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0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28531.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可靠性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对系统元件的状态进行抽样,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装置进行可靠性建模,并对系统中各元件连接状态进行拓扑分析;对分析后的系统进行能流计算,判断是否需要能量优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可靠性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通过定义一种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有效求解,结合优化方法确定了能量枢纽最优容量配置与能量分配结果。基于能量枢纽的多种能源联合规划设计相比传统分供形式,供能方式灵活,并提高了供能的可靠性与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742767.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端柔性直流微电网组网,包括多端柔性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可控模块、不可控模块和大电网;可控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控分布式电源、蓄电池储能、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其中,每个可控分布式电源通过一个分布式电源并网装置并入直流母线,蓄电池储能通过储能并网装置接入直流母线,直流负荷直接与直流母线相连,交流负荷通过交流负荷并网装置与直流母线相连;本发明将控制目标简化为直流微电网的母线电压控制,便于控制方式的选取;同时将微电网模块化处理,由以往的“设计微电网”转变为“组装微电网”,将直流微电网划分为多个可控模块与不可控模块,便于节约微电网的建设成本,减少占地面积,方便后续微电网扩展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37285.X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磁铁、握把和弹簧,所述握把的两端穿过所述壳体侧壁开设的凹槽,所述握把的底面与所述磁铁顶面连接,所述磁铁底面用于连接输电线路的接头,所述握把的顶面与所述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该装置固定在输电线路的接头处,将磁铁吸附在接头上,通过磁铁的位置来判断线路是否过热。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温度指示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297105.3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7/30 , H04B17/382 ,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电力LTE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及识别方法,包括两个过程:频谱监测和干扰识别,频谱监测在高频段采用了扫描外差式频谱监测设计,通过多级变频处理,将输入信号变至较低的中频上,然后在中频段则采用了傅里叶频谱监测设计,对变频到中频的信号进行A/D采样量化,变为数字信号,再利用数字中频技术、傅里叶变换完成频谱监测。干扰源识别过程首先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学习采集信号特征与干扰源之间的关系,得到基于干扰源识别的分类模型,对测试信号提取特征后,采用得到的分类模型,辨识结果。本发明能够针对电力系统需要,将电磁频谱将频谱监测和干扰识别功能紧密结合,适用1.8GLTE无线专网。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4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116569.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昊 , 王书捷 , 余可 , 秦伟喆 , 秦宇翔 , 牛瑞 , 朱海霞 , 万晴 , 沈雷 , 张昀 , 郑舒文 , 李威 , 刘宏伟 , 王婷 , 张亚南 , 阙东阳 , 王方
IPC: H04B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台区集采运维系统,包括采集器、HPLC载波调制解调器、数据通信终端和移动采集终端,通过在现有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范围细化,把采集器和HPLC载波调制解调器形成的数据采集通信端按照细化好的范围进行配置,并结合HPLC载波实现数据采集通信端的树形连接,便于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同时推选出数据采集通信端作为中央协调器,实现多个中央协调器通过HPLC载波进行环形通讯,且均与数据通信终端连接,解决了单网通讯造成拥堵或通讯失败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8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46884.0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B1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横担绝缘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担绝缘子补强装置,该补强装置包括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被设置在固定横担绝缘子的铁塔角钢上,并且夹持组件紧贴横担绝缘子的固定端设置,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包括直段和弯折段,第二夹持件的直段与第一夹持件滑动装配,第一夹持件的侧方设有锁紧组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弯折段在锁紧组件的作用下相向运动夹紧铁塔角钢以限位横担绝缘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横担绝缘子补强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横担绝缘子的牢固性,减小运行过程中横担绝缘子的歪斜角,消除风偏产生的电气距离不足导致跳闸停电的安全隐患,并且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带电补强作业,耗时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6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1329.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并联电抗器部分替代试验用补偿电抗器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采用并联电抗器部分替代试验用补偿电抗器的。该方法与全部采用试验电抗器进行耐压试验相比,可以使用少量试验电抗器与并联电抗器联合进行电缆线路耐压试验。该方法灵活性高,可以替代一部分试验电抗器,减少试验设备投资和现场试验吊装等工作工作量。采用该接线方法的优势在于,当并联电抗器不能完全补偿试验所需的补偿容量时,仅用并联电抗器替代部分补偿电抗,降低试验设备需求,灵活性高,可行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3123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69128.X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12/06 , H04W12/106 , H04L29/06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5G应用接入认证方法及一种5G应用接入认证网络架构,属于通信安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完成入网附着请求后,电力5G系统通过5G应用接入认证网络架构进行二次验证。电力5G终端、SMF/UPF和DN‑AAA服务器三方之间安全认证协议交互流程,先后验证网络安全和电力5G终端的身份认证,实现网络与业务双重认证,仅当5G应用接入认证合法才能够建立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连接,否则网络拒绝为其提供服务,缩小了电力业务域的攻击面,解决了目前电力系统中的5G终端进行5G网络接入存在多种安全弊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6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49192.9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Inventor: 秦宇翔 , 李明明 , 王瑞琦 , 吴昊 , 吴贺伟 , 周瑞 , 余可 , 牛瑞 , 李春晖 , 吴文韬 , 杜予贺 , 陈钊 , 王志刚 , 杨巍 , 张俊鹏 , 张豪 , 吴勇 , 李威 , 阙东阳 , 谢杨 , 米俊 , 张昀 , 沈雷 , 候伟 , 高小芳 , 高慧 , 王冰 , 王征 , 张东阳 , 马广原 , 王亚辉 , 李鹏辉 , 齐波 , 禹昌锋 , 方新利 , 喻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0kV及以下电力资产北斗位置导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对所需位置服务的电力资产分布情况需求分析;S2:结合电力资产分布情况需求,分析区域性离线地图的制作及地图图层精细度需求分析;S3:基于北斗定位的电力资产位置采集;S4:系统设计与实现;S5:系统部署及测试;本发明具有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运维效率、节省路途时间、精确定位显示、高效路径导航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9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44980.2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表面的处理方法,在碳化硅衬底表面生长氧化层;通过原子层沉积设备在所述氧化层表面沉积掺杂层;采用退火炉对含有所述掺杂层和氧化层的碳化硅衬底按照设定真空度进行真空退火,大大降低了碳化硅与氧化层之间的界面态密度,进而提高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反型沟道电子迁移率,避免对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本发明采用退火炉对含有掺杂层和氧化层的碳化硅衬底进行高温退火,避免退火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减少氧化层中缺陷,提高氧化层质量,同时可以通过温度和时间精确控制磷原子扩散的结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