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微镜结构的LED照明用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22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2887.5

    申请日:2014-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05 H01L33/58 H01L2933/0041 H01L2933/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微镜结构的LED照明用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LED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用粘合剂、防沉剂、分散剂、消泡剂和荧光粉通过真空脱泡处理,制得荧光浆料;然后使用丝网工艺将荧光浆料印制基材上,制得荧光粉涂层;使用压印工艺在光学聚合物薄膜材料上制备出微镜图案,制得微镜结构薄膜;最后将微镜结构薄膜和荧光粉涂层进行粘合制得带微镜结构的LED照明用发光薄膜。本发明制备荧光粉涂层,工艺简单,薄膜层的厚度、图案形状、荧光粉含量容易控制;本发明的发光薄膜有效的提高了LED整灯的寿命,保证LED灯具具有更稳定的发光性能。

    一种纳米双晶相氧化铟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792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1055681.3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双晶相氧化铟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可溶性铟盐为原料,以水为溶剂,以柠檬酸三钠作为晶型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以尿素作为沉淀剂和pH值调节剂一步水热制备具有双晶相结构的氧化铟纳米材料。本发明根据气敏材料的敏感特性,设计制备具有独特双晶相结构而形成的“异相结”的纳米氧化铟,将该材料制备成传感器材料,对乙醇、二甲胺、甲醇气体的具有较高的响应。本发明制备原料便宜,以水为溶剂合成途径环保,操作工艺简单,收率高,材料的气敏性能优异,便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于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Mo或Fe掺杂Zn1-xIn2S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4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1095938.8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Mo或Fe掺杂Zn1‑xIn2S4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六水合硝酸锌、硝酸铟、L‑半胱氨酸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含钼或铁元素的无机盐,磁力搅拌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连同水热反应釜一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水热反应15‑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黄绿色沉淀,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黄绿色沉淀进行洗涤,重复离心洗涤3‑5次后,在鼓风干燥箱中60‑100℃干燥整晚,得到Mo或Fe掺杂Zn1‑xIn2S4光催化固氮催化剂。本发明Mo或Fe掺杂Zn1‑xIn2S4光催化固氮催化剂固氮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含铜系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3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647660.3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铜系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乙酸钴、乙酸铜、乙酸锰及草酸混合均匀后,与磨介材料和分散剂一起球磨,将得到的粉末干燥后煅烧,然后二次球磨,烘干后过筛,随后加入粘合剂进行造粒,然后模压成型,将成型后的坯体煅烧,最后冷却,即得。本发明制得的含铜系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具有致密性好、稳定性高、精度高、导电性能优良、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室温电阻率为2.15~578.33Ω·cm,B值为2247~3658K,老化值为1.63%~3.82%,特别适合用于低温测量及抑制浪涌电流等技术领域。

    一种柔性MOFs/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5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582850.3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MOFs/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源、高分子助剂、稳定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制得前驱体溶液;将所得的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成前驱体纳米纤维膜;将MOFs前驱体粉末均匀分散在所得的前驱体纳米纤维膜表面,然后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所述柔性MOFs/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复合均匀、负载量高,产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光催化活性高且性能稳定。

    一种双模式危险化学品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57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282024.2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模式危险化学品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包括双模式敏感元件,双模式敏感元件包括石英晶体薄片、荧光薄膜材料,双模式敏感元件用于识别、定量危险化学品并发射荧光;该检测传感器还包括透镜元件、CCD探测器、激光器、避光密封腔,传感器工作时,由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尾纤传输到准直微镜,然后入射至所述荧光薄膜材料上激发荧光,荧光通过所述双凸透镜后投射在CCD探测器上。本发明的双模式危险化学品检测传感器中所使用的MOFs材料,用作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等危险化学品的检测具有显著的优势,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多种危险品,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一种利用Ti基MOF原位衍生合成TiO2-Ti3C2Tx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41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0825596.4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Ti基MOF原位衍生合成TiO2‑Ti3C2Tx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通过先合成前驱体Ti基MOF,再利用Ti基MOF中的Ti、O、C、H等元素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重新结晶一步原位衍生合成TiO2‑Ti3C2Tx复合光催化剂,合成的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与Ti3C2Tx两相界面接触非常紧密,结构新颖,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在界面处的迁移和传输。本发明TiO2‑Ti3C2Tx复合光催化剂光解水产氢效率达到0.254 mmol•g‑1•h‑1,是商用TiO2光解水产氢效率的7.5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耦合仿生空调轴流风机叶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638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5742.6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耦合仿生空调轴流风机叶片结构,包括叶片本体,叶片呈外宽内窄的镰刀状、三维空间扭曲状结构;叶片前缘设置有双波浪型结构,双波浪型结构可以诱导涡流的产生,增强边界层内的动量和能量交换,进而控制边界层的分离,从而减少气动噪声源以降低气动噪声;叶片翼型为仿海鸥翅翼距离翅根40%处截面翼型,海鸥翼型具有高升力系数、高升阻比的特点,相比较于传统翼型,海鸥仿生翼型拥有更为优良的气动性能,能够显著增强叶片的气动性能。因此采用叶片前缘双波浪型结构和仿海鸥翅翼两种结构进行耦合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气动噪音,同时保证了轴流风机的高气动性能。

    一种基于荧光的臭氧实时检测装置及臭氧实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5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06380.8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的臭氧实时检测装置及臭氧实时检测方法,该臭氧实时检测装置包括主箱体、蓄电池、检测组件、光路盒、微处理器和人机交互界面;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主壳体,第一主壳体包括第一光纤接口、光源接口、激发光源、进风口、风扇、第二臭氧反应插槽和第二臭氧反应插槽口。本发明对臭氧检测时,利用臭氧识别薄膜与臭氧反应后产生荧光猝灭的效应,再通过光路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将不同强度的荧光转换成不同的电信号,最后经过微处理器器采集处理后,显示出相应的臭氧浓度。本发明不易受到大气中其它常见气体、活性氧ROS和温湿度的干扰,与其它臭氧传感器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提高了检测精确度。

    一种铜/改性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395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005877.9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改性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含二氧化硅的钒酸铋制备;S2、改性钒酸铋的制备;S3、铜/改性钒酸铋的制备;采用SiO2对BiVO4进行改性,制备出粒径分散均匀的改性BiVO4微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负载纳米颗粒铜,有效的提升了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中二元复合光催化剂Cu/改性BiVO4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改性后的BiVO4颗粒粒径更小,表面更粗糙,Cu纳米粒子在改性后的BiVO4上负载的均匀性更好、结合强度更高;有效地提升了BiVO4的光催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