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638344.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火、储和直流系统的协调调度方法和系统,所述协调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风电出力确定储能系统的最优充放电功率;根据特高压直流额定输送功率确定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并利用所述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确定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最优出力;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为所述最优充放电功率,控制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出力为所述火电最优出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功率响应优势,将储能系统纳入可调度的调峰资源,保证了风、火、储联合系统外送出力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直流输电通道利用率和受端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70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638344.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火、储和直流系统的协调调度方法和系统,所述协调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风电出力确定储能系统的最优充放电功率;根据特高压直流额定输送功率确定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并利用所述特高压直流实际输送功率确定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最优出力;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为所述最优充放电功率,控制所述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火电出力为所述火电最优出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和功率响应优势,将储能系统纳入可调度的调峰资源,保证了风、火、储联合系统外送出力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直流输电通道利用率和受端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7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168466.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网一次调频的电池储能电站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电网频率偏差变化率确定电网调频需求;根据电池储能电站的电池荷电信息确定电池储能电站的能量需求;基于所述电网调频需求和所述电池储能电站的能量需求调节电池储能电站的调频功率。本发明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的快速响应特性,对电网频率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和快速恢复以提高一次调频的稳态性能;同时优化电池储能电站的电池能量状态使电池储能电站具备长时间一次调频的能力,提高一次调频的暂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466.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网一次调频的电池储能电站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电网频率偏差变化率确定电网调频需求;根据电池储能电站的电池荷电信息确定电池储能电站的能量需求;基于所述电网调频需求和所述电池储能电站的能量需求调节电池储能电站的调频功率。本发明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的快速响应特性,对电网频率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和快速恢复以提高一次调频的稳态性能;同时优化电池储能电站的电池能量状态使电池储能电站具备长时间一次调频的能力,提高一次调频的暂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8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394787.X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平滑切换及柔性退出方法及装置,当储能变流器从并网模式切换到离网模式运行时,通过控制策略里的电压控制环使储能变流器输出与暂降前负载电压相同的电压,配合晶闸管门极控制信号将市电从电网中切除,完成市电向储能变流器供电的平滑切换;当储能变流器从离网模式切换到并网模式时,通过控制策略里的电压控制环和自动同期控制环,使得储能变流器电压和电网电压实现同步,触发晶闸管导通,缓步控制储能变流器的电流降低到并网时的电流,完成储能变流器与电网线路的转换;当储能变流器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小于阈值时,储能变流器柔性退出。本发明实现了对敏感负载在暂降前后高质量的电能供应,避免了储能变流器对敏感负载提供很大的冲击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022143.5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负荷网侧整流器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能负荷网侧整流器参数;根据所述储能负荷网侧整流器参数计算虚拟零序电压;根据所述虚拟零序电压计算可平衡当前控制周期内中点电压的虚拟零序电压控制量,并基于所述中点电压的虚拟零序电压控制量进行储能负荷网侧整流器电压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实时检测整流器直流侧上下桥臂电容电压偏差,计算得到虚拟零序电压来实现中点电压的均衡控制,避免复杂的扇区矢量类型判断,从而简化了算法提高了控制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0978996.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波 , 曹远志 , 卢俊峰 , 陶以彬 , 姚良忠 , 庄俊 , 李官军 , 桑丙玉 , 崔红芬 , 周晨 , 余豪杰 , 刘欢 , 鄢盛驰 , 冯鑫振 , 李跃龙 , 朱红保 , 侯书毅
Abstract: 一种混合高压柔性直流电网的启动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区域外部直流母线设定电网区域;基于所述电网区域的类型确定启动点,并基于所述启动点启动所述电网区域内的直流变换器;启动电网区域间的直流变压器。本发明制定出合理的混合电网启动时序,使直流电网安全稳定的启动,避免在混合直流电网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过压、过流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68148.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各电能质量监测点的电压数据,当发生电压暂降时,根据暂降深度确定故障相;根据所述故障相的电压信息,计算各电能质量监测点的小波能量熵;确定小波能量熵取得极大值点对应的监测点为故障点。相比目前的故障定位方法,本申请不需要在每个节点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只需布置若干监测节点使之满足全局电压暂降可监测即可;并且只需要配电网中的电压数据,不需要电流数据,只需要安装电压监测仪,不需要价格昂贵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有更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3816.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电站参与多类型调峰交易的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储能电站交易电价和交易电力利用预先构建的优化模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储能电站参与不同时间尺度的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的最佳电量;基于储能电站参与不同时间尺度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的最佳电量对储能电站参与调峰交易进行协调优化;其中,交易电力基于储能电站所采用的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确定;优化模型基于储能电站采用的不同时间尺度的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的收入与储能电站日惩罚成本和日损耗成本的关系,以储能电站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而成。本发明实现了储能电站参与多时间尺度调峰辅助服务不同交易品种的最优安排,延长了储能电站的运行寿命,提升了储能电站的整体收益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9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431935.9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以彬 , 李官军 , 庄俊 , 吴福保 , 丁杰 , 杨波 , 周晨 , 余豪杰 , 王德顺 , 胡安平 , 曹远志 , 桑丙玉 , 崔红芬 , 叶季蕾 , 冯鑫振 , 薛金花 , 陶琼 , 刘欢 , 鄢盛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并离网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交流侧通过LCL滤波器接入电网,直流侧与所述逆变单元的直流侧相连,所述逆变单元的交流侧与被测储能系统连接;其中,逆变单元由三个单相逆变器构成,每个单相逆变器均包括与其对应的变压器和电容器,所述单相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并联所述电容器后与被测储能系统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人为地模拟各种线性负荷和非线性负荷以及脉冲负荷等,测试储能系统离网带载能力,同时可以测试储能系统并网条件下的电网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