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01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38721.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889 , C07C1/12 , C07C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80-90份载体,10-15份活性组分和1-5份助剂;所述载体包括γ-Al2O3;所述活性组分包括Ni,所述Ni以NiO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中;所述助剂包括Mn。本申请中提供的催化剂能够在一个大气压、原料气体积空速3000ml/(g.h)和H2/CO2/N2=4:1:10的反应条件下,CO2转换率接近92%,在较宽温度范围内CH4选择性皆接近100%,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另外,本申请中的催化剂还具有抗积碳、热稳定性好等特点,适于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03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1052964.6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第一直流母线和快速充电区;其中,快速充电区包括快速充电桩以及与快速充电桩电连接的快速充电控制机构;快速充电控制机构分别与光伏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电连接;光伏发电装置通过第一变压器与第一直流母线电连接;储能装置通过第二变压器与第一直流母线电连接;第一直流母线与快速充电桩电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电动汽车的快速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提高快速充电区内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并稳定第一直流母线上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14445.6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多参量融合的绝缘气体综合性能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绝缘气体的灰度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计算灰度评价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所述综合权重计算得到待评价气体的综合测度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技术方运用灰度理论,可以不受气体种类和指标参数数量的限制,解决了定性与定量共存的矛盾,又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离差法,结合博弈论,保障了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可以用来评价替代绝缘气体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14881.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assie-mayr电弧模型仿真方法,包括: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MHD电弧仿真,确定在固定介质下,电弧的耗散功率与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的关系;cassier电弧模型和mayr电弧模型串联,假设所述cassier电弧模型和所述mayr电弧模型为两个非线性电弧电阻,建立电弧电阻与比例系数的关系;通过pscad软件建立cassie-mayr电弧模型,建立电弧电阻与电弧电压以及比例系数的关系函数;选取仿真参数,根据所述电弧电阻与电弧电压以及比例系数的关系函数,对电弧进行仿真。本申请通过按照一定比例结合cassie电弧模型和mayr电弧模型,可精确模拟电弧在大电流区与电流零区附近的特征,建立一种适用范围广,模型简单且仿真精度高的电弧模型,提高仿真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73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054768.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消光处理技术的克尔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克尔细胞透光体外周环绕设置有消光装置,消光装置包括两片叠加在一起的偏振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且分别与克尔细胞透光体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的信号输入端、沿信号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光纤准直器、起偏器和第一波片,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的信号输出端、沿信号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波片、检偏器和第二光纤准直器;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正交。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外周设置的消光装置,有效减少光照对传感器的影响,同时多个克尔细胞透光体串联连接增加了每一个克尔细胞透光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72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093303.1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流极、电压极、电流引线、电压引线、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电流极为4组镀锌铜棒矩形布置组成的矩形电流极,电压极包括6‑7组单端电压极,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长度为1.5‑2D,采集模块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电流极通过电流引线与接地网电连接,电流采集模块套接在电流引线上;电压极通过电压引线与接地网电连接,电压采集模块分别与电压极、接地网电连接;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均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电流极为组合式电流极,电压极包含多组单端电压极,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采用短引线布置,保证了测量工作方便快捷,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78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98079.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及其控制保护方法,系统包括发电单元和汇集输送单元,由光伏阵列模块和DC/DC变换器组成的发电单元输出直流电,经过升压换流器的直流升压后汇聚在汇流箱内统一输出,再由逆变换流器转变为交流电后并入大电网。该系统充分利用DC/DC变换器、逆变换流器和升压换流器的可控性及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避免出现以交流方式时的问题,进而提高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而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保护方法,对系统进行控保分区和控保分层处理,通过各系统控保分区和各系统控保分层之间的协调配合,对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和保护,实现光伏电站在以直流升压汇集方式接入大电网时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2964.6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 H02J7/0027 , H01M10/44 , H02J7/0055 , H02J7/02 ,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第一直流母线和快速充电区;其中,快速充电区包括快速充电桩以及与快速充电桩电连接的快速充电控制机构;快速充电控制机构分别与光伏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电连接;光伏发电装置通过第一变压器与第一直流母线电连接;储能装置通过第二变压器与第一直流母线电连接;第一直流母线与快速充电桩电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电动汽车的快速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提高快速充电区内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并稳定第一直流母线上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7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4768.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消光处理技术的克尔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克尔细胞透光体外周环绕设置有消光装置,消光装置包括两片叠加在一起的偏振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且分别与克尔细胞透光体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的信号输入端、沿信号输入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光纤准直器、起偏器和第一波片,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的信号输出端、沿信号输出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波片、检偏器和第二光纤准直器;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正交。串联连接的克尔细胞透光体外周设置的消光装置,有效减少光照对传感器的影响,同时多个克尔细胞透光体串联连接增加了每一个克尔细胞透光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810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23019.7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冷热循环系统复合绝缘子带电及紫外老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冷热循环及温控系统,在冷热循环及温控系统上部的试验腔体,在冷热循环及温控系统一侧的红外热像仪和紫外成像仪(3),在冷热循环及温控系统另一侧的局部放电及温度采集系统(9)。本发明可以在低温与高温循环条件中,实现对带高电压复合绝缘子护套与新泵粘接界面耐受试验,同时进行紫外老化,并实现在线局放和温度的在线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