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83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17097.9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粒子群算法对预先建立的潮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全局最优目标函数值和首次最优控制变量;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所述全局最优目标函数值和首次最优控制变量得到控制变量的最优解;根据所述控制变量的最优解对电网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快速找到交直流电网控制变量的全局最优解,弥补传统数值算法在解决非线性问题中存在的不足,达到减少交直流系统的网络损耗,提升电网电压运行水平的目的,可有效提高交直流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3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29781.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蒲天骄 , 董雷 , 陈乃仕 , 刘威 , 李烨 , 王晓辉 , 范士雄 , 杨占勇 , 杨洋 , 卫泽晨 , 李蕴 , 黄仁乐 , 贾东强 , 汪伟 , 王存平 , 孙健 , 王海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功率扰动量;基于采集到的功率扰动量对预先建立的配电网自治区域的功率‑成本模型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分配配电网自治区域内各自治节点的功率;预先建立的配电网自治区域的功率‑成本模型包括:将各分布式电源发电增量成本作为一致性变量,使各分布式电源的等耗量微增率保持一致。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克服传统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中通信与计算量大的缺点,实现了主动配电网调度算法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35979.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可控资源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首先确定预测序列和场景集;然后根据场景集,并通过滚动优化模型确定可控资源的最优控制变量;最后控制可控资源,实现可控资源协调优化控制,可控资源的最优控制变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采用滚动优化模型确定可控资源的最优控制变量,提高可控资源的利用率,消除了电压越限,使控制过程能够较好地应对可控资源的不确定性;本发明利用闭环控制解决了随优化时间的增长导致预测精度显著下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6307.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调频能量约束的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系统在有功扰动下的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判断所述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是否满足频率稳定能量平衡判据,获取判断结果;当不满足频率稳定能量平衡判据时,确定每个新能源场站的可用调频能量;按照可用调频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新能源场站的可用调频能量在所述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的上一时段依次加入调频序列,直至满足调频稳定需求时停止,完成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本发明从能量视角出发将频率稳定等效为扰动能量与调频能量能否平衡的问题,随后将新能源调频对频率的贡献等效为能量方块,通过能量方块的叠加判别,保证频率稳定,同时最小化对新能源调频能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7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29515.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惯量的方法和系统,其通过采集的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组信息、新能源发电机组信息和网络信息计算得到考虑频率分布特性以及新能源发电惯量支撑能力系统等效转动惯量,并通过与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拓扑结构计算得到的系统等效转动惯量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监测结果。所述方法和系统计算确定的系统等效转动惯量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统实际运行情况,而且通过与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的更加精细化的电网等效转动惯量阈值进行比较,使得系统的转动惯量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所述方法和系统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能够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3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11677.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智能评估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样本空间分为数据空间可靠域、数据空间不确定域和异常域,并利用训练数据对暂态稳定智能评估模型的样本空间进行划分;采用暂态稳定智能评估模型对增量数据进行预测,确定当前数据空间可靠域外的正确预测数据和误判数据,并基于正确预测数据和误判数据对数据空间可靠域进行持续性的更新;利用所述暂态稳定智能评估模型对需稳定性评估的目标电网数据进行稳定性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暂态稳定智能评估模型对应的数据空间可靠域对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并当测试数据在任一可靠域中且不在任何异常域中时,确定所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1544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1479.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岩 , 宋旭日 , 李立新 , 叶瑞丽 , 谢琳 , 冯琼 , 崔灿 , 李博 , 范士雄 , 狄方春 , 李劲松 , 李大鹏 , 封超涵 , 夏文岳 , 杨清波 , 王佳琪 , 刘升 , 张周杰 , 武书舟 , 刘东 , 马欣欣 , 陶蕾 , 徐鑫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待预测时段前预设时段的负荷数据及负荷影响数据;获取电力系统待预测时段的负荷影响数据;根据电力系统待预测时段的负荷影响数据,以及电力系统待预测时段前预设时段的负荷数据及负荷影响数据,通过预设的负荷预测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得到电力系统待预测时段的负荷预测结果。基于时间卷积网络模型负荷预测网络模型,能够进行并行执行数据处理,极大的提升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速度;同时,采用基于时间卷积网络模型的负荷预测网络模型进行预测,相较于现有的LSTM模型能够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高准确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0937.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空间分布和限幅环节的频率安全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初始化等效调速器模型参数;基于模型参数、网络参数和预设故障信息,建立振动力学模型;求解模型获得机组频率;根据模型参数和频率,确定一次调频能量的条件判据和误差;当误差超出误差范围时,多次迭代修正模型的调差系数,直至一次调频能量满足条件判据;根据模型参数和频率,确定一次调频功率的条件判据和误差;当误差超出误差范围时,多次迭代修正模型的等效一阶惯性时间常数,直至机组一次调频能量和功率均满足条件和功率判据;输出调速器的调频能量、各机组的频率和安全结论。可准确反映机组调速器进入限幅环节后的响应特性,频率空间分布特性对频率安全结论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