶液进行混合加热处理,以得到酰胺复合物,其中,所述中间体溶液包括铜金属盐、二元羧酸、醇溶剂;对所述酰胺复合物进行煅烧处理,以得到含碳复合物;将所述含碳复合物与铁金属盐水溶液进行混合处理,以得到所述纳米片阵列材料。所述纳米片阵列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导率和高比面积的空间结构,可优化锂电池中锂离子在电化学过程中的运动。所述正极极片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1786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0198743.7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9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13 , F16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侧边框、底板组件和集流管路,其中所述侧边框限定出具有敞口的腔体,所述底板组件封闭所述腔体的敞口,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具有用于流通换热介质的换热腔,所述集流管路设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该电池箱体的侧边框的空腔内设置有集流管,以使集流管存在于单独的封闭腔体内,与电池模组安装空间相独立,有效解决了换热介质漏液到电池模组安装空间内所带来的风险,并且侧边框与底板组件的紧密结合可使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优化使用空间,使电池箱体的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08895.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脉冲充电;脉冲充电包括多次执行充电和静置的交替过程;根据充电和静置的交替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变化,以及脉冲充电所采用的脉冲电流值,计算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直流内阻;根据等效直流内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锂离子电池是否发生析锂。本申请通过进行多次充电和静置的交替,使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液中的锂离子较好地处于平衡状态,通过等效直流内阻量化电池内部阻抗的变化,确定是否发生析锂,无需对大量电池进行拆解,能够实现在线析锂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析锂问题,提高析锂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1910198763.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13 , F16L21/02 , H01M50/244 , H01M50/24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