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隧道锚与岩体锚复合式锚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3166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231202.4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隧道锚与岩体锚复合式锚碇结构。所述复合式锚碇结构包括布置在悬索桥桥位区的主缆接入洞,通过主缆接入洞依次施工形成的散索鞍室、前锚室和后锚室,在前锚室与后锚室之间设有前锚固体、锚塞体、后锚固体以及多根锚索,前锚固体置于锚塞体的前锚面,且面积大于锚塞体的前锚面,后锚固体置于锚塞体的后锚面,且面积大于锚塞体的后锚面,多根锚索从前锚固体穿过锚塞体以及锚塞体周围的岩体后用通过锚具固定在后锚固体上;悬索桥的主缆从主缆接入洞牵引入散索鞍室后通过散索鞍分散后与对应的锚索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岩体承载的范围,提高了锚碇承载力,可减小锚洞尺寸,能适用工程质量级别较差的岩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岩质地基爆破开挖分层回弹变形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7803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271378.6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质地基爆破开挖分层回弹变形测量系统,包括多点位移计、观测电缆、圆柱塞体、护管、取线器、测孔,测孔贯穿地基开挖层伸入地基岩体,多点位移计与观测电缆连接且安装在测孔下部的地基岩体中,圆柱塞体外侧设有护管,圆柱塞体采用小分段组成,上下无连接填充护管直到测孔孔口,多点位移计上的仪器电缆与观测电缆的一端连接,观测电缆的另一端与最下段圆柱塞体的下端头连接,取线器用于地基开挖层每分层爆破开挖完成后,将圆柱塞体取出,使得与最下段圆柱塞体连接的观测电缆与读数仪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直接测量地基开挖层爆破开挖中不同深度地基岩体的回弹变形,也能对上部结构施工中不同深度地基岩体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引水隧洞衬砌内监测电缆预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80858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20261455.X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水隧洞衬砌内监测电缆预埋装置,包括埋设在衬砌内部的三通套管、设于三通套管内的储线器,所述储线器包括绕线柱、与绕线柱连接的密封盖,监测电缆从隧洞监测节点引到预埋点并外套密封圈进入储线器的横向管,并沿储线器的绕线柱缠绕,横向管两端使用密封盖和密封栓密封形成密闭的储线腔,监测电缆端头与密封栓连接,三通套管的竖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引线护管和设备护管,并分段接长直到引线护管延伸到隧洞衬砌外、设备护管延伸到隧洞围岩和隧洞衬砌交界面,引线护管最上分段顶部和设备护管最下分段底部分别使用密封盖密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电缆牵引需在衬砌表面开槽导致其损坏且耗时耗力的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悬索桥钟罩式锚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75547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681146.1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索桥钟罩式锚碇结构。所述钟罩式锚碇结构包括与施工洞连通的后锚室、置于后锚室前方的钟罩式钢筋混凝土锚体、置于锚体正前方岩体中的鞍室和置于锚体与鞍室之间的锚索洞,所述锚体前端曲面体中心区域与锚索洞的洞底连接,锚索洞的入口与鞍室连通,在锚索洞内布设有与主缆索股数量相同的锚索分管,在锚体中心区域埋设有与每根锚索分管连接、呈放射状的锚索转向管,悬索桥主缆索股经过散索鞍后用锚索连接器连接锚索,锚索穿过对应的锚索分管、锚索转向管至后锚室,在锚体的后锚面用锚具锚固在锚体上。本实用新型增大了锚体端部承载面积,扩大了岩体承载的范围,大幅提高了锚碇承载力,减少洞挖量和混凝土浇筑量,降低工程造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振弦式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1066485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540166.7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弦式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受力膜、传力活塞、活塞缸体、振弦、振弦夹紧装置、磁性线圈、传力活塞,所述受力膜为圆形膜片,受力膜一侧中心部位设有传力杆,另一侧侧中心部位设有凸块,外部设有与壳体形状相同的受力膜壳体,受力膜壳体两端分别与壳体和活塞缸体连接;所述受力膜传力杆一侧的传力活塞内设有与活塞缸体连通的液压腔,传力杆的自由端穿过活塞缸底和活塞腔与传力活塞直接连接,液压腔的腔口开设在传力活塞的外端面,并在其腔口密封设有与被测物体接触的柔性接触膜;振弦与固定在凸块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压力测量精度,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液体压力、混凝土和岩土体内力以及界面接触压力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方体油缸及用于该方形油缸中的密封圈和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034022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786801.3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体油缸及用于该方形油缸中的密封圈和密封结构。所述方体油缸置包括截面呈方形的缸体、活塞、活塞杆以及设置在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上下部的第一、第二密封囊圈,设置在缸体口的第三密封囊圈,并在活塞外壁以及缸体开口对应开设有环形密封沟槽,密封囊圈分别嵌入对应的环形密封沟槽内,并与沟槽的内壁接触,每个密封沟槽内槽面与油缸缸体连通,并在加压注入液压油时,向密封沟槽的内槽面注入液压油给予对应的密封囊圈施压,使其将活塞与缸体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密封方式可靠,解决了密封件接触压力不均匀易受损和方体油缸的密封问题,能够使方形油缸可以在特定场合可替代圆柱体油缸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

    公开(公告)号:CN21377114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276800.X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所述的千斤顶包括缸体、上活塞、上活塞杆和下活塞,上活塞将缸体分隔成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活塞杆从上油缸上端伸出缸体;在上活塞的下端面中部对应开设有下活塞孔,下活塞伸入下活塞孔内,下端通过下活塞杆与下油缸的底面连为一体;在上、下油缸的侧壁分别设有通油孔;在加载前,将上活塞位于缸体中部,用一台油泵同时等流量、等压力向上油缸、下油缸充满低压缩性的液压油,维持一个油缸的液压处于恒定稳压状态,匀速降低另外一个油缸的液压,利用两个油缸的压力差向试体施加荷载。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千斤顶常规加载方法产生的冲击荷载,可得到试体破坏后的荷载—变形曲线,尤其是高强度、硬脆性材料。

    一种岩体孔内测杆扶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51048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391929.5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体孔内测杆扶正装置。所述孔内测杆扶正装置包括钻设在岩体上的测孔,置于测孔内的测杆和护管,所述测杆底端安装锚头,测杆上安装腔内填充轻质发泡材料或空气的托浮柱,测杆、锚头和托浮柱一起放入护管内,锚头伸出护管,护管与锚体连接段密封,护管与测孔之间注水泥浆,护管内注满清水,在测孔孔口安装测杆扶正器,测杆与托浮柱重量之和与其产生的浮力相等,托浮柱使测杆悬浮在测孔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置于护管内清水中的托浮柱产生的浮力将测杆托起,测杆居于测孔中间,使测杆不与护管壁接触,整个接长测杆成直杆,解决了现有孔内长细测杆因重力作用弯曲与孔壁接触产生摩擦阻力致使测孔底部岩体变形测值不准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