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3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609.X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D01F9/22 , B01J37/34 , C01B31/02 , D04H1/72 , H01B13/00 , H01M4/88 , H01M4/96 , B01J27/24 , B01J35/02 , B01J35/06 , B01J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 , C01B32/168 , C01B32/174 , C08L33/20 , D01D5/0092 , D01F1/10 , D01F6/18 , D01F9/22 , H01M8/083 , H01M8/1013 , Y02E60/52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金属微粒的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以高度分散的方式负载有金属微粒,并且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的烧结。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金属微粒的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纺丝工序,所述纺丝工序是通过静电纺丝法,在使氮元素残留于碳纳米纤维上且能够形成碳纳米纤维的条件下,对原料组合物进行纺丝,该原料组合物中含有:具有所述氮元素且能够形成碳纳米纤维的含氮聚合物、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56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7327.2
申请日:2008-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83 , H01M8/04097 , H01M8/04164 , H01M8/068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碱型燃料电池,所述碱型燃料电池具有电解质,以及配置在所述电解质的两侧的阳极和阴极。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有:该燃料电池;排出通路,所述排出通路连接到所述燃料电池的排出口,并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含有未反应的燃料的排燃料;和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连接到用于将燃料导入所述燃料电池中的导入口,并使所述排燃料循环以及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还包括燃料/水分离装置,所述燃料/水分离装置连结到所述排出通路和所述循环通路,并配置在所述排出通路和所述循环通路之间。所述燃料/水分离装置从由所述排出通路流入的所述排燃料中分离和除去水,然后使已分离和除去了水的浓缩燃料流入所述循环通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999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27644.1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16/06 , C08F8/00 , C08F8/42 , C08F8/30 , C08G81/02 , H01M8/02 , H01M2/16 , C08L29/04 , C08K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3/08 , C08J5/2256 , C08J5/2268 , C08J2329/04 , C08J2379/04 , H01M6/181 , H01M6/188 , H01M8/0289 , H01M8/1027 , H01M8/103 , H01M8/1046 , H01M8/1072 , H01M10/056 , H01M10/26 , H01M10/347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价格低、虽然为碱型但显示高传导率、并且由于即使在湿润状态下起传导性作用的化合物的流出也少故而可以稳定地维持高的传导性的高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以及其他的电化学系统。本发明的构成为,含有复合化合物,该复合化合物至少以聚乙烯醇和锆酸化合物为构成成分,并且含有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在共存有含水溶剂、聚乙烯醇、锆盐或氧锆盐以及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溶液中,在使锆盐或氧锆盐水解后,除去溶剂,然后使其与碱接触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130549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80042125.4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04 , H01M8/0206 , H01M8/0252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1065
Abstract: 管状燃料电池(10)包括内集电器(5)、薄膜电极组件(6a)、以及密封部分(7a1、7a2),所述密封部分(7a1、7a2)分别设置在所述薄膜电极组件的轴向端部处。薄膜电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集电器上的内催化剂层(2a)、设置在所述内催化剂层上的电解质薄膜(1)和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薄膜上的外催化剂层(2b)。外催化剂层的轴向长度比电解质薄膜和外催化剂层的轴向长度短。在管状燃料电池的每一侧,外催化剂层的轴向端面和内催化剂层的轴向端面位于密封部分的两个相反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970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8063.1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116/06 , C08F8/42 , H01M8/02 , C25B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6 , C08K3/10 , H01M2300/0088 , Y02P70/56 , C08L2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固体电解质的原料溶液浓度维持在规定浓度以便可以高效进行制膜,并且能够防止原料溶液的凝胶化,而且价格低、即使是碱型也发挥功能的、含有锆酸化合物和聚乙烯醇的复合化合物的高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在含水溶剂、聚乙烯醇和锆盐或氧锆盐共存的溶液中,将锆盐或氧锆盐水解后除去溶剂,然后与碱接触而成,至少含有聚乙烯醇和锆酸化合物的复合化合物。此外,还通过加热到50℃以上,或者在pH为7以下的状态下加热到50℃以上来进行上述水解。
-
公开(公告)号:CN10127285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680035181.5
申请日:2006-09-25
Applicant: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02 , B01J21/18 , B01J23/58 , B01J23/63 , B01J23/894 , B01J35/0013 , B01J2523/00 , H01M4/8605 , H01M4/8814 , H01M4/8875 , H01M4/8882 , H01M4/8896 , H01M4/9016 , H01M4/923 , H01M4/926 , H01M2008/1095 , Y10T428/2991 , B01J2523/24 , B01J2523/3706 , B01J2523/842 , B01J2523/821 , B01J2523/828 , B01J2523/3712 , B01J2523/8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担载了微粒子的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微粒子是在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等中代替目前一般使用的铂担载碳粒子或金属铂粒子而使用的、并且比以往的铂担载碳粒子等铂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微粒子。其结构为,将晶格中含有贵金属元素且其平均晶粒尺寸是1~20nm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微粒子担载在碳粒子上。作为制造这样的担载了微粒子的碳粒子的方法是,首先制备含有构成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微粒子的金属的配位离子的溶液,接着,使碳粒子分散在得到的溶液中,在上述金属的配位离子被吸附在碳粒子上之后,实施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272854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680035077.6
申请日:2006-09-25
Applicant: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载持微粒子的碳粒子及使用其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可以用来代替目前在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等中使用的载持铂的碳粒子或金属铂粒子,与以往的载持铂的碳粒子等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铂的用量。在平均粒径20~70nm的碳粒子上载持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子,该金属氧化物微粒子的平均微晶尺寸在1~20nm范围并含有铂等贵金属元素(由通式MOx表示,式中的金属元素M的一部分被贵金属元素置换)。作为制造这样的载持微粒子的碳粒子的方法,首先制备含有构成金属氧化物微粒子的金属的配位离子的溶液,接着,将碳粒子分散于所得到的溶液中,使上述金属的配位离子吸附在碳粒子上,然后进行水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25364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80031957.6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15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管状燃料电池的热交换效率的燃料电池。尤其公开了这样的燃料电池,包括:管状燃料电池(1);在所述管状燃料电池(1)外部设置的热交换器(10a)。在该燃料电池中,所述管状燃料电池(1)的外周面和所述热交换器(10a)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51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118.9
申请日:2006-0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 , H01M4/9075 , H01M4/92 , H01M2004/028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其中用于担载金属催化剂的载体本身具有导电性,并且该燃料电池催化剂可以防止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长期使用过程中团聚。在本发明中,上述目的如下实现:提供用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阴极侧催化剂电极层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其包含金属催化剂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
-
公开(公告)号:CN100364162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480013668.4
申请日:2004-02-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H01M8/044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装有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电压施加单元首先分别向属于相“a”、相“b”、相“c”、相“d”、相“e”和相“f”的静电输送电极(37)施加电压(+,+,0,-,-,0),然后相继施加电压(0,+,+,0,-,-),电压(-,0,+,+,0,-),电压(-,-,0,+,+,0),电压(0,-,-,0,+,+)和电压(+,0,-,-,0,+)。电压施加单元重复该循环多次以向相“a”至相“f”施加电压。凝聚在氧化气体通道(36)中的水滴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并在该循环的电压的正-负变化过程中,在被水滴附近的静电输送电极(37)排斥或吸引的同时沿从氧化气体通道(36)的入口到出口的方向行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