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能量耗散特性分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13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75542.2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弱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能量耗散特性分析方法和装置,该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有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模型;基于有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模型,建立弱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模型,并分析弱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的能量耗散特性;向弱阻尼非线性能量阱系统引入分段刚度建立弱阻尼分段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相应地,建立分段刚度建立弱阻尼分段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的拓扑特征模型,并分析弱阻尼分段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的能量耗散特性。本发明通过对分段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系统耦合单自由度主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振动抑制效果的研究,实现对弱阻尼分段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的能量耗散特性分析。

    一种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姿态机动规划方法、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92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0629016.3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姿态机动规划方法、设备和介质。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时域变换,解耦了空间和时间,使得姿态约束和动力学约束逐步得到满足。首先建立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航天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对复杂约束进行建模,从而完成对复杂约束下姿态机动问题的描述。然后在虚拟时域内进行路径规划,得到满足姿态约束和边界条件的姿态机动。最后进行运动规划,通过时域变换得到实际时域的角速度和控制力矩。本发明使用方向余弦矩阵作为姿态参数,使得规划所得结果更加直观,更易使用。

    一种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姿态机动规划方法、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92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29016.3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姿态机动规划方法、设备和介质。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时域变换,解耦了空间和时间,使得姿态约束和动力学约束逐步得到满足。首先建立基于方向余弦矩阵的航天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对复杂约束进行建模,从而完成对复杂约束下姿态机动问题的描述。然后在虚拟时域内进行路径规划,得到满足姿态约束和边界条件的姿态机动。最后进行运动规划,通过时域变换得到实际时域的角速度和控制力矩。本发明使用方向余弦矩阵作为姿态参数,使得规划所得结果更加直观,更易使用。

    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轨道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060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15882.0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轨道转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起始时刻卫星所处的初始轨道运动参数和设定的轨道转移任务指定的目标轨道运动参数,按照递推时间步长分别对初始轨道和目标轨道进行轨道递推以获取所述卫星在由所述起始时刻和设定的转移时长所确定的转移期间内从所述初始轨道转移至所述目标轨道过程中的开始转移和转移结束的离散位置及对应的速度;根据选取时间步长从所述轨道转移过程中的开始转移和转移结束的离散位置中选取备选转移轨道的相关参数,并计算对应的总速度增量;基于总速度增量以及设定的总速度增量阈值范围,从所述备选转移轨道相关参数中选取候选范围;采用设定的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在候选范围中搜索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转移轨道。

    一种微阴极电弧推进系统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482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298568.1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阴极电弧推进系统,通过将传统微阴极电弧推进系统中的电感电路更换为电容电路,由于电容放电方式稳定,能够提高微阴极电弧推力器工作稳定性,并且由于电容在工作过程中内阻较小,从而降低电路额外功率消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此外,由于采用脉冲电源,以脉冲方式供电,微阴极电弧推力器输入平均功率大幅降低。

    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15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55151.X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地面站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和时间戳;当所述卫星在接收到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根据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通过递推计算获得自接收到上注时间戳至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段内的平均标称轨道参数;根据所述平均标称轨道参数以及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的卫星轨道参数获取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对应的轨道偏差量;当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次数m大于设定的次数阈值,根据所述轨道偏差量和轨道控制目标类型选取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根据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进行点火以完成轨道控制。

    全电推进小卫星初始布轨至圆轨道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13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01700.5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电推进小卫星初始布轨至圆轨道的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高斯摄动方程计算获取卫星处于初始椭圆轨道时用于保持远地点高度不变且抬升近地点高度所需的控制推力角;基于远地点附近对称推进策略,根据卫星的电推进发动机的每轨工作时长计算每轨的工作起止时刻;根据所述控制推力角所确定的推力加速度获取卫星的每轨所抬升的近地点高度增量,直至卫星达到目标轨道高度。

    一种面向空间在轨操控的虚拟视景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10789.1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空间在轨操控的虚拟视景仿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工控机,地面实验系统,3D建模软件,虚拟视景仿真系统,高清显示器,运动捕捉系统;采用DataSmith数据导入工具,具有种类齐全的3D模型数据导入格式,可导入当前主流的CAD/CAID软件例如SolidWorks、CATIA、UG、3DMax、C4D等所建立的3D模型,实现对机械设计、场景设计等数据的导入,满足实验设计及场景渲染的需求;采用Unreal Engine5引擎进行实时渲染,做到十分逼真的实时渲染效果;数据传输采用UDP协议,具有远程显示功能,在不同地方布置固定IP的服务器或者通过UDP穿透技术可通过互联网远程显示,根据网络延迟,实时显示的延迟效果大约在50ms级别,具有很好的远程演示效果。

    基于多圈累计的基准星选取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114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23284.9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圈累计的基准星选取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记录星座内每个卫星第i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刻;根据每个卫星第i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刻与每个卫星首次经过所述设定目标点的时刻之差,确定每个卫星累计至第i次经过所述设定目标点的运行时长;当所述星座内运行时长最长的两个卫星之间的运行时长差超出设定的时差阈值或者星座内的每个卫星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次数大于设定的次数阈值,确定星座内运行时长最长的卫星为所述星座的基准星。

    一种可储气的中空石墨烯微球/片混杂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5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23149.4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一种可储气的中空石墨烯微球/片混杂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微球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中空石墨烯微球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片层的两亲特性,以酸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微纳米气泡为软模板,通过水热反应自组装得到中空微球结构,并在成型后逐渐被还原成中空石墨烯微球。所述中空微球粒径为0.7‑8.7μm,壁厚20‑40nm,平均分布密度0.45‑5.2*104个/mm2,且尺寸、分布可调,微球间通过石墨烯片层相互连接形成均一、有序、稳定的三维结构。整个过程便捷、能耗低、绿色、无污染,且因为没有引入球形硬模板及腐蚀剂,制备的中空石墨烯球品质更好且气密性良好,使其具备储气的功能。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望制造出轻于空气的材料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