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2871.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故障恢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负荷优先级,以恢复的负载作为目标函数,以配电网中各节点线路的运行限制作为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模型;基于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模型,构建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智能体集合,将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转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智能体集合构建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进行多智能体的训练,各智能体根据各自观测信息生成决策,得到故障恢复策略。基于配电网负荷优先级和节点线路运行限制构建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能够确保恢复策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多智能体的并行决策过程缩短了策略生成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33563.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29/26 , G06F18/10 , G06F18/243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时累积图谱的平滑解相干噪声十字形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设备状态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局部放电传感器对目标电力设备的多个采样点进行监测,以获取所述目标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信号;根据每个局部放电传感器获取的局部放电信号,生成对应的局部放电累计图谱;对所述局部放电累计图谱进行平滑解相干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所述目标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噪声位置进行十字形识别。本发明的应用能够为长时间局部放电产生的图谱进行噪声判断,排除噪声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61590.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合规用电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场景转换控制单元、电流过载试验模块、自动拉弧实验模块以及用电安全设备演示单元,其中,场景转换控制单元向电流过载试验模块和自动拉弧实验模块发送信号,切换演示内容,并将切换到位信号反馈至场景转换控制单元;电流过载试验模块与场景转换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演示过载运行的危害;自动拉弧实验模块与用电安全设备演示单元连接,用于演示故障电弧的发生;用电安全设备对自动拉弧实验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发出报警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83450.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克利 , 杨圆 , 颜湘莲 , 王雯 , 王浩 , 温超 , 惠娜 , 邱丽君 , 袁帅 , 毕建刚 , 黄印 , 高婷玉 , 季严松 , 王广真 , 王峰 , 姜金鹏 , 杜非 , 于浩 , 杜劲超 , 是艳杰 , 付德慧 , 韩晨磊
IPC: G01R31/12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16C20/10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4F7N/CO2/O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识别方法,包括:对C4F7N/CO2/O2不同比例混合气体开展多种放电故障类型下的分解试验,收集每种放电故障类型产生的多种分解产物含量数据集;采用决策树学习算法,生成放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从能量角度构建C4F7N主要分解路径,并根据分解路径确定多种放电故障类型所需的C4F7N的特征分解产物比;根据待分析C4F7N/CO2/O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多组待分析分解产物含量以及特征分解产物比,确定故障特征分解产物比值,输入至放电故障类型识别模型,确定待分析C4F7N/CO2/O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的放电故障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31925.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志超 , 李鹏 , 赵龙 , 赵博文 , 毕建刚 , 励刚 , 赵录兴 , 耿佳琪 , 袁帅 , 仇茹嘉 , 于浩 , 杨园 , 朱太云 , 胡小文 , 张少春 , 罗超 , 刘闫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领域,方案为一种基于光载微波技术的量子互感器,包含前端、后端、绝缘子以及连接于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传输链路,所述绝缘子包含用于安装传输链路的绝缘通道,所述后端包含微波源、光载微波发送模块、激光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前端包含光载微波接收模块及固态自旋量子探头,所述固态自旋量子探头包含固态自旋色心以及微波天线;本方案利用光载微波技术将微波信号转化为调制光信号,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在前、后端之间进行传输,提高了量子互感器使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本方案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网高压侧的安全可靠的电流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44117.9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装备非介入式温度传感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汇聚节点和多个无线微光取能温度传感器,其中多个无线微光取能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电力电子装备壳体上,每个无线微光取能温度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温度数据无线传输至温度传感器汇聚节点;温度传感器汇聚节点基于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温度诊断,当温度异常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告警信号发送至监测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259738.4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1/04 , G01N9/00 , H01H3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气体密度继电器装置,包括:气体继电器本体,用于监测目标电气设备的气体密度,并当监测的气体密度超出预设气体密度范围时,输出报警和/或闭锁接点信号至外接的一次侧设备;继电器接头,用于传输所述目标电气设备中的气体至智能气体密度继电器装置;传感器测量单元,用于获取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接线故障诊断单元,用于对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装置的报警接点和/或闭锁接点的接线状态进行诊断,并当确定接线状态异常时,发送异常信号至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获取气体密度值,实现监测所述目标电气设备的气体密度;用于根据所述异常信号输出接点接线故障信息至外接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75793.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样本采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生成的目标样本数量,采集有线特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传输的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对所述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滤波,引入随机相位截取和降采样,生成模拟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降采样信号;根据所述降采样信号输出PRPS图谱,并添加设置的局部放电模型标签,生成样本数据。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的样本采集过程,包括自动化电压控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从而节省了样本采集时间,实现了大量无线局部放电样本的采集,为局部放电诊断算法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54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189952.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3/09 , G01R33/10 , G06N3/04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对动态磁滞进行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给定磁场信号施加给传感器,采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建立循环神经网络,确定网络结构;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量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出量为补偿后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循环神经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初始化,通过训练数据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循环神经网络输出量的预测值与目标值作差,获取作差结果;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按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通过训练数据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作差结果达到阈值标准或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确定当前网络参数的循环神经网络为训练好的循环神经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6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05261.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和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诊断平台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和远程专家诊断单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现场巡检工作人员设计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AR技术,5G通讯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结合,一方面解放了巡检人员的双手,便于其操作、检修设备,也便于依靠专家指导进行带电检测作业,另一方面,通过远程专家诊断单元使远程专家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现场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现场情况,大幅提升远程专家参与变电站巡检的效率,而且通过所述平台能够实现多个巡检人员与多个远程专家同时交流,提高诊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