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17676.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M7/5387 ,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准谐振控制器的储能变流器死区补偿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储能变流器的自适应、高精度死区补偿的技术问题。包括:基于负载侧三相交流电压信号对应的d/q轴电压分量,利用基波控制器和准谐振控制器获取电压调制信号;将所述电压调制信号作为SVPWM模块的输入,得到所述SVPWM模块输出的储能变流器的开关管驱动信号;该方案实现了储能变流器自适应、高精度的死区补偿,从而提高变流器控制性能和带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56067.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车轮、支撑柱、杠杆、吸盘和把手,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底座下方的四角处,所述车体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下端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杠杆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拉把,所述拉把上通过钢线连接吸盘上的吸盘头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本发明通过手捏拉把可以带动吸盘吸住防静电地板,松开拉把可以使防静电地板与吸盘分开,采用杠杆原理将沉重的防静电地板完成吸起进行转移,能够在机房内掀盖地板作业时,能够轻松将静电地板揭开,并可以自由移动,减轻工作人员的难度,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453140.6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便于作业现场使用的熔纤桌。包括熔纤桌主体和折叠桌腿,折叠桌腿向内折叠,存放在熔纤桌主体下部,形成便于移动携带的箱式结构;折叠桌腿打开后,通过锁紧旋钮支撑熔纤桌主体,构成熔纤操作台。所述熔纤桌主体由熔纤桌桌面、熔纤机固定位、折叠LED灯、工具盒和接头盒组成,在熔纤桌桌面一侧设置有熔纤机固定位,熔纤机固定位的两侧分别设有折叠LED灯和工具盒,相邻工具盒还设有接头盒;熔纤桌桌面设有拉手提取折叠后的熔纤桌。本发明采用熔纤桌桌面上设置熔纤机固定位、工具盒和接头盒进行熔纤操作,熔纤桌桌面下部设置折叠桌腿,能够在现场快速完成光纤熔接操作。适宜作为一种便于作业现场使用的熔纤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638344.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火、储和直流系统的协调调度方法和系统,所述协调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风电出力确定储能系统的最优充放电功率;根据特高压直流额定输送功率确定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并利用所述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确定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最优出力;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为所述最优充放电功率,控制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出力为所述火电最优出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功率响应优势,将储能系统纳入可调度的调峰资源,保证了风、火、储联合系统外送出力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直流输电通道利用率和受端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57064.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微网能量耦合的梯级利用优化方法,本发明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电热耦合梯级利用原理,根据不同能源品位,建立能量耦合模型,以及能量品位转换模型,通过能量耦合模型以及能量品位转换模型建立不同母线的能量供需模型,进而建立能量梯级利用的优化模型。本发明数据易于获得,且更接近实际情况,能够增强综合能源系统能效利用率,电热微网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形式,可利用不同能源形式特点,实现多能优势互补与协同优化,提升能源系统在生产、输配、利用和循环等环节的综合效益,可有效推动能源清洁化发展、支持能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4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87097.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静止变频器的大电流温升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包括: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副端和第二隔离变压器的副端分别通过断路器接入被测的静止变频器;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原端和第二隔离变压器的原端均接入电网;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单元提供的电流给定值向静止变频器的整流桥和逆变桥提供晶闸管驱动脉冲;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关试验参数实施静止变频器的大电流温升试验控制,并输出静止变频器的大电流温升试验结果。本发明与传统的大电流温升试验相比,其试验时间可缩短一半,检测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且无需使用大功率负载,降低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3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611085627.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官军 , 陶以彬 , 杨波 , 丁杰 , 桑丙玉 , 余豪杰 , 庄俊 , 胡安平 , 周晨 , 刘欢 , 崔红芬 , 曹远志 , 冯鑫振 , 李跃龙 , 朱红保 , 鄢盛驰 , 侯书毅 , 卢俊峰 , 王德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微网群运行控制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直流微网、第二直流微网、第一交流微网、第二交流微网、第一线路阻抗、第二线路阻抗、第一交直流变流器、第二交直流变流器、实验电源、交直流能量路由器、多端直流转换器和开关,并控制开关的断开或闭合状态,构建交直流微网群运行控制测试环境;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以实现网络重构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研究平台,从而开展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87217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0858682.9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P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机组启动用静止变频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静止变频器启动的初始阶段及脉冲换相阶段,对开关器件触发脉冲构建重叠触发脉冲,确保开关器件触发导通,形成电流通路,迅速建立直流母线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发生因变频器在强迫换相阶段无法建立直流母线电流而导致大型同步机组启动失败的事故;在无需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了大型同步机组的启动成功率,降低了机组启动失败的风险和启动失败的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87539.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确定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根据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确定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基于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调节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调度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能够控制电动汽车进行有序的充放电,并且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减小对电网的冲击,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06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074517.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隧道内微型自动防火门,采用组合式装配门框,通过安装在左右门框内的步进电机,驱动门扇侧齿轮,带动门扇绕轴承旋转实现开启和关闭,传递链更短,结构紧凑,运动更平顺。设有开、闭门位置传感器,可独立检测左右门扇开、闭状态,指示灯可实时显示工作状态。采用两扇对开门式结构,门扇上预留轨道架设的空间,当轨道机器人需要通过自动防火门时,向其发送开门指令,左右门扇即可按次序依次打开至位置传感器触发后停止,轨道机器人从自动防火门内沿轨道通过后,发送关门指令,左右门扇按序依次关闭至位置传感器触发后动作停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