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43115.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直流侧电池电流波动抑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分别从所述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中每相每个储能单元电池电流中,分离出需要抑制的频次的电流谐波;根据每相每个储能单元所述需要抑制的频次的电流谐波、控制系数和对应相电流,进行波形调制,确定对应相对应储能单元需要调节的电压参考波;根据每相每个储能单元所述需要调节的电压参考波和对应相的相电压调制波,进行波形调制,确定对应相对应储能单元的电压调制波。能够有效抑制电流波动,降低了电流波动对电池的损害,降低了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运行风险和维护成本,提高了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的稳定性,有助于促进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在大规模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4750.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系统中功率模块的直流电压值UDCX;将直流电压值UDCX与直流电压参考值Udcref进行逻辑减运算;利用PI控制器将逻辑减运算的结果进行积分,以获取电流参考值Idref1X。本发明可实现STATCOM集成储能系统的有功快速、灵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74174.4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32 , B60L53/62 , B60L53/63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智能变电站源荷储优化运行策略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区域智能变电站可控资源数据;根据可控资源数据构建优化运行模型;基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预测误差,根据优化运行模型对出力场景进行校验,确定是否对约束条件进行调整;以最大化充电量为目标,根据当前优化运行模型对充电负荷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对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优化运行模型确定当前优化运行策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变电站站内可控资源的可调潜力,并兼顾柔性负荷供能需求,构建了区域智能变电站优化运行策略,使传统变电站具备柔性可控特性,可有效参与上层电网的协同调度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866016.6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M7/00 , H02M7/487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电平风电变流器的混合基频调制方法,包括:设定控制所述单相桥臂工作的控制波形,所述控制波形包括载波和调制波两部分,所述载波为三角波,所述调制波为正弦波;设定所述单相桥臂工作时的4种电平状态:P,OU2,OL2,N;根据所述控制波形和4种电平状态控制所述单相桥臂工作。本发明的三电平风电变流器的混合基频调制方法,将内管基频调制和外管基频调制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器件损耗平衡方面更具灵活性,其调制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并且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内外管调制策略,使混合基频调制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291345.3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H9/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分布调制式强迫风冷方法,包括:对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电流或管壳的温度的检测;通过所述检测的结果控制风机的转速,以调节散热强度。本发明的分布调制式强迫风冷方法,既保证了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可靠散热,又可以使风机在低电流下保持低转速,提高了风机的可靠性;采用分布式风机布置,从现有的单台风机工作模式改为多台风机共同工作的模型,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一台风机出现故障后系统不得不停运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采用重力热管的强迫风冷散热方式,降低了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81275.3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端口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四端口直流断路器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依次连接,构成4条支路:第一支路(Path1)、第二支路(Path2)、第三支路(Path3)和第四支路(Path4),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构成第五支路(Path5),所述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构成第六支路(Path6);所述第五支路(Path5)中设有第一电力电子开关;所述第六支路(Path6)中设有第二电力电子开关。本发明通过拓扑优化来减少电力电子开关的数量,系统成本将显著下降。此外,通过本发明可在四端口直流断路器所连的任一线路发生故障时,实现故障电流多路协调关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917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05525.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433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能效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数据、储能集装箱的运行工况数据、热管理设备的控制参数以及热管理设备的能耗数据,根据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数据、运行工况的功率,运行工况的运行时间,热管理设备的控制参数以及热管理设备的能耗数据,确定热管理能效分数;根据热管理能效分数和热管理能效分数与热管理能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热管理能效等级。本申请通过获取储能集装箱的温度数据、运行工况数据、热管理设备的控制参数以及能耗数据来确定热管理能效分数,通过这些数据综合对热管理系统进行能效评估,相比于只考虑单一因素,能够准确且全面地评估热管理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976689.5
申请日:2024-07-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级分块解耦算法的仿真误差主导区域搜寻方法,S1、采用基于网络拓扑的初级分块解耦算法,根据节点的出线度进行分块,根据聚合后的邻接矩阵将原电网分解为多个子网;S2、通过分别在各子网边界点注入实测PMU数据来进行混合动态仿真,将误差范围缩小,然后利用次级分块解耦算法进一步对误差区域缩小分块,对更小的子区域进行混合动态仿真进而找到误差元件。相较于遍历所有节点进行混合动态仿真,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实现高效搜寻致差区域,快速定位误差元件,减少计算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7067.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基超临界CO2发电循环与压缩CO2储能相耦合的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煤基S‑CO2发电循环系统、压缩CO2储能循环系统、熔盐储热回路系统和储热水回路系统;系统使用S‑CO2作为燃煤驱动的火力发电循环工质,耦合了压缩CO2储能系统,以满足电网的负荷调节需求。在用电低谷期,锅炉出口的部分高温高压CO2将把热能存储至熔盐罐及热水罐中,而低温CO2则存储在高压罐中。在用电高峰期,除了燃煤驱动S‑CO2发电外,高压罐中的CO2将在吸收所存储热能后进入透平做功发电,极大提高系统对电网的负荷响应能力。此外,在储能系统中,本发明使用涡流管和气液分离器,可实现液态储存低压CO2,以显著降低CO2储罐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374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387613.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锚回收工具及环形锚回收方法,属于海洋工程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其中环形锚回收工具包括回收筒体、泵体组件、吊装部和安装部,回收筒体一端设置有盖体,另一端为用于与环形锚的顶部配合的开口端,泵体组件设置于盖体上,所述泵体组件用于对回收筒体的内部进行增压;吊装部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吊装部用于与吊装设备连接;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环形锚上的锚链连接,以使环形锚同轴固定于回收筒体的开口端。通过对回收筒体内注水升压,带动待回收的环形锚上升实现回收,回收过程快,噪音小,对环境影响小,无需将盖体贯入至海床高度,有效避免回收筒体负压贯入过程中筒内土塞被吸入泵体组件中致使设备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