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6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6468.X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蓝藻毒素β-甲氨基-L-丙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预处理、衍生化、液相色谱-四级杆-电喷雾质谱分析等步骤。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该方法针对水环境中生物样本基体复杂、前处理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提取出水产品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BMAA,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法联检测方法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回收率较好和精确度高。

    一种宽叶香蒲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795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33642.2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叶香蒲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的方法,将宽叶香蒲的种子干燥、消毒、发芽生根;对生根后的根尖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具体方法为从生根后的苗根上获取2-3mm的根尖,转接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无光条件下培养9周;将愈伤组织转接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在25℃、连续光照的条件下分化培养4周;将分化培养后得到的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4周;将生根培养后的苗转移到含有花肥的小花盆中,将苗置于25℃的温室中生长,在第一周的时候苗的上方要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水分的蒸发,3天浇水一次,培养40天后转移到更大的花盆中并保持3~5cm的水。

    一种测定苦草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693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50960.5

    申请日:2010-08-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苦草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方法,属于阴离子自由基的测定领域。首先采集充分暴露的苦草幼嫩叶片的尖端部位,清洗;在密闭的氮气环境中的密闭操作箱中进行自由基的Tiron捕获,最后用EPR技术进行测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测得苦草叶片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根据EPR谱图的超精细结构常数和谱图的形状分析,结合SOD酶预处理后叶片自由基强度显著降低,发现所测定的自由基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目前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最直接、最准确有效的方法;超氧阴离子对污染物响应敏感并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种属,并可适用于植物根部组织的自由基测定。

    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7096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75228.6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表达上述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该基因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三苯基甲烷染料脱色酶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的纯化方法,以及上述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在去除三苯基甲烷类染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对三苯基甲烷类染料具有高效的脱色活性,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纺织品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2808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36005.9

    申请日:200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纺织品的鉴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表面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从而能够判断该纺织品是否为纳米纺织品。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纳米纺织品表面的纳米结构单元特征识别的系统性鉴别方法,可适用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纳米材料或纳米技术的棉织品、丝织品及非织物等的纺织品。本发明方法有利于纳米纺织品基本性能指标的建立与完善,规范纳米纺织材料性能品质测试评定与质量检验分析鉴别;本发明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纳米纺织品的产品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3744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038301.9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被砷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有机肥;(2)添加甲硫氨酸和谷氨酸作为甲基供体;(3)调节土壤含水率;(4)调节pH值为5.3-8;(5)创造厌氧环境。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只能通过添加剂来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可利用性,并不能实质性的去除土壤中的砷,本发明利用土壤微生物的挥发作用可实质性的去除土壤中的砷,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超积累植物法需要大面积种植植物和及时收割植物,如何处置收割后的植物也是一个难题,生物挥发技术则不存在这些问题,相对省时省力。

    池塘水体自循环去除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5159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03131774.X

    申请日:2003-07-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易朝路 杨柳燕

    Abstract: 池塘水体自循环去除污染的方法,在池塘(7)水面上部的坡地挖有水沟,水泵(1)通过水管(2)将池塘中的水抽到水沟(3)中,水体通过水沟(3)周围的土层,部分污染物还被土层吸附,同时被土层中的微生物分解氧化,过滤后的水体通过渗流回到池塘水体中。本发明方案,使抽上来的污染水体通过过滤、微生物氧化和生化分解处理,矿物吸附,植物吸收等多重手段,能大大减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使池塘或湖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6952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610038301.9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被砷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有机肥;(2)添加甲硫氨酸和谷氨酸作为甲基供体;(3)调节土壤含水率;(4)调节pH值为5.3-8;(5)创造厌氧环境。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只能通过添加剂来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可利用性,并不能实质性的去除土壤中的砷。本发明利用土壤微生物的挥发作用可实质性的去除土壤中的砷,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超积累植物法需要大面积种植植物和及时收割植物,如何处置收割后的植物也是一个难题,生物挥发技术则不存在这些问题,相对省时省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