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固液气三态储放氢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30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3103.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系统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液气三态储放氢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电解制氢系统、固态储放氢系统、液态储放氢系统和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所述电解制氢系统将电解产生的氢气为能量载体输入至固态储放氢系统,当固态储放氢系统的放氢速率不足以满足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燃料电池需求时,液态储放氢系统释放的氢气和固态储放氢系统释放的氢气共同进入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电负荷和冷、热负荷供给。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多态耦合储氢和燃料电池系统构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排放低等优点,可显著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92384.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热及储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设置有固态储氢罐,固态储氢罐内储存有固态储氢材料,固定套筒和固态储氢罐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执行件,搅拌执行件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搅拌执行件用于搅拌相变材料,固定套筒与搅拌执行件之间设置有磁传动件。本发明可在储氢阶段将固态储氢材料释放的热量储存起来供氢气脱附时使用,并可提高热量储放速率,进而提高氢气充放速率,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漏液现象出现。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68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535708.1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高明 李杨 何锁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涉及废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碳捕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解吸塔,吸收塔顶部连接脱碳烟气水洗塔;解吸塔顶部连接气液分离器,底部连接再沸器;气液分离器和再沸器之间连接冷凝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其发生器用于将去除部分过热度的汽轮机过热蒸汽输入冷凝水换热器,发生器连接冷凝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用于接收脱碳烟气水洗塔处理后的冷却水,蒸发器与脱碳烟气水洗塔之间连接循环冷却水储罐。本发明借助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脱碳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同时回收利用蒸汽的过热度或二氧化碳多级压缩的废热降低脱碳燃煤机组的能量损耗。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燃料电池冷启动和保温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3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147892.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燃料电池冷启动和保温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其外部设有吸热壳体;太阳能模块,包括伸缩支架,以及连接在伸缩支架上用于聚焦太阳能的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的下方设置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透镜组聚焦的能量反射到燃料电池的吸热壳体上;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燃料电池所需吸热量,计算燃料电池吸热壳体目标加热温度;基于加热温度,通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伸缩支架所需移动的距离。本发明将太阳能入射光线由菲涅尔透镜高倍聚光产生辐射热能加热燃料电池,镜片材料价格低廉,聚光系统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后可永久使用,无需热源时可以拆除或将燃料电池替换为光伏电池或太阳能集热器使用。

    一种三区协同增效的湿式冷却塔及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23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09991.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0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区协同增效的湿式冷却塔及发电设备。其中,三区协同增效的湿式冷却塔包括:配水区、填料区和雨区,所述配水区在填料区上部,所述填料区在雨区上部;所述配水区采用二分区配水形式,所述填料区采用二分区非等片距填料布置形式,所述雨区采用干湿混合雨区模式;二分区配水形式、非等片距填料布置方式以及干湿混合雨区模式在冷却塔内部同时实施,以实现湿式冷却塔的配水区、填料区和雨区相互协调匹配协同增效。

    煤富氧燃烧下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耦合碳捕集新型组合系统及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60825.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富氧燃烧下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耦合碳捕集新型组合系统及仿真方法,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提出了针对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新型组合系统:煤富氧燃烧下的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耦合碳捕集系统。首先,使用煤富氧燃烧下为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提供热源,使其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提高整个动力循环的效率。然后耦合碳捕集系统实现动力循环的减排与低碳,同时构建了热力学仿真模型,其使用Python进行模块化编程。利用此仿真模型可以得出锅炉入口O2浓度、排烟温度对锅炉效率和电效率的影响以及透平入口温度和压力、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和压力对循环效率和电效率的影响,为新型的组合系统提供优化参考的依据。

    一种流固耦合作用下轴流风机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784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668103.5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流固耦合作用下轴流风机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公开通过流场仿真模拟提取目标轴流风机内部整体气流激励的压力信息作为噪声源,直接作用于耦合面使得轴流风机的声源处理和振动噪声计算过程更为简化准确,达到节约计算成本和缩短计算周期的目的,为轴流风机设计阶段进行噪声分析和降噪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数值仿真模拟可以避免实验测量时周围环境的干扰,且在噪声计算中设置理想匹配层使得声学计算域表面无声反射,得到更为真实准确的噪声数据。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68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35708.1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高明 李杨 何锁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涉及废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碳捕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解吸塔,吸收塔顶部连接脱碳烟气水洗塔;解吸塔顶部连接气液分离器,底部连接再沸器;气液分离器和再沸器之间连接冷凝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其发生器用于将去除部分过热度的汽轮机过热蒸汽输入冷凝水换热器,发生器连接冷凝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用于接收脱碳烟气水洗塔处理后的冷却水,蒸发器与脱碳烟气水洗塔之间连接循环冷却水储罐。本发明借助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脱碳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同时回收利用蒸汽的过热度或二氧化碳多级压缩的废热降低脱碳燃煤机组的能量损耗。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热电耦合节能与储能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08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636198.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热电耦合节能与储能系统和方法。包括燃料电池进气模块、燃料电池热管理模块、集热与储热器模块、发电模块,燃料电池进气模块与燃料电池电堆连接,燃料电池热管理模块包括用户负载,集热与储热器模块包括蓄热罐、集热器,发电模块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发电模块分别与用户负载、燃料电池进气模块、集热与储热器模块连接;蓄热罐与集热器连接,蓄热罐分别与用户负载、燃料电池进气模块连接;用户负载与电堆连接。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简化并优化了氢燃料电池的低温冷启动问题,实现了区域性热与电的不间断供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室效应。

    用于生物质电厂燃料的太阳能集热储热干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51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42354.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物质电厂燃料的太阳能集热储热干燥系统,包括有太阳能集热装置、生物质燃料干燥装置、热水储罐、循环泵以及将它们串联起来的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中设置有循环液,所述热水储罐安装在太阳能集热装置出口与生物质燃料干燥装置进口之间,所述循环泵设在循环管道上;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有存放生物质燃料的防雨料棚,以及安装在防雨料棚顶部的至少一个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生物质燃料干燥装置包括有设在地面的地暖结构。本发明将太阳能转换成缓慢释放的热能用于烘干、干燥生物质燃料,本发明能实现生物质燃料的干燥、输运、存储,减少生物质燃料的损耗,减少安全和环保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